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玫瑰》
第14节

作者: 文渊阁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四章 一波三折
  [尽管李玉握有证据,迫于生计却不得不再次找到魏虎,求他给予帮助。]
  下一步怎么办?李玉和刘宁商量来商量去,始终拿不定主意。刘宁觉得这些证据非同小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捅出去。这些东西虽是铩手锏,但要真正达到目的,还是不捅出去为好。就算把刘松年等人送进监狱,自身也没有任何好处,只能两败俱伤。何况人家有权有钱有势,自己哪一点也不占上风,跟人家耗不起,胜负难料。而李玉是个弱女子,原本就不愿多事,不到山穷水尽,也不想把事情做绝。倘若把证据捅出去,就算留在了仪表总厂,也没法干了。

  但不捅出去又有什么办法?难道指望魏虎?对此两个人心里没底。这么多天了,也不知魏虎打过招呼没有。照目前的情形,即使他打了招呼,也没能奏效。话又说回来,就算魏虎再打一次招呼,刘松年就能买账吗?事情已经搞成这样,推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除非发生奇迹。直接拿证据跟刘松年谈判或许是个办法,可是,倘若他不理不睬又该如何?现在证据有了,两个人却不知如何是好了。

  日期:2013-03-06 09:07:29
  这天晚上,两个人又去找刘安商量对策。看了李玉手里的东西后,刘安慎重地说:“你把这些收好,不到万不得已别拿出来,更不能让人看到。应该看看魏虎那边的情形再说,既然托了人家,就不能着急。毕竟是人家一亩三分地的事,冒冒失失地把这些捅出去,对人家不尊重。”
  随后三个人来到了魏虎家里,探听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魏虎没有上次热情,只说了几句客套话,多数时候都是刘安在说。刘安不好询问魏虎打过招呼没有,只是说了说这几天的情况,请他给予关照。
  待说得差不多了,三个人就想听听魏虎怎么说。哪知道魏虎既不说打招呼没有,也不说如何打算,反而不痛不痒地说:“这件事你们不要想不开,刘松年作为一厂之长,有权作这样的调整。”

  “刘松年虽有权作调整,但从业务能力和职业修养来说,总厂财务没人比得上李玉,不应该作这样的安排。”刘宁有些不愿意听了,替李玉辩解起来。可刘安已听出了弦外之音,用眼色制止了刘宁。刘安毕竟在市里开车,熟悉领导的谈话方式。魏虎说的虽然不多,但态度已经很明朗,是向着刘松年的。他怀疑魏虎跟吴长安沟通过了,也知道刘松年调李玉去郊区分厂的用意,立场站在了他们一边。他不可能说这件事我不管了,这显得没水平。

  “别着急,等我了解一下情况再说。”魏虎并未理会刘宁的辩解,依然如此敷衍。
  多说无益,三个人很快就告辞了。出门后刘安失望地说:“看来事情要麻烦,魏虎可能跟吴长安说过了,吴长安咋说的不清楚,估计没说好听的。我低估了这些人,刘松年不敢说,吴长安很可能与魏虎有联系。魏虎是管人事的副局长,吴长安肯要跟他搞好关系。胡允初的副经理是刚提的,搞不好也跟魏虎有瓜葛。看来魏虎这条路走不通了,从他的态度一看便知。”
  三个人商量了一下,认为应该改弦更张,再想别的办法。眼看天太晚了,刘安和刘宁便把李玉送回了家,然后去找表哥冯志。冯志是市检察院的一名处长,管案子的,经手过不少大案要案。兄弟俩赶到他家时,他也刚进门,正为一宗省市挂号的大案要案劳心费神。听了兄弟俩的叙述后,冯志非常生气,直恨刘松年等人贪得无厌,无法无天。
  但冯志毕竟是冯志,作为一名检察干部,不会感情用事的。何况事情牵涉到自己亲戚,更要慎重对待。略一思忖后,冯志问道:“凭证复印件带来了吗?”

  “没有,让李玉带回家了。”刘宁后悔不迭。
  “从现在开始,这些东西要妥善保管,任何人不能看到。从你们谈的情况看,这些人的问题非常严重,一旦查起来,会牵涉不少人。不光是刘松年和胡允初有问题,可能连吴长安也脱不了干系,甚至会把魏虎等更高级别的人牵连进来。果真这样的话,那将是一场大地震,整个江城都为之震颤。”说罢冯志神情严肃地琢磨起来。
  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冯志,这件事一旦操作起来,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会把一股强大的力量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刘松年不过是小喽罗,他后面还有大鱼。一旦触及这些人的神经,他们便会抱成团,齐心协力与自己抗衡。任何案子都不是孤立的,虽然一开始是几个人的问题,但随着侦察的深入,往往会牵出一张硕大的网。这张网非常坚韧,非常难以撕裂。事情往往出乎自己的预料,若不谨慎行事,贸然采取行动,一旦局面失控就麻烦了。

  另外冯志清楚,这件事一旦走上法律程序,就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了,想撤都撤不下来,必须按程序办下去。现在不比以前,内部要求越来越严,任何人都要按法律法规办事,更不能办人情案,关系案。李玉是自己的亲戚,弄不好会被刘松年一伙反咬一口,陷自己于被动。但又不能不管,没有推脱的理由。
  思来想去,冯志觉得还是稳妥一些好。事情的起因是李玉的工作,要是能够私下沟通,迫使刘松年改变初衷,也就没必要将他诉诸法律。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策。只要能达到目的,放他们一码也未尝不可。再说这件事操办起来十分棘手,一时半会儿完结不了,会牵扯很多人的精力。手头的案子都忙不过来,又何必节外生枝自找累受。当然,如果他们一意孤行,那就对不起,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

  日期:2013-03-10 19:30:48
  “怎么办?你也没辙了?总不能看着他们嚣张吧?”见冯志光琢磨不表态,刘安沉不住气了。
  “这样吧,你们抓紧时间准备一份材料,尽量详细点,送给我看看。不管怎么样,材料一定要准备好,以免用的时候耽误事。等有了时间,我陪你们找一下魏虎,把利害关系跟他讲清楚,让他给对方透透风,施加一下压力。这些人都很聪明,要是能改变初衷收回成命也就算了。如果他们仍然坚持,那就没办法了,只有把他们送上法庭。”冯志如此交代了一番,刘安和刘宁便告辞了。

  李玉和刘宁不敢怠慢,加紧准备起材料来。这是制服刘松年的铩手锏,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两个人格外用心,唯恐达不到冯志要求。为了尽快整理出材料,关键时候用得上,两个人时常加班到深夜。每到后半夜时,李玉都快累散架了,困得眼皮都抬不起来。倒是刘宁精神头十足,干劲始终不减。
  这天晚上,材料眼看要完成了,李玉却顶不住了,发起高烧来。由于一直生气上火,又接连熬夜,她感冒了,脸烧得通红,盖着棉被还喊冷。刘宁急坏了,急忙找来退烧药给她吃,又熬了姜汤给她喝。尽管浑身难受,但李玉咬牙坚持着。她口述,刘宁往电脑里输入,整整忙了一个通宵,总算把材料赶了出来。
  天亮了,李玉的烧也退了。她拿着软盘来到了一家打字社,把材料打印复制了好几份。回到家时,刘宁和儿子已经走了,连早饭也没吃。李玉的心里一阵愧疚,觉得对不起这父子俩。此时她也觉得饿了,便去冰箱里翻起来。但她只找到一块面包,是前几天购买的,不怎么新鲜了。她试着咬了一口,感觉除了硬一些外,味道还不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她边吃边勉励自己:“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