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中国史》
第24节

作者: tqzrd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位嫌疑者是商朝末年王权斗争中的失败者,比如微子启、比干、箕子等王族势力。尤其是微子启本来是长子却没有得到王位,确实有可能对纣王心怀不满,他后来投奔周朝被分封到宋地做诸侯,爵位竟然超过了随着武王辛苦打江山的姜子牙,这也不能怪大家会产生一系列联想。假设刚才的推断成立,微子一干人就必须把纣王定罪为千古暴君,否则他们自己就会被钉在叛国的耻辱柱上供大家吐口水。

  经过周朝几百年的主流政治宣传,纣王终于满身污垢难以洗清了。但这还没完,到了明朝后期,一位叫做许仲琳(一说陈仲琳)把若干流传民间的武王伐纣故事编集、整理和写成了魔幻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故事里不仅仅纣王是个变态男,妲己是个狐狸精,连始终跟随纣王作战的大臣都要么是大奸大恶,要么是妖魔鬼怪。凡是有几分正气或人性的,后来必定得投靠周朝,从此,纣王终于全面完成了十恶不赦的变态脑残形象。最有趣的是,现代的电影电视也特别喜欢炒作此类题材,我都数不出《封神》一共翻拍过多少种版本了,零零星星的每部看了一点,只感觉所有导演都把纣王定调为妲己的脑残粉,印象中妲己每出一个坏坏的主义,纣王必然痛快或迟疑地应声好。可怜的纣王,尽管司马迁略带惋惜地记载了他部分先进事迹,保留了他作为君主的一点点尊严,但这一点尊严终于还是被历代文明的演绎剥得干干净净了。

  对于君主来说,失败是如此的可怕,因为他远远不是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如此简单,只要第一只脚踩过去了,以后就会有千千万万只脚不断地踩过来。
  日期:2015-02-28 14:01:55
  (3)商朝灭亡的原因
  经历了明朝衰亡的文人顾炎武这样说过:以前的人都说商朝灭亡是因为纣王太坏,我觉得不是这样,从盘庚迁都以后,商王朝纷争不断,贵族离心离德,商亡是必然的,帝辛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都无法挽救商王朝的命运。顾炎武历经国破家亡又熟读史书,所以,他对此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一个帝国的衰亡,是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不可能是一个人干几件坏事就可以解释全部原因的。

  所以,对于商朝的灭亡,很多学者通过对史料的辨析,重新分析了很多商朝灭亡的原因。在此选几个与大家分享。
  第一,征伐过度说。商代对于夷族的征伐一直持续到商纣王时期,据说,纣王剿灭了东夷的叛乱后,俘虏了大量的东夷族人做奴隶。后来武王伐纣,纣王不得已组织朝歌奴隶应对,主要就是东夷部族的人。所以,奴隶阵前倒戈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
  第二,王室争斗说。商纣王时期,王室内部的争斗越加强烈,如:比干、微子启等等都同商纣王有直接的矛盾,他们变成“商奸”伙同周灭了商朝。
  第三,早期农业文明战胜早期商业文明说。此说赞成的人不多,但其思路另辟蹊径,个人觉得相当有趣。此说法认为:周朝因为农耕特别文明发达,对土地有极其强烈的欲望,所以对商朝拥有的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地垂涎三尺,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虽然当时商朝农耕文明也比较发达,但由于其长期重商的传统,商朝对土地的欲求不是特别大(尽管商朝领土也在不断扩张,但跟后来的周朝扩张速度相比,商朝的扩张就是小儿科),也不将人束缚在土地上,大家可以各地去串门顺便做个生意,这样的社会形态比较松散,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也比较差。而作为农业国家的周朝,人口稳定增长又固定在土地上便于国家管理,军队的纪律更严明,思想更统一,最关键的是,农业产出来的粮食是打仗必备的物资。另外,商朝更因为商业发达所以很注重契约和形式,表现在战争中就显得古板保守,而且商朝的商业,主要是贵重物品倒腾,并不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需要提醒的是,这个观点只是说明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农耕文明暂时领先商业文明。如果生产力太低,踏踏实实抓生产肯定比商业倒腾更利于国家稳定。但是,商业文明的优越性,我们在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古希腊就可以看出。此说法的学者直指商周是中国历史的重大拐点。因为商朝的商业文明高度发达,很像公元前8世纪至3世纪的古希腊。古希腊正是因为商业文化中重视契约,尊重差异的精神,奠定了民主思想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举例,我有麦子你有豆子,我们之间想要交换,为了争取自己最大利益,两个人肯定意见会有差异,但尽管意见上有差异,两者却又想尽力调和这个差异做成生意,所以,商业文明尊重差异。另外,如果交换的过程中,我不遵守达成的协议:本来说好三斤上等麦子换你两斤上等的豆子,但我一想后悔了,给你三斤稗子,你被骗一次以后就不会愿意跟我交换了,而且,一定会拿个喇叭满街去讲,某某不诚信,在商业社会失去诚信就失去了生存力。所以,几乎是学术界一致认为,商业文明孕育了西方民主思想。而商朝,正在商业欣欣向荣发展的时候被周朝用农业文明取代了,也就使中国契约精神遭到削弱,反而,因为农业发展需要经验,经验需要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中国服从前辈或领袖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所以,周朝以后,政治形态从松散逐渐走向集权。

  第四,内婚制度导致灭亡。此观点认为:商人不与外族通婚,一律实行族内婚。(春秋时期,商人微子建立的宋国也是族内婚。)族内婚导致大量的近亲结婚,所以,商人的整体素质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虽然武丁时期,商王室也与诸侯建立了一些姻亲关系,但这并不是主流。相反,周人的婚姻政策是“同姓不婚”,强调血缘融合。这样的政策不仅让周人实现优生优育人口素质增强,而且与各诸侯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姻亲。所以,在周武王兴兵讨伐商朝的时候,八百诸侯都是因为和周朝沾亲带故、利益一致来帮忙的。

  虽然以上几个说法,也不能全面解释商朝灭亡的原因,但个人仍认为比单一归罪于纣王要有意义得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