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是个屁,你就放了吧》
第1节

作者: 忘了原来的ID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06 11:09:08
  第一章(2)
  屋里坐了好几个人,看来与我无关,因为对这个自以为已经长大的屁孩的进入,他们几乎视若无睹。
  地上扔着十来个带过滤嘴的烟头,是我爹刚才在山上没舍得抽的窄版猴。
  即便是山里的小屁孩也要有礼貌,他们与我无关我也得挨个问候,“槐叔吃了没?粉姨吃了没?铁伯吃了没?”
  几个人嘴里哦哦着应付,我却看见我爹皱起了眉,他一直嫌我嘴笨,尤其是待人接物方面,也一直为此痛心疾首——为什么考试总在镇上前三名的聪明孩子,就不会跟人自然而灵活地打招呼呢!
  这几个人到我家来确实和我无关,但却和我的姐姐有关。山里有订娃娃亲的传统,你一生下来还不会叫爸叫妈呢,便已经有了一个小媳妇或者小老汉。槐叔是我姐她小老汉的爹,粉姨是她小老汉的妈,铁伯是当年牵线两家娃娃亲的媒人。他们来,是和我爹妈商量娶亲过门的事,我姐和她的小老汉,都刚刚年满二十岁。
  “亲家如果没啥意见,那咱就这么定了?”槐叔在最后征求我爹的意见,看来他们已经说的差不多了。
  我爹抓过矮桌上的烟盒,看了看揉成一疙瘩扔到了地上,里面已经没烟了。和烟盒一块扔出去的还有一句话:“再加一辆自行车!”
  槐叔像南瓜一样灿烂的脸一下成了茄子,“不是刚都说好了吗?有一辆自行车但陪嫁到我们家。”
  “我说的是再加一辆。”我爹的话掷地有声,缓了缓,他说:“羊娃子要去县城上学了,他需要一辆自行车。”
  前面一直忘说了,山里的侃头子娃姓林名阳,小名羊娃子。
  “哎呀,羊娃子要去县城上学了,那不就成县城人了吗!老林你可真是双喜临门啊。他槐叔,这事你能不表示一下?我做主,再加一辆自行车,就这么定了。”媒人铁伯吐出一口唾沫,算是给这事一痰定音。
  半个月后,姐的小老汉东哥欢天喜地地娶走了姐。“你马上就要叫我姐夫了。”之前在去滋水县买自行车时,他已经明确向我提出要求,说这话时桃花满面笑春风。我觉得他笑的很**,心里说我去你大姨的,姐夫姐夫,不就是想早点解开我姐的衣服嘛。我俩一人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花了三个多小时吭哧吭哧地从滋水县骑到滋源镇,又吭哧吭哧地花了一个多小时推到家。
  三天后,我一个人推着自行车驮着铺盖卷,反方向走同一条路。好不容易从山路推到了公路上,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下来都是柏油路,而且大多是下坡,应该轻松多了。
  跨上自行车,凝视玉山峰,我又想唱歌。
  青春,请向天大的大山说声拜拜。
  青春,请向屁大的城市张开翅膀。
  青春……眼前却出现了两颗青春痘。
  当然不是我自己脸上的。你能看见你自己脸上的青春痘吗?难道你的眼神会拐弯?
  我的眼神不会拐弯,所以我看见的青春痘,是一个女孩的。

  “燕燕。”我很有些不好意思地和她打招呼。前面说了,山里有订娃娃亲的传统,燕燕便是我娃娃亲的小媳妇。
  “你要到县里去上学了?”燕燕比我更不好意思,一说话便红了脸,赶紧低下了头,刘海遮住了青春痘。她不自然地两手交叉搓着,两只手共同提着一个军用黄书包,黄书包其实是绿的,崭崭的盖住了山的颜色。
  山里娃的书包,大多是老娘用自家织的土布缝的,我的铺盖卷里,就裹着这样一个土布书包。只有县城或很少的镇上的娃,才能用得起那种军用书包。
  在山里,娃娃亲确定的婚姻,可比民政所那个红本本管用多了。我和燕燕,将来长大了的两口子,这一会却都不知道说啥话。
  我看着自行车的脚踏板,燕燕看着她的黑布鞋。
  “我走了。”总不能一直这样吧,男孩子还是主动点吧,我只好先说话,一句话只有三个字。
  “嗯。”燕燕的字更少。

  “给你。”她将黄书包塞到我手里,扭头跑走了。
  我的目光想追逐她的背影,大清早的太阳却照的睁不开眼。
  黄书包有些沉。我解开袋子,里面有一条新毛巾,毛巾下盖着十来个红皮鸡蛋。
  日期:2014-10-07 10:55:07
  第一章 (3)
  我还没有吃鸡蛋,身体里却已经充满了鸡蛋的能量。
  打记事起,我便知道我有个媳妇,且不时会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相见。但是,在十四岁这个夏末的早晨之前,媳妇这个词一直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现在和之后,终于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自行车在下坡路上像火车一样飞翔。虽然我长这么大还没坐过火车,但那一刻我觉得我的自行车就是火车。
  一个书包和一书包的鸡蛋,让我一下子有了怪怪的感觉,有个小鸟在身体里乱窜,一会在心里,用它尖尖的小嘴巴啄的心痒痒,一会又在小腹,用它的羽毛筑起一个窝,让窝里的另一只小鸟暖暖的,很舒服地想飞翔。
  我有一个小媳妇,我有一个小媳妇,一路上我都在念叨这句话,而且我很努力地去想她,可脑海里总是清晰不了燕燕的脸,反倒是我姐夫那天的笑脸时不时来捣乱。日他娘,他难道是嘲笑我也想早早解开燕燕的衣服吗?
  白日梦会让时间过的很快,一不留神燕燕的脸还没看清晰呢就到县城了。那就暂且把燕燕放回滋源的大山吧,我得花心思去打听东关村,爹已经在东关村的倪东武家为我租了个住处。
  山里的嘴笨娃,费了七八回吃奶的劲,问了七八个看着像县城土著的人,被明着或暗着骂了七八回侃头子,终于找到了县城东边的东关村。它充其量就算个城边村,生怕不便于你家窗和我家门的眉来眼去,房子和房子盖的很亲密,有些房之间所谓的路,让我担心能不能挤过去一个大尻子。村里的人一个个看着牛皮哄哄,其实户口本上和我们山里人一样写着大大的“农民”两个字,可谁让人家住在城边边有牛皮的资本呢。

  倪东武家是一栋三间两层的小楼,还带了一个小院子,茅房厨房和楼梯都在院子里。我十四年来第一次打心眼里由衷地感谢我爹,竟给我租的是楼房,住泥瓦屋的山里娃终于可以住楼房了。  
  楼房万岁,老爹万岁。
  万岁的楼房,不知道哪一间是属于我的?这个问题我得问房东倪东武,钥匙还在他那里。
  敲开房东家半掩的房门,看见一桌子的人正围在一起吃饭,我嘴笨的毛病又可耻地发作了,哼哧半天连自己都不知道说的啥。
  一桌子人都停下了筷子,用怪怪的眼神看着我。在浑身不自在中,我也大概看明白了屋里的情况,貌似是一大家子人给一个老太太过寿。大热天的,别人都是短衣短袖,唯独老太太穿了个印着很多大黑圆坨坨的红缎衫子。

  就是这红缎衫子给我解了围,它让我想到了燕燕给我拿的那些红皮鸡蛋。“婆过生日呢,我那有山里的红皮鸡蛋给婆尝尝。”那话虽然说的舌头打颤,但心里还是有些小得意——为自己难得的灵活。说完我赶紧转身,到院子里去取挂在自行车上的黄书包,寻思着是全给呢还是拿上几个就行了。全给会让我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的肉疼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