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2-02 23:22:00
十二
临近午间时,谦洵在书房接待了途经安国府来寻他的好友司徒正元。
司徒正元未及而立之年,已官拜大理寺卿,是谦洵挚友之一。两人熟络得很,并不讲究太多礼数。
一进屋,司徒正元便坐下凝神思考,一言不发。
谦洵笑道:“慕周兄整日忙得不见人影,一见,又是这般愁眉苦脸的模样。”
司徒正元抬头瞧他一眼:“你今儿个未出门吧?”
谦洵点头:“怎么?城中出什么事了么?”
司徒正元微眯眼睛:“死了四个大少爷,其中还有你的姨表兄弟,晁司源。”
谦洵闻言一惊。其实与晁司源倒未曾见过几回,也并无多少兄弟情谊。王夫人家中姐妹多,司源之母是庶出,心气又高,怕被人道是攀附高枝,与安国府往来甚少。但前几日王氏忽而来访,央王夫人请太医。谦洵听说后,只道司源同自己一般,头风难愈,遭罪些,却也不是要命的病症。哪知只过了数日,这姨表兄长年纪轻轻的就没了。
当下十分感慨。问道:“怎么回事?”
司徒正元摇头:“还只是初步去勘察了一下。但真甚是怪异。四个人皆好好卧在榻上,全无伤痕,案发现场也毫无痕迹,执勤的小厮丫鬟们更是未曾听见任何动静。我办案十年,从未遇过这样滴水不漏的案子,真不似人为。那几人简直如百姓议论的那样,魂儿被鬼怪勾走了。”
谦洵沉思片刻,道:“或许真有鬼魅精怪作祟也未可知。”
司徒正元一笑:“怎的,个把月不见,什么时候你也信怪力乱神了?”
谦洵回头瞧他一眼,将之前自己亲历的灵魂出窍、地宫遇妖之事大体说了。
司徒正元听得目瞪口呆:“听闻你带人破了件大案,却不知背后还有这么些事儿。之前闻所未闻的事情,若不是你亲口所言,我真不敢相信。这长安城怎的了?这样多妖邪。莫非天下要有大变了?”
谦洵无奈地瞥他一眼。
司徒正元一笑:“玩笑话,也就敢跟你说说。”正色道,“这可难倒我了,大理寺只管抓奸恶,不会抓妖鬼。再进一步探查看看吧,将案子归咎于鬼怪一时真无法交差。若真是无头绪……你那学道的友人呢?可否请他出山?”
谦洵眼睛一亮:“我去请他试试。”
日期:2014-02-08 22:50:00
十三
司徒公务在身,只待了片刻便要走。谦洵送他出门。
从侧门出府时,远远望见在墙角无人处独自低头徘徊的莫松龄。
谦洵大喜,上前道:“小……贤弟,你来了!”
小九抬头。见着他,心中一跳,又默叹一声,平日里凭她的耳力,有人接近方圆数十丈便能发觉,今日果真心不在焉。定了定神,只微微颔首。
昨夜小九回到松树后,翻来覆去,胡思乱想了一夜。
晨间,小九一听见苍耳子出房门的声响,便起身出去问道:“老头儿,你可能知晓一个人的前世来生?”
苍耳子失笑:“姑奶奶,我是松树妖,不是阎王爷。”
小九眼神失焦,像是自言自语:“阎王爷?他老人家那关我过不了。”又问苍耳子,“那你可认得什么千年投不了胎的孤魂野鬼,嗯,最好能有近三千年那样老。”
苍耳子微笑瞧着她:“你要查何人的前世。”
小九一愣,讪笑道:“近来读了些史书,无聊好奇先人之事罢了。”便自顾自地回房去了。
苍耳子神色一敛。昨夜明明没有任何邪气入侵,小九却喊了一声,随后奔出去。苍耳子悄悄起身,倚门一探,见小九失魂落魄地立在林中,身边不时有孤魂飘过也浑然不觉,过了会儿又朝松树走来。苍耳子连忙退回房中。
小九问这些,显然与昨夜的怪异行径有关。莫非她记起了前世?近三千年,她的前世是夏人?那为何成了一朵玉兰,而不是转世为人?昨夜与今早的言行,都说明她前世有非比寻常的经历。她要查的是谁?她自己,还是重要的故人?
无论如何,这样沉迷前世,都不是好事。
走到小九房前,说了句:“心乱则乱”。不轻不重,正好让小九听见。
小九闻言一震,冷静下来。
姒宁满已是千年之前的身份。今世自己是莫兰九,是一个修道的妖。作为莫兰九的记忆远远清晰于那痴心的阿满。
而莫兰九不是冲动之人。圣姑栽培了自己数百年,是期望自己与姐姐们一般得道成仙。此次来京,是修道途中一次历练。前世谁没有。虽然归根结底自己是为了他才成了妖,但若为了数千年前的纷扰,便乱了分寸,忘却使命,岂非前功尽弃?
如苍耳子所言,心乱则乱,了却尘心方能得道。
便卧倒,闭了眼不去想心事。过了会儿仍觉烦闷,起身出门,进城散心。却不知不觉到了安国府,还偏偏被他撞见。
心下一横,罢了,凡事皆有因果,谦洵若真是他,今世再次出现,可见这两世纠葛不是一味躲避便能解决。弄清真相,再回到该走的轨道上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