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战略的大视角解析『道德经』》
第9节作者:
老夫无奈 13纪:纲纪、要领、头绪。
翻译
看不见(它的形状),叫做“夷”;听不到(它的音声),叫做“希”;触摸不到(它的形体),叫做“微”。这三种情状,不能用盘问(某个侧面)来达到(了解道的实质和内涵的目的),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道、德、一)这个完整的统一体系上无边界,下无穷尽,它纷纷繁繁地存在,没有办法直接给它取一个名称,(这个完整的统一体系既永远活跃于万物之中),又始终回归在无影无踪的本原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情状,没有外形、音声、不可把握(其形体)的客观现象,就是说,道(德、一对常人而言)永远闪烁不定、忽显忽灭,无法给它取一个可以概括其全部内涵的名子。迎着它,人们看不见它从哪里产生,跟着它,人们看不到它在哪里结尾。(于是,政权和领袖们就只能选择)按照早已存在的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大准则,驾驭现今的国家管理、战略作为(来实现永续生存的终极目标了)。能够了解和理解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最高准则是开天辟地之前就存在,(能够明白古代圣人就是根据道的准则进行国家管理),这就是抓住了道的头绪。
日期:2014-03-13 22:13:37
@老夫无奈 解31
如果说四、五、六、七、八章主要回答“道乃万物之宗”,照应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从第九章至本章,则主要回答“有名”和“无名”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包,照应第一章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同时解答道在具体的政权运行中,应该和必须注意铭记的四大衰亡陷阱(第九章;第六十七章老子又从反面将其概括为“三宝”)和六种可能使整个大战略夭折、使政权的存在受到挑战的根本危机(第十章),通过第十一章的几个简单比喻和十二章、十三章的正面阐述,说明“不争”才是政权、权力者和政治战略最好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告诉他的读者:道无所不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其上不缴,其下不昧”,丢了道,实际上就等于丢了生存权,算是《道经》的第三个论证层次。
自然,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除了文化战略,除了深入脑海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的变化,没有任何一种战略可以达到无影无形无声、“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最高境界,老子描述的,也正是优秀文化战略哲学境界的“没有形态的形态,没有情状的情状”,老子在这里暗示:只有优秀的文化战略才是一个国家、政权、民族的大战略、最高战略,其它战略,只是、只能是它的附属,弄错了文化战略和其它任何战略的主从地位,世界上所有已经覆亡、消亡的国家、政权、族群,全是前车之鉴。
“绳绳兮不可名”,就是纷纷繁繁,无法给他取一个名子、无法具体、精确描述它的本质和现象。第一章有“名可名,非常名”的话,是说道是可以命名的,只是它和别的名称不一样罢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不可命名的东西,老子只说这个东西“不可致诘”于是就只能“混而为一”了。
老子只有能力强调这个不可命名的事物的力量很大:“其上不徼,其下不昧”;其“体型”更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其特点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跟道异曲同工。因为无法给它命名,所以,老子只能用“是谓惚恍”来表述它,至于它有多重要,老子的结论是:“执古之道”——跟古人学,跟古代的圣人学,古代的圣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使自己变成了圣人,只要抓住了跟古代圣人学习遵守道的准则,不跳战无为,就算是抓住了要害。
起码,有一点十分清楚,这个无法命名的事物不是道(无名、有名),因为道已经被命名了,它是道、德、一的综合体。
现代人自然比古人表述能力有所进步,知道用辩证法、战略思想、战略作为、战略目标等等来表述自己的意思。
其实,对战略思想(道)战略作为(德)和战略目标(一)的统一(一),老子已经命名了,“混而为一”,二十二章有“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知道是老子对这个命名不满意,还是觉得这个“一”不能全部表述老子的理念。有一点可以肯定,老子描述的一,比他说的道,更有点“玄之又玄”——这也是事实,道本身已经够玄了,再加上道德一联手,算是“玄”上面又多了两个“玄”。总之,本章主要回答一是什么,一的重要性,一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本章的主旨,是阐述只有道德一的高度一致——道德一“一”得牢不可破,才能趋向一——实现永续生存的终极目标。
实际上,老子的道,有时候指的是“道”本身,有时候指的,就是道、德、一的高度统一。
日期:2014-03-17 22:35:12
@老夫无奈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②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③:豫④兮若冬涉川;犹⑤兮若畏四邻;俨⑥兮其若客;涣⑦兮其若凌释;敦⑧兮其若朴;旷⑨兮其若谷;混10兮其若浊;(澹11兮其若海;飂12兮若无止)。孰能浊13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14?保此道者,不欲盈15。夫唯不盈,故能蔽16而新成17。
注释
①为道者:善于谋划以文化战略为灵魂和统帅的国家最高战略的政权和领袖;这里的道已经涵盖道德一三项,指战略思想、战略作为、战略目标这个统一体。
②不唯:不仅仅。
③容:描画。
④豫:原为野兽名,性多疑,这里指谋划前的持重。
⑤犹:原为野兽名,性警觉,这里指谋划中的缜密。
⑥俨:端庄、郑重,这里指战略布局时的认真和环环紧扣。
⑦涣:消融,这里指战略的施行如暖阳化冰,春风化雨。
⑧敦:厚道、敦厚,这里指战略主体和宗旨像婴孩那样纯真无邪。
⑨旷:开阔、宽松,这里指战略特性像深谷一样空旷而包容。
10混:水浑浊,这里指战略的宽容度像水的浑浊一样,宽厚对待那些有罪错的社会成员(黄河之水浑浊,它养育了中华民族,是母亲河),见四十九章,政权和领袖“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11澹:深邃宏大;这里指战略的纵深宏大、静谧、深邃。
12飂:高风、疾风;这里指战略的展开,像天风一样浩浩荡荡无法阻挡。
13浊:水浑浊,这里指纷纭烦乱的思想、观念、理论和社会生态,见第二章注⑦。
14徐生:慢慢趋向生生不息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15不欲盈:不要追求短期利益和回报而使总的战略布局受到侵害、不要使大战略的可持续力受到影响,见第四章注①、②。
16蔽:破衣服、旧面貌,这里指注13所表述的社会生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