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去哪儿了》
第20节

作者: 九疑山天人合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27 12:28:29
  今引《明史纪事本末》中的《建文逊国》篇,以让读者明白建文帝在出亡过程中,被大家广为接收的“应文”之名,及“从者二十二人”等常识。不久,我们将公布建文帝在永州宁远、新田的僧名中,便有这个僧名。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門失守,長吁,東西走,欲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曰:「不如出亡。」少監王鉞跪進曰:「昔高帝升遐時,有遺篋,曰:『臨大難,當發。』謹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齊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紅篋至,四圍俱固以鐵,二鎖亦灌鐵。帝見而大慟,急命舉火焚大內。皇后馬氏赴火死。程濟碎篋,得度牒三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袈裟、帽鞋、鬀刀俱備,白金十錠。朱書篋內:「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帝曰:「數也!」程濟即為帝祝髮。吳王教授楊應能願祝髮隨亡。監察御史葉希賢毅然曰:「臣名賢,應賢無疑。」亦祝髮。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隨亡。帝曰:「多人不能無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勢必究詰;有等妻子在任,心必縈繫,宜各從便。」御史曾鳳韶曰:「願即以死報陛下!」帝麾諸臣,大慟,引去若干人。九人從帝至鬼門,而一舟艤岸,為神樂觀道士王升,見帝,叩頭稱萬歲,曰:「臣固知陛下之來也。疇昔高皇帝見夢,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門,升導至觀,已薄暮矣。

  俄而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同至。共二十二人:兵部侍郎廖平,襄陽人;刑部侍郎金焦,貴池人;編修趙天泰,三原人;檢討程亨,澤州人;按察使王良,祥符人;參政蔡撸峡等耍恍滩坷芍辛禾镉瘢êH耍槐O察御史葉希賢,松陽人;程濟,績溪人;中書舍人梁良玉、梁中節,俱定海人;宋和,臨川人;郭節,連州人;刑部司務馮?,黃巖人;所鎮撫牛景先,沅人;王資、楊應能、劉仲,俱杞縣人;翰林待詔鄭洽,浦江人;欽天監正王之臣,襄陽人;太監周恕,和州人;徐王府賓輔史彬,吳江人。

  帝曰:「今後但以師弟稱,不必拘主臣禮也。」諸臣泣諾。廖平曰:「諸人願隨固也;但隨行不必多,更不可多。就中無家室累,並有膂力足捍衛者,多不過五人,餘俱遙為應援可耳。」帝曰:「良是。」於是環坐於地,道士進夜饍,約定左右不離者三人:楊應能、葉希賢俱稱比丘,程濟稱道人。往來道路,給咭率痴吡耍厚T?時稱塞馬先生,時稱馮翁,時稱馬公,時稱馬二子;郭節時稱雪庵,後稱雪和尚;宋和時稱雲門僧,時稱稽山主人,時稱槎主;趙天泰適衣葛,即稱衣葛翁,時稱天肖子;王之臣家世補鍋,欲以作生計,號老補鍋;牛景先號東湖樵夫,亦稱東湖主人。帝曰:「吾今往滇南,依西平侯。」史彬曰:「大家勢盛,耳目眾多;況新主意尚未釋,能無見告?不若往來名勝,東西南北,皆吾家也。臣等中有家給足備旦夕者,即駐錫於茲,有何不可?」帝曰:「良是。」於是更主七家:廖平、王良、鄭洽、郭節、王資、史彬、梁良玉。帝曰:「此可暫不可久,況郊壇所在,明旦必行,何所之?」眾擬浦江,而鄭亦巨族,且忠孝可居也。夜分,帝足脛痛,度不能行。微明,景先與彬步至中河橋,炙暂d者。有一艇,為吳人,急叩之,則彬家所遣,以偵彬吉凶者也。彬與景先亟迎帝,且至彬家。諸人聞之,且悲且喜。同載八人,為程、葉、楊、牛、馮、宋、史,餘俱散走,期以月終更晤。取道溧陽,八月,始至吳江之黃溪史彬家。彬奉帝居所居之西偏,曰清遠軒,眾出拜,帝改題水月觀,親筆篆文。閱三日,諸臣至彬家相聚,五日,帝命歸省。成祖即位,編籍在任諸臣遯去者四百六十三人,俱命削籍。

  八月,命禮部行文州縣,追繳革除誥敕。至是,蘇州府遣吳江邑丞鞏德至史彬家追奪,且曰:「建文皇帝聞在君家。」彬曰:「無之。」微哂而去。次日,帝同兩比丘、一道人行,餘俱星散,時八月十六日也。帝附舟至京口,過六合,陸行至襄陽。
  十月,至廖平家,適有詗其跡,遂決意往滇。
  成祖永樂元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至雲南永嘉寺。初,帝期從亡臣以三月復至廖平家,至是,留永嘉寺,頗安適,將以明年游天臺,而諸臣以帝舊約,俱集於襄陽廖平家。適馮?自雲南來,傳帝命止之,令諸臣無煩往來,各散去。
  二年春正月,建文帝離雲南,由重慶抵襄陽,六月入吳,八月八日復至史彬家。時天將暝,彬家已舉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舉酒半酣,帝曰:「我明晨當即去。」彬云:「臣掃門而俟久矣,即有不肅,亦乞見原。欲留師數月,明晨何遽耶?」先是,帝命從亡者俱師弟稱,故彬等呼為師。帝泣曰:「彼方急圖我。昨於西安道中,見冠蓋來者,瞪目視我;此臣我自善之,彼必有以奏也。東南逋臣,屈指先汝,我去政為汝計。」對哭久之,且曰:「此近宮闕,不便。」彬曰:「亦無害。」視帝衣履敝甚,固留三日,命家人制布衣而去。帝為兩浙之游,杭州計游二十三日,天臺、雁蕩計游三十九日。會馬二子、稽山主人、金焦亦來石樑間,且云:「諸臣俱約至此,然終不見。」時天氣寒,帝返雲南,固卻諸臣而去。

  三年春二月,建文帝至重慶之大竹善慶里,有杜景賢築室與居,尋舍之而去。嘗聞金陵諸臣慘死事,泫然曰:「我獲罪於神明矣!諸人皆為我也。」
  四年夏四月,建文帝至西平侯沐晟家,留旬日。
  五月,結茆白龍山。
  五年冬十二月,建文帝祭死難諸人,自為文哭之。時朝廷偵帝甚密,戶科都給事胡濙訪求張三豐,蓋為帝也。帝知之,遂遁跡不出。
  六年夏六月,白龍庵災,程濟出山募葺。
  七年春正月,命太監鄭和航海,通西南諸國。時胡濙、鄭和數往來雲、貴間,蹤跡建文帝。帝東行,三月,至善慶里,五月,復至襄陽。廖平家已徙蜀,帝還滇。

  八年春三月,建文帝復至庵。工部尚書嚴震使安南,密訪帝,震忽與帝遇於雲南道中,相對而泣。帝曰:「何以處我?」對曰:「上從便,臣自有處。」夜縊於驛亭中。帝復結庵於白龍山,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夏月患痢,因有戒心,不能出山覓膳,狼狽殊甚。適史彬、程亨、郭節訪至,帝相對大慟,隨問曰:「汝等攜有方物否?」各為獻。史彬獨有僮,而所獻豐,且當年職居禁近,知帝所好。帝遍嘗之,曰:「不食此已三年矣!」三人相留許久,帝遣之歸,別時痛哭失聲。帝屬曰:「今後勿再來。道路阻修,一難;關津盤詰,二難;況我安居,不必慮也。」彬等叩首頷命而去。後帝復舍白龍庵他去。

  日期:2014-10-27 12:29:00
  九年春,有司毀庵。
  夏四月,建文帝至浪穹鶴慶山,其地頗佳,因募建一庵,名大喜。
  十年春三月,應能卒,四月,希賢卒,建文帝因納一弟子,名應慧。
  十一年夏五月,建文帝南行至甸,六月還。
  冬十二月,渡馬嶺,遇寇,適官軍至,僅免。十二年夏四月,遣程濟募糧。
  秋九月,建文帝學《易》數。
  十三年秋八月,建文帝游衡山,冬十月還庵。
  十四年夏六月,建文帝足疾發,程濟乞藥於城西,三日乃反,帝飲獲愈。

  冬十一月,帝命濟錄述從亡傳,藏之山巖中,帝自為敘。
  十五年春二月,史彬復至白龍故道,了不見庵,山旁詢一老婦,則曰:「官司毀之矣。」問僧徒,曰:「不知所之。」至是,彬忽與帝遇於鶴慶之大喜庵,深林密樹,不下數里。先是,楊應能、葉希賢所建者,甫落成,而兩人死,即於庵東葬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