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战略的大视角解析『道德经』》
第8节作者:
老夫无奈 ⑦圣人:战略取向正确的政权和领袖。
⑧为腹不为目:只为永续生存打算而不为一时享乐动心。
翻译
斑斓的色彩让权力者眼花缭乱;混杂动听的音乐(音和声)让权力者听觉麻木;百味杂陈的盛宴让舌头失去了辨别能力;走马打猎让人心意癫狂;稀有难求的物事,让政权的正常战略受到严重干扰。所以说,拥有优秀战略的政权和领袖,只追求体制内最低限度的温饱,而不(敢)主张耳目所能网罗到的声色犬马。因此,就丢掉这些五色、五音、五味之类,保持(守雌守柔、无离无疵、无为无知这个)永续生存的根本吧。
日期:2014-02-25 20:28:12
@老夫无奈 解28
本章是第九到第十一章的延伸,是对六个反问的浅层解析,或者说,不得不回答为什么要、怎么才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同时,也是对第三章的具体阐释。
当一个政权和他的领袖们及其各级权力者,都为五彩所迷,为五音所惑,为五味所陷,为走鸡斗狗所困,那六个反问,岂不是都走向了反面?“有之以为利”,岂不是在眼下就变成了“有之以为害”?“有无之相生”——拥有政权和失去政权,那交割仪式,岂不是现在就要进行?所以,老子这么劝:“为腹不为目”——吃饱肚子就成了,别追求那些香喷喷的毒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不死良药。
日期:2014-02-27 21:07:58
@老夫无奈 解29
“故去彼取此”,字面的意思,是不要五色、五音、五味、畋猎和难得之货,只要肚子吃饱就得了——“为腹不为目”,但老子不仅仅是在探讨声色犬马和温饱问题对政权和体制内哪个更重要,也不仅仅是在发泄对当时大小奴隶主朱门酒肉臭的深刻不满,更不是主张社会不要发展进步,大家差不多能弄个一日三餐肚子圆,就将着就过去了,老子始终没有忘记《道德经》的主题:政权尖牙利齿——揣而锐之——的结果,是“不可长保”,或者说,背离了道,挑战了无为,就要交出生存权了,“万物作而弗始”就要再一次换换脾气,“始”一次了。
日期:2014-02-28 22:07:20
@老夫无奈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①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宠为上、辱为下)②,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③,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④以身⑤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⑥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①贵:重视。
②宠为下:有的版本为“宠为上、辱为下”,有学者以为是在传抄中丢失了句子;从前后文看,老子在同时阐述“宠辱”两事,句首是“宠辱”,句尾是“宠辱”,半道上,只剩下一个“宠”,把“辱”给撂下不提了,这应该不是论证严谨的老子的脾气和风格;
这里认同“宠为上、辱为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政权,从某种视角看,如果被全社会和最大多数人认同、宠爱,总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坏事,老子从来都是以大视角看历史和世界,而人世间能给出最大荣宠的,是人民大众而不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换言之,人世间最大的荣宠,是民众的荣宠;同时不能忘记,老子还有“圣人”干得好,老百姓就会“乐推而不厌”(六十六章)的美好理想,这正是老子在极力提倡老百姓对政权和领袖的荣宠,怎么可能以为“宠为下”?
③为吾有身:因为我——政权、领袖、权力者——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前面,而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贵:以……为最高准则。
⑤身:全身心奉献。
⑥爱:以……为最大意愿。
翻译
受到荣崇和受到羞辱都像受到了惊恐一样(精神高度紧张和重视),关注能够给自己带来重大影响的祸患就像关注自己的身体一样:
什么是荣宠和羞辱都像受到了惊恐一样?把崇荣当成(社会地位)上升的机缘,把羞辱当成(社会地位)下降的转折,得到它们也惊慌,失去它们也惊恐,这就是荣宠和羞辱都像受到了惊恐一样;
什么是关注能够给自己带来重大影响的祸患就像关注自己的身体一样?政权和权力者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可避免地会有大灾大难,是因为它和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人民利益之上,如果达到了把自己的利益完全放在人民利益之后,它和他们还会有什么祸患?
所以说,以“天下人的利益为自己的最高利益”为准则的政权和领袖,这是可以把国家、民族永续生存的最高使命相寄托的政权和领袖;以“呵护最广大民众的利益为自己最切身的呵护意愿”为战略方针的政权和领袖,这是可以把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终极使命相托付的政权和领袖。
日期:2014-03-11 20:29:45
(续上)
解30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既是对第九章政权和权力者如果“持而盈之”、“揣而锐之”、“金玉满堂”、“富贵而骄”,会导致丧失生存权这些论断的概括说明,也是对第十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的正面回答,如果一个政权及其权力者把天下人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要紧,以无为为自己的最高执政原则,那么,它和他们就能够担当起让国家民族永续生存发展繁荣的历史使命。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言外之意,或者说,逻辑内包含的意思,就是第二章的“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第七章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六十六章的“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七章的“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第七十九章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因为政权尊奉了道,坚守了无为,所以,它就可以趋向自己永续生存的终极目标,从而水到渠成地成就了自己的大私。
日期:2014-03-12 20:58:53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不可名⑧,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10。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11今之有12。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3。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
④:盘问。
⑤ 见解6。
⑥徼:边界;见第一章注⑦。
⑦不昧:不暗昧,这里指规律的力量仍然存在而且毫不减弱。
⑧绳绳兮不可名:绳绳:纷纷;不可名:不可命名、无法具体描述。
⑨无物:没有形状。
10惚恍:闪烁;或有或无、似有似无;见第四章:似或存。
11御:驾驭;规范、统率。
12有:拥有的(政权和改变历史大趋势的主动权),见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