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25节作者:
流浪猫2014 日期:2014-10-16 08:31:19
武帝退朝以后,还愤愤不平,对左右说:“汲黯这个人,戆是戆得来——要死!”
群臣也有人批评汲黯,说他不该当面让皇帝这么下不来台。
汲黯说:“天子设置三公九卿这些辅佐的职位,就是为了让他们阿谀奉承,陷天子于不义吗?既然在这个位子上,就不能只顾自身安危,而辱没了朝廷。”
武帝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没有因为说真话而惩罚大臣,所以他到底也没有把汲黯怎么样。
后来他自己年纪大了,在立诸侯国的国君的时候也说:“欲望太多的人不适合当国君,管理百姓。”看来汲黯的这句话被他牢牢记在心上了。
汲黯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有时一病就是三个月,武帝多次特批他延长病假时间,但是还是没有痊愈。最后病重的时候,托同事庄助来帮忙他请假。
武帝问庄助:“你觉得汲黯是怎样一个人?”
庄助说:“如果让汲黯当普通的官员,他倒也没什么特别的。然而如果让他辅佐幼主,他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人用利益引诱,还是用利害来威胁,他都会忠心耿耿地坚守,招之不来,挥之不去,即使是怎样的勇士来,也没办法改变他的忠心耿耿。”
武帝说:“是啊,古代所谓的可以托付社稷的重臣,大概就是汲黯这个样子的了。”
淮南王刘安谋反的时候(就是写《淮南子的》那个刘安),在大臣里唯独害怕的就是汲黯,说:“汲黯喜欢直言进谏,守节死义,很难用错误迷惑他。至于像丞相公孙弘之流,打发他就像提起衣服来抖落灰尘那么简单。”
在卫青担任大将军,最为尊宠的时候,群臣没人能跟他的地位相比,自三公九卿以下,都对他卑身奉承,只有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有人劝汲黯说:“皇上想让大将军卫青的地位在群臣之上,大将军地位尊贵,你不可以不下拜。”
汲黯说:“以大将军的身份,而有可以长揖不拜的平辈客人,难道就会降低大将军的身份了吗?”
卫青听说以后,越发觉得汲黯这个很了不起,对待他比平时更尊重。
不过汲黯最出名的还不是以上这些事,而是他和武帝的一段对话,后世评价武帝的时候常常会引用。
背景是武帝这个人,招揽人才的时候,的确是求贤若渴,然而一旦招到,性情又十分严峻,就算平时再怎么宠爱和信任,一旦小有犯法,或者有所欺瞒,他就马上诛杀,从不留情。
汲黯对武帝说:“陛下寻求贤才的时候,十分辛苦。一旦得到了,还没有充分使用,就已经把人家杀了。人才是有限的,你杀起来没个节制。我恐怕你这样把天下的贤才都杀光了,看你准备和谁来治理天下呢?”
汲黯说这些话的时候十分愤怒,武帝笑着回答:“天下哪会缺少人呢?只看有没有识人之明罢了。能识人的话,哪里需要担心没人才用?所谓人才,无非就是有用的东西。就算有才而不完全实战出来,跟没有才能有什么差别?不杀还留着干什么?”
汲黯说:“我知道我说不过你,但是我心里就是认为你这搞法不对。你还是老老实实改了吧,不要因为我愚笨,就连我的话也认为没道理。”
武帝很下不来台,只好环顾群臣说:“汲黯要是自谦说阿谀奉承,那是肯定没有这回事的,但是要说自己愚笨,可一点儿都没说错……”
好啦,你就不用再狡辩啦,大家都知道你心里知道汲黯说的是对的~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汲黯和武帝的关系,与其说是君臣,还不如说是像一个严父和一个不听话还狡辩的儿子?
后来汲黯年纪大了,过世了。武帝因为怀念他的缘故,把他的弟弟汲仁也任命为九卿,把他的儿子汲偃任命为诸侯的国相。
读到这里,你能不能告诉我,汲黯为什么能让视臣下为面纸,用一张撕一张的武帝对他这样敬爱呢?他的力量来源是什么?
日期:2014-10-17 08:33:12
今日更新开始的分界线----------------------
◎ 〇 和亲与战争的转折点——马邑之战(一)
还记得前面说的,刘邦被冒顿单于围困在平城的事吗?那次以后,高祖刘邦决定与匈奴和亲。
意思就是:把汉的一位公主(有时候是冒充的)嫁给匈奴的单于,陪送大量的财物,作为嫁妆。这样一段时间之内,匈奴心满意足,就不再骚扰汉的边境了。
我小时候,觉得和亲是一种非常屈辱的做法,不明白为什么历朝皇帝都很热衷于搞和亲。长大了之后自己有了生活阅历,再读历史就不这么想了。
和亲的做法,有点类似于给黑社会交保护费,折财消灾。每次虽然陪送大量财物,但是民众的税交给了政府,总是要开支的,无论作为军费,还是公主的嫁妆。
军费其实也是一种庞大的开支。打一场仗,最少几万士兵是要有的,不要说这几万人的薪水,单是军队的后勤给养都会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更不要说,打仗无论如何都是要死人的。死的自然都是老百姓。
所以,如果能够只是花钱,陪送一位公主,兵不血刃,就能换取边关民众的安宁,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唯一苦的就是那位“公主”了。真正的公主很少有嫁到国外的,毕竟匈奴那边是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和风俗都与中原截然不同,皇帝太后才舍不得让真正的公主过去受苦呢。
所以嫁过去的多半是宗室女子,也就是说,是皇帝的亲戚中的女孩子,比如说某位诸侯王的女儿。
举个例子,后来武帝为了联合乌孙国,共同对抗匈奴,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作为公主,嫁给了乌孙王,陪送了十分丰盛的财物。
大部分和亲的女孩子,一辈子为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这位刘细君,已经算幸运的了。
乌孙王昆莫封刘细君为“右夫人”。匈奴也从汉那里学到了和亲来拉拢人的方法,所以也嫁给乌孙王一个女孩儿,被封为左夫人。
昆莫年纪又大,语言又不通,公主悲伤愁苦,很想回到中原。武帝听说了,就派人每两年就送些帷帐、锦绣给刘细君。
后来乌孙王对汉公主刘细君说:“我已经老了。希望你能嫁给我的孙子,岑娶。”
嫁了爷爷,再嫁孙子,这在汉文化里是非常忌讳的,俗话叫做乱伦。刘细君当然不肯依从,并且上书给武帝,讲了这件事,希望武帝出面摆平。
谁知冷酷的武帝回复她说:“因为我们需要联合乌孙,一起对抗匈奴,你既然嫁了过去,还是遵守他们的风俗吧。”
想来刘细君的眼泪都哭干了,最后还是做出了牺牲,嫁给了昆莫的孙子。昆莫去世以后,果然是他的孙子岑娶即位,王号为昆弥王。
这是题外话,是为了说明,嫁过去的“公主”其实是很可怜的,每一位都为了和平,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