《震撼:汉字原来是阿尔泰游牧民族发明》
第17节

作者: 也爱看纪录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氏族首领的勒勒车围着他的蒙古包构成了古列延的第一个圈,圈外是牧羊人的蒙古包和勒勒车,他们构成了古列延的第二个圆圈,阔达数公里,此圈内是羊的牧场。第三个圈是牛的牧场,由牧牛人的帐篷和勒勒车组成,阔达数公里,古列延就这样向外扩展着。古列延最外一圈一定是牧马人的蒙古包和勒勒车,马群的活动范围最大,故处最外圈。牧马人也是氏族群落的保卫者,他们都是年轻力壮之人。马是一种非常惊醒的动物,用以守夜和警卫,故在最外一圈。

  氏族首领要居中,因为他是整个氏族核心和灵魂,必须得到最高级的保护,而羊的活动能力最差,也要得到最多的保护,故在最里面。牛稍强些,故处羊之外。马的能力最强,故处最外围。游牧民族自古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游牧和战斗的。
  对于“古列延”《史集》曰:“蒙古人部落屯驻在某地方时,他们总是围成一个圈子,部落首领处于圈之中心点上,这就叫做古列延,当敌人来袭时,他们也以这种方式布阵迎战”。
  古老的游牧方式演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是很自然的。当游牧帝国出现的时候,一圈圈向外扩展的古列延就体现在游牧帝国的政权布局上了。我们看到,先秦时代的帝国全都是这种古列延的翻版,或者说不过是一种游牧方式在政治社会的延伸。
  《史记?夏本纪》曰:

  “中国(指夏禹之国)赐土(于)姓……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甸服外五百里侯服……侯服外五百里绥服……绥服外五百里荒服……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
  这便是夏禹帝国平面图,恰如一个同心圆。天子之国处于同心圆的中心,天子以外,每五百里为一等级,按照血缘亲疏关系向外延伸分布。所有游牧部族依次被安置在各个同心圆中,越向外血缘关系越远,等级地位越低,但所有游牧部族都获得了土地,拥有了土地上的农耕人口。夏后帝国就这样一直向外扩展开去,统治半径达五千里,一个辽阔的大帝国出现了。
  所谓“赐土于姓”,就是把土地分封给各个游牧部族,游牧民族都以族名为姓,姓就是族,族就是国。夏禹规定每五百里为一个等级,每个等级包含许多国,并有为首之国,该国君就是该等级之长。夏帝国有五个同心圆,共有“五长”,又称“五服”。如此这般,级级隶属,层层相套,状如一个俄罗斯套娃。
  这种“赐土于姓”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并不是夏禹的发明,《五帝本纪》:“帝尧者,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能明驯德……九族即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和合万国。”由此可知帝尧之时这种同心圆布局就已经出现了,否则无法“和合万国”。
  先秦时代的“百姓”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思,而是指众多的游牧部族,“便章百姓”就是划分等级,“百姓昭明”就是等级已定。军事盟邦中的所有的游牧部族都要分出等级贵贱,这就是“礼制”。
  礼制的核心是血缘关系,游牧文化是一种血缘文化。可以想见,一个古老的氏族繁衍之后,会出现许多支系,他们虽拥有同一个族名,但血缘关系可能已经无法查考,那就要从新定位。并不是有相同的“姓”就拥有相同的等级地位。礼制中的“三服”、“五服”、“九服”,反映的就是这种血缘亲疏关系。

  能把血缘关系分出三六九等,有“九服”之多,不属于农耕文化,乃是游牧文化所特有的。也只有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是传承不衰的。《唐会要?回纥》记载,唐代出现在蒙古高原上的回鹘汗国有“内九族”和“外九族”,他们初分有内外,细分有九等,礼制森然。
  《史记?五帝本纪》:“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笔者发现上文是“中国”称呼的最早出现。舜把“丹朱”放逐到蛮荒之地后,便到“中国”登基为天子。舜之国从此取代了尧之国居于最高等级。登基之前的舜早已拥有自己的国,只是他的国不处于公认的中心地位,当取代故事发生后,他的国便成了“中国”。
  由此可知“中国”原本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尊卑等级概念。我们看到,直到一千年后,殷商时代的“中国”仍然是迁徒不定的。
  日期:2013-12-26 11:32:30
  12 禺与耦: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节选)
  满洲女直语“奴隶”读作“阿哈”aha,古代突厥语“奴隶”读作“阿儿”ar,两者读音相似。笔者推测其为甲骨文“禺”(偶)的原始读音。
  “禺”是个象形字,象形被捆绑着双手的人,“偶”则是后来出现的,当禺字被借用后,古人又用形声方式造了个新字来代替本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禺”原本就是指被掳掠而来当做奴隶的人,故《说文解字》说“禺”字像猴又像鬼。奴隶常常用来殉葬,故殉葬者也称为“禺”(偶)。先秦时代殉葬人数有一种逐步减少的趋势,出现了用木头雕刻成人形代替部分活人殉葬的现象,这是社会的缓慢进步,称之为木偶,但木偶的身份仍然是奴隶,即木制奴隶像。

  “禺”字的原始读音已经把他们的社会属性显示出来,笔者以为,今天“禺”(偶)的读音就是从女直语“阿哈”单音节化而来,快读即可缩音成“o”之音。
  古籍中用以指称耕奴还有另外一个字,就是“耦”,一个以形声会意方式造出来的字,指手里拿着木制农具“耒”的奴隶,这是一些被控制在井田中劳作的人。

  《诗经?周颂?噫嘻》描写了西周初期,从长江流域驱掠而来的耕奴在井田中劳作的场面:
  噫嘻成王,(好啊!我们的周成王,)
  既昭假尔,(还有我们的历代祖先都已驾临,)
  率时农夫,(看周成王督率着许多耕奴,)

  播时百榖,(全都在那里按时播种,)
  骏发尔私,(大规模地开垦先王名下的土地,)
  终三十里,(井田连绵直到三十里之外了,)
  亦服尔耕,(老老实实地耕作吧,谁也别想逃跑,)
  十千维耦。(一万耕奴同时劳作的场面多么壮观啊
  “耦”是农耕汉民族先民的写照,“耦”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成因,长江流域农耕汉民族先民被阿尔泰游牧民族不断掳掠到黄土高原上成为“耦”的过程,就是华夏文明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汉字“耦”蕴藏着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
  这语气词“噫嘻”不见于汉语口语中,但常见于今天的蒙古语口语中,这些奴隶主可能是说古代蒙古语的。诗中用“十千”而不说“万”,这也不是汉语的习惯,但古代突厥语中确没有“万”这个词,一概说成“十千”,突厥人至今还保留着这种计数习惯。
  长满野草和树木的黄土地原本不是农耕之地,先秦时代的“井田”亦非自然形成,而是奴隶主们圈占,切割,分配的结果。是先有规划而后开垦,故边线笔直,连绵成片。井田不是水田,而是耕地,田与田之间有笔直的道路,可供奴隶主们的马车通行,因其田形如“井”字,故有此称呼。“井田”不是西周才有的,只是到西周时期史籍才有了详细记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