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克上---日本菊花纹的凋落》
第48节

作者: 真的很博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17 14:11:04
  104,龙争虎斗(3)
  先要说明的是上杉谦信原名长尾景虎,与关东平原上的上杉家并不是一家,是在随后的发展中得到了上杉家的名号与关东管领的地位,可这有一个过程,所以特此先说明一下。
  上杉谦信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说他是战国时代的异类也并不为过,可是只要细细分析就能看清他的问题,上杉谦信从小就出家笃信佛教,在当时的战国时代把没有继承权的儿子送去出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始终没有机会继承家中就彻底了断尘缘成为僧侣,如果家中出现了巨变,继承人被废或者死亡的话,在寺庙中的僧侣儿子便还俗出任家督。
  在这方面今川义元就是如此,并且今川义元的师傅与军师就是僧人太原雪斋,上杉谦信即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上杉谦信一生有三个奇怪的地方:
  第一怪是上杉谦信不近女色,虽然上杉谦信笃信佛教但是在日本的佛教约定之中,并不对娶妻生子设置禁忌,所以即便是出家了的大名照样娶妻生子,在这方面武田信玄就是一个例子,可上杉谦信一生都坚持如此,以至于有一种假象认为他是一个女人,当然这种说法不过一种笑谈,从大名的角度上看生孩子是一个关键的任务。
  男孩可以成为继承家主之位的继承人,女孩可以与不同的大名进行联姻达成同盟的手段,所以只要是健康的孩子绝对是有用的,如果不近女色就会没有子嗣,这对大名来说必是致乱之源。
  有一种认为是上杉谦信对宗教严守戒律不愿破坏,可是问题就来了,上杉谦信并非什么瘾都没有的人,上杉谦信至少有酒瘾,如果真要断绝一切欲望为何不断酒瘾呢?而最终上杉谦信就是因为长期的过量饮酒导致疾病而终。
  第二怪是上杉谦信总把一个“义”字常伴嘴边,在战国时代侵略扩张是一件非常平常的时候,可上杉谦信却并不热衷,甚至很多次拒绝了趁人之危的出兵,不打不义之战是上杉谦信最为奇怪的一点。

  第三怪算一种长处吧,上杉谦信虽然不爱打不义之战,可以一旦决定出兵必然是雷霆之势,凭借其所擅长的“车悬之阵”,利用这种阵法的上杉谦信一生少有败绩。
  综合来看一个怪人就这样产生了,不近女色又总以义战自居的上杉谦信却总能在其发兵之后取得胜利,不仅获得了后世给于的军神称号,更使得越后之龙名声广为散播,在他身上的这些怪异是如何达成的呢?
  其实只要换个思路就能看清上杉谦信的为人,任何人在其成功之前都有一个累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逐渐形成自我价值观和逻辑的一个时期。虽然从本质上说天资颖慧占了很大成分,但是如何使用和引导自己的才能成为力量是形成个人特性的一种方法。
  对上杉谦信为何不近女色这一点,我认为难以分析,但是上杉谦信绝非一个笃信宗教和信义的痴人或妄人。而是一个精通谋略善于窥探人心的谋略家。
  为什么要以义为战?

  如果说钱是一种手段,法是另一种手段,义就是第三种手段。义即是虚无缥缈的价值观,却也可以利用为谋略的手段,正是凭借“义”上杉谦信形成了自我管理家中的价值观。
  “义”一样可以成为统御家中的方略。
  日期:2015-08-17 14:11:37
  105,龙争虎斗(4)
  其实上杉谦信用义来统御家中并非无法解释的怪异之举,其实只要看透义的作用便可明白其中含义,“义”是一种价值观,所以持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就是“我们”,持不同价值观的就是“他们”。
  问题就是如此简单,上杉谦信并非用善恶来区分人,而是用“我们”和“他们”来区分人,织田信长用钱是以资本控制家臣的划分,武田信玄用法来调节家臣的划分,上杉谦信便用义的价值观来形成与家臣的契约,服从于“义举”的是我们,不服从的就是“恶”。
  以“义”去除“恶”就形成了上杉谦信的手段,那么就要回到之前的谈论上来,上杉谦信回到长尾家的时候要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答案是上杉谦信是一个弱者,当时的长尾家控制在他的哥哥长尾晴景手中,从实际的情况上看长尾晴景比上杉谦信大十多岁,基本上都可以视为两代人的关系了,由于当时的结婚年龄较小,大十多岁完全像是两代人。假如站在这个角度上去看上杉谦信与长尾晴景的关系。家臣会站在哪边呢?

  长尾晴景是一个真正的无能之辈,不能统御家中,这会如何呢?答案是家臣和豪族会膨胀起来,从上杉谦信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会产生两个结果,第一是自己的兄长无法成为自己的助力,第二是家臣表面上与自己保持盟友关系,其实大多轻视自己。
  这个成长的环境让上杉谦信产生了动摇,以什么作为自己与家臣保持契约的关系成为疑问,到底谁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谁是潜伏在自己这边的,完全不能分辨,于是很自然的上杉谦信的价值观就形成了。
  以“义”举世,可以说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三个人所处的不同环境决定了三个人以不同方式和逻辑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从小笃信佛教的上杉谦信看到了机会,以怪异的举动,极端的方式维持一个“义”的价值观会成为他与家臣之间的契约。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却是极难的,一生都要保持一种极端的对自我的约束是一件难事,想做到的话佛教确实给上杉谦信带来机会,始终强调对自我欲望的封锁使得家臣也会产生变化。
  讲到这里就可以看到上杉谦信的目的了,上杉谦信为何不打不义的战争,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考虑,扩张虽然是一个非常增长自己势力的方法,但是一旦成为大国就必然要面对的是家臣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问题。

  在这一点上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都遇到了麻烦,上杉谦信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上杉谦信的目的是强化“公族”与扩大“声望”。
  一方面用“义”的价值观来区分和约束家臣,通过建立一套价值观来打压与自己不同价值观的家臣,长期以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家臣便拱卫和围绕在上杉谦信的身边了。
  另一方面上杉谦信绝非无欲之人,与筹建自己势力的大名不同,上杉谦信把目标和方向放在了公家和幕府身上。
  利用公家来让自己变得强大是上杉谦信的手段。于是上杉谦信就对自己的兄长长尾晴景下手了,上杉谦信的第一个目标是:

  统御越后之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