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问题凭证夹杂在一本本传票当中,但李玉很快就找到了若干份。这样的动作她每天都重复好多次,此时做起来却格外紧张,也异常利落。她要把刘松年和胡允初的问题凭证都找到,而且越多越好。她边翻传票边恨刘松年,心说要不是因为他,自己哪会来厂子做这种事,跟间谍一样。但这怨不得自己,要怪就怪刘松年不是东西,对付这种人就得用这种办法。
接近七点钟的时候,李玉已找到了三十多张问题凭证。她还想拿出账本对照着查找,但是来不及了,只得放弃。她很快把传票弄回了原样,卷柜锁好,将问题凭证连同传票一起塞进了塑料袋里,拎着大摇大摆地出了厂子。她边走边激动,认为找到的这些凭证虽不是全部,但已经足够了,随便抽出一张就让刘松年等人招架不住。
复印社多是个人买卖,天亮就开门,李玉很快找到了一家,递上准备好的凭证说:“老板,每张复印两份。”
“没问题,马上就好。”店主高兴地应了一句,立刻忙活起来,连内容都不看。眨眼间复印完了,李玉把复印件塞进了红挎包里,一溜小跑返回了厂子。
“怎么又回来了?”老王头感到纳闷,问了一句。
“噢,忘东西了!”李玉顺嘴作答,心里慌慌的。她飞快地上了楼,打开卷柜把传票放了回去。接下来她看了看表,正好七点四十分,于是更加紧张了。八点钟就该上班了,此时出门或许会遇上谁。
日期:2013-02-08 19:50:12
果然,李玉刚下楼就遇上了王玲珑,两个人走了个迎碰面。刘松年让王玲珑开一张增值税发票,早到了一会儿,所以与李玉撞个正着。两个人心里都有鬼,略怔了一下就分开了,谁也没理谁。李玉正要出大门,却想起装有复印件的红挎包还留在办公室里,于是急忙回头去取。原来,她放回传票时习惯性地把红挎包挂在了办公椅靠背上,匆忙之间忘得死死的。王玲珑有她办公室的钥匙,要是发现了红挎包里的复印件就麻烦了。还好,王玲珑进了她自己的办公室,李玉悄悄进屋取了包,匆匆下楼去了。
李玉刚出大门,就见刘松年的专车迎面而来。她急忙朝大门另一侧紧跑了几步,躲在了一棵大树后面。等刘松年的专车进了厂子,她快步朝车站跑去,像逃命一样。刚到车站大巴就来了,她争先恐后地上了车。正是上班高峰,车厢里十分拥挤,她只好用胳膊将挎包夹得紧紧的,生怕东西被人偷了去。
回到家后,李玉迫不及待地翻看起凭证复印件来,还好,效果不错,票据号码一清而楚,刘松年、胡允初、王玲珑和宋佳等人的签名清晰可见,项目和数额也都明明白白,她彻底放心了。
刘松年这几天心情不错,因为刚刚办完了两件棘手的事情,感觉一身的轻松。如其所愿,李玉已几天没上班了,虽然工作尚未交接,但人已经调来了,生米煮成了熟饭。更何况,李玉连分厂都不能去了,闹了这一通,她没脸再去郊区分厂。想到这里刘松年就高兴,尽管被李玉骂了一顿,却自以为仍是胜利者。泥腿子毕竟是泥腿子,想造反没那么容易,刘松年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另外一件事更让刘松年高兴,因为他刚刚平息了一起“叛乱”。
那是个把月之前的事,刘松年正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却突然闯进一个人。这是一位受过工伤的职工,名叫赵永,四十多岁,已经一年多没上班了。此人进门就给刘松年跪下了,惹得刘松年心烦意乱起来。
赵永曾因工伤住过院,那时的仪表厂还是胡允初执政。国家有政策,工伤职工的医药费由厂子承担,且要给予工伤补助。个别职工外出旅游都能找胡允初报销,何况赵永是工伤,按政策按人情都应给予解决。可胡允初没给赵永报销医药费,更谈不上工伤补助。赵永找了胡允初好几次,都碰了钉子,理由是单位困难。胡允初的良心早就被狗吃了,哪还管赵永死活。他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不知糟蹋了厂子多少钱,可赵永报销一分钱医药费都不行,跟割他身上的肉一样。赵永没办法,只得边找着、边拖着、边忍着,其遭遇被人们戏称为“三边政策”。
胡允初上调到公司后,赵永又为医药费和工伤补助的事找到了刘松年。刘松年更没有那么好心,胡允初在位时都没给解决,他这一任就更不行了,同样以单位困难为名推脱,并称这是前任厂长的事情,不该自己处理,让赵永去找胡允初。刘松年的话说得如此难听,把赵永气得直打哆嗦。赵永先后找了刘松年好几次,得到的都是同样答复,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赵永工伤出院后再也没上班,病痛一直折磨着他,单位只发给一点生活补助,又有个孩子上高中,困难可想而知。
此次赵永闯进刘松年的办公室,仍是为了医药费和工伤补助的事。他拿着红头文件复印件央求说:“刘厂长,这次您无论如何得给解决医药费,不然我就不走了。您行行好,权当帮帮我,可怜可怜穷人,家里实在太困难了。国家有政策,我为厂子做了贡献,厂子应该给报销医药费,也应该给申请工伤补助。”
“哎呀!不是说过了吗?单位不景气,资金紧张,你应该体谅单位的难处,自己想办法解决。”刘松年还是那套理由,脸色难看得很。赵永磨了大半天,没有拿到一分钱,只好拖着病弱的身体回家。他嘴上说不解决就不走了,可总不能住在刘松年办公室里。
回到家后,赵永思来想去不甘心,认为还得找刘松年交涉,不能硬挺着。现实困难摆在面前,挺是挺不过去的。可他对刘松年一点辙都没有了,讲政策人家不听,讲感情人家没有,还能怎样?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常人想不到的法子。
日期:2013-02-17 09:55:37
赵永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刘松年从外地要回来一笔货款,但没交到总厂财务,而是自己贪了。正好他有个朋友,开了一家私人调查所,他便委托此人调查起了刘松年。赵永怀疑情况属实,因为这是陈年旧账,刘松年正好钻空子。现在各企业都不景气,对方单位停产的停产,合并的合并,解体的解体,一切都不正规了。这笔账已经无人记得,财务上只要瞒着李玉,其他人都是聋子瞎子。过些日子厂子将改制,不会再有人知道此事。赵永想知道刘松年是否贪了这笔钱,包括他的其他劣迹,好借此要挟他。
调查所的人很快跟踪上了刘松年,从早到晚都有人盯着。同时还派人去了外地,专门调查货款之事,以便取得直接证据。开始的两天,他们并未发现刘松年有不轨行为,早上是小胡接他上班,下午是小胡送他回家,一直循规蹈矩的。于是他们灰心了,怀疑赵永提供的线索不准确。可是到了第三天,他们终于发现了问题,刘松年的狐狸尾巴露了出来。
这天下班后,小胡一个人开车出了厂子,刘松年没在车上。调查所的人等了一会儿,仍不见刘松年出来,便以为一时没盯住,刘松年已经回家了。正当他们准备撤离,去监视刘松年住所的时候,却见刘松年慢悠悠地出来了。怪了,他为什么一个人走?难道有活动?调查所的人觉得蹊跷,便悄悄跟了上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