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风气有其渊源。如像邻县绍东县重经商而不喜读书,,子弟年长即走南撞北四处寻觅商机,有“江北省的犹太人”之称,绍东一带历来都出大商人经商风气浓厚民间甚是富裕,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山南县乡下走乡串户的卖货郎大多是绍东县人,本地人很少从事此项营生。
其实山南县在历史上是一个战乱频仍之地,因为其是南下的交通要道,就像古人论洛阳所说的:“故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刀兵”,山南县也一样。明朝中后期,失地的流民一直在南山山区一带繁衍谋生,屡屡跟当地的土著爆发冲突,在明末的战乱中成为战场,流民和官军在此地拉锯,导致十室九空,南部地势低洼,河汊纵横,芦苇荡中是汪洋大盗河匪、湖匪藏身的好地方,连年的战乱,导致山阳县一带民风彪悍,家族聚众而居,喜好抱团排外,百余公里开外的大城市瀚江市的居民把山南乃至山阳地区贬称为“土匪窝”,认为其是一个出山匪、湖匪的地方,山阳人霸蛮,有匪气是外地对山南县和山阳市的印象。甚至在90年代编了一首流行的民谣:“火车好坐,山阳难过”,把山阳看做是车匪路霸横行的地方,谈山阳而色变。
日期:2015-08-07 12:33:16
而喜好子弟读书、年年升学率全地区第一、在省内小有名气的弥漫着书香之气春江镇在山南县乃至山阳市的好勇斗狠的整体氛围中看上去就像是一朵奇葩,一个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改变这一切的是一个人,明末清初的一位大儒,南山先生。南山先生本是江浙人士,在反清复明屡屡失败后隐居在南山之麓的春江镇,自号南山老人,不再从事政治活动,专心教书育人。在他和他的弟子的带动下,春江镇成为江北文宗所在。在有清一代共出了33位进士,位居全省之冠。
春江镇的读书风气之浓也一时无两,家家户户都以送子弟读书进学为荣,哪怕食不果腹也要送小孩上学堂,跟隔壁地区的绍东县首先送子弟学经商,经商不成材的才去读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日期:2015-08-07 12:45:43
江少文是跟随父亲江忠信来到春江小镇的。他的父亲江忠信是六年前也就是1981年冬天调任到春江区区公所任区委副书记的——当时在县以下设区公所,山南县共有11个区公所,每个管理数个到10来个公社不等(在改革开放后公社改为乡镇)——后来为了减少行政层级,在90年代江北省开始推行撤区并乡工作,各小乡镇合并为2多个大乡镇,撤销区公所一级建制,合并之前的乡镇称为小乡镇。
江忠信原是从山南县县委会干事,后下派到小乡任书记后,由于文丨革丨中风云变幻,赏识他的领导调离或者靠边站后,一直不得重用。在山南县的各个穷乡僻壤的公社兜兜转转10余年间跑遍了山南县的山山水水,直到总设计师上台开始包产到户改革开放之后,年近4旬的他才被提拔为山南县繁荣的春江区公所区委副书记,负责党群工作,开始了事业的第二春。
江少文至今都还记得离开山南县北部那个名叫秋石乡的山区偏远小乡的情景:秋石乡连电都是江忠信任公社书记后拉通的,整个乡只有一条街道,除了收购猪的食品站、卫生院、粮站一家南杂店、一家豆腐店就再也没有人烟了,从街头走到街尾不需要五分钟时间。连每年去县上开三级干部会都丢人,其他的公社富裕的像铜船渡、春江镇是开着北京吉普去的,再不济也有部东风牌或者解放牌大卡车,只有秋石乡和另外一个枫林乡公社卡车都没有,是开着林场的东方红拖拉机去县城的。
当调令下达时,连从不喝酒的妈妈都高兴得喝了二两白酒、脸色红润,面若桃花。一家子连夜就用公社的东风牌拖拉机装满了木制的家具横跨整个山南县来春江镇所在的春江区公所赴任。当然,政治上的事情一向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就再江忠信上任的前2个月,在清理打砸抢份子和三种人的行动中,春江区的原区委书记被县委来人宣布隔离审查准备带回县上的时候,从区公所三楼一跃而下,脑袋像个西瓜一样摔在楼前的水泥台阶上,自杀身亡。
江少文刚刚听起区公所的干部说过这件事情后,有段时间从区公所的大楼出来后总要抬头望望上面,生怕有人从空中掉下来,以至于宁愿跟随妈妈住在南岸的春江小学校园里面,也不愿住在区公所的楼房里面。
日期:2015-08-07 12:46:38
刚到春江镇的时候江少文还在上小学三年纪,那时候他的成绩也很只能算中上,之前由于爸爸的工作老是调动,而妈妈作为老三届的毕业生在文丨革丨后为了圆大学梦还去参加高考,考上后去到江北师大读了四年书。那几年江少文和妹妹江少兰、弟弟江少武都是外婆在带,老人家照看三个孩子能够负责生活饮食起居就很不错了,学习自然是放羊。
爸爸调到春江区工作后,爸爸妈妈的工作也稳定下来,不再东奔西跑,江少文的学业一来在妈妈的督促下,二来在春江镇浓厚学习氛围的熏陶下,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小学逐渐成为尖子生,到了初中更是常常不是春江中学的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从未跌出过全校前十名之列,这次中考更是一鼓作气夺得了春江中学乃至全县中考头名。
而这6年来,江忠信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从区里面主管党群的副书记接任区长,在区委书记调任,又刚刚接任春江区区委书记,成为春江区7个乡镇10余万人口当家人,在山南县这个小地方算是一路诸侯,独当一面,小池塘里的大青蛙。加上儿子刚刚获得中考头名的喜讯传来,可谓是双喜临门。春江小镇可算是江忠信、江少文父子俩的福地。
日期:2015-08-08 12:04:46
第二章 梦想
从春江中学校园出来后,江少文想到春江河南岸的春江小学去看看。毕竟在小学他也渡过了3年时光。沿着北岸的青石街道,穿过古色古香石拱桥,江少文来到了南岸沿江的街道上,吊脚木楼、青石板路、岸边依依的杨柳、清澈的春江河中褐色的水草在月色下像一团朦胧的烟雾……小镇很美,仿佛又一种岁月静好、时间停止流动的神韵。
后来江少文走过许多古镇,湘西凤凰古镇、江南的周庄……觉得春江镇比起他们毫不逊色,别有一番风韵。周庄太精细了而不够大气,凤凰古镇江河过于险峻,美则美矣,一旦在洪水暴涨时刻,沱江立刻变成一条狂暴的害河,威胁着两岸居民的生命安全。不像春江这样温和,哪怕是汛期发洪水的时候水位也是缓缓地上涨,给你转移的时间和机会。印象中,春江河这么些年也只发过一次洪水,水涨到了青石路面上来,那几天学校都放假,大家在小水电站上看这涛涛洪水从电站的打开的闸门门汹涌地流过,上游不时漂流下猪、牛等动物的尸体,甚至还有大蛇在洪水中沉浮。江少文还在洪水看到一头肥猪在在波涛中挣扎,镇上打渔的宋老爹仗着水性好,踩水下河把这头几百斤重的大肥猪给拖到了岸上,发了一笔浮财。当然,涨洪水的时候随着洪水而来的最多的还是鱼儿,上游的池塘、田坝中的鱼儿都被洪水冲跑了,小镇的居民纷纷用挂网在洪水中捞鱼,装满了大桶小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