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讲述当代灵媒的故事——当代灵媒杂谈》
第59节作者:
张小槿
日期:2014-02-15 13:16:00
“成了!”猪妖兴奋地拍了一下双手,“想不到啊想不到。”
随后,安槿履行承诺,将戒指中所藏的灵魂,尽数释放到猪妖准备的一个容器之中。原来这一个灵魂和一魂灵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百魂戒中只能储存完整的灵魂,而非这些灵魂中的灵力。妖魔从灵魂中将其灵力完全汲取,才能得到完整的一魂灵力,成为鬼市里交易所用。
猪妖又与安槿安灵熟络一番,许诺下次再有珍品,一定给她们留着。告别猪妖,安槿又拿了一只皆未,安灵一口吞下一只扑苏,血液在她嘴里的兹兹声,让安槿有些不自在。两人沿着中市的主街继续前行,很快经过一个奇怪的摊子。摊子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只朱红色砂壶,却没有喝水的杯子。桌子后的虚空中,飘着一面旗帜,以楷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命”字。安槿和安灵好奇地走到桌边,打量着桌上的砂壶。安槿隐隐觉得,这壶中似乎有股能量在涌动,便下意识地捏开壶盖,一道冷光瞬间从壶中喷出,原来是个半老的人类鬼魂。
日期:2014-02-15 13:16:00
“啊,啊。”老鬼魂上下打量着安槿和安灵,一转身从壶中跃到地上,捋了捋胡子,问道,“二位,有何见教啊?”
“啊,只是觉得这把壶颇为奇怪。”安槿连忙拱手道,“无意冒犯。”
“且慢,这位人类小姑娘。”老人模样的鬼魂上下打量着安槿,一面若有所思地点头,一面说道,“我看你身上有异于寻常人类的气,但又不像是阴气,你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类啊。”
“啊?”安槿听了这话,与安灵对视一眼,便坐到了小摊前的雕花木椅上,回应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说了。”
“咳咳……”老鬼魂继续捋着胡须,道,“在下已经不是人了,当然这不重要。嗯——”他又是连连点头,“且让我看看你的命数如何吧。”
“鬼也能给人类算命么?”安槿和安灵齐声问道。
“嘿嘿。”老鬼魂轻轻触碰面前的朱红色砂壶,说道,“当然,无论人鬼妖魔的命数,都能测算。但老夫偏爱算那些不寻常的命数,这位小狐狸命数平平,没什么好说的,倒是这位人类小姑娘,你,你……”老鬼魂说着,连连赞叹,“恕老夫直言,你的命数,可是颇为复杂啊。”
他说着看向砂壶。
日期:2014-02-15 13:17:00
第四十一章 陶朱壶
顺着老鬼魂的目光看去,原本空洞的砂壶口内,逐渐升起一股飘渺的冷烟。须臾,烟气又凝聚起来,坠入壶中。老鬼魂把脸凑到壶口,安槿和安灵也向壶口轻探过去,只见壶中泛着一种莫名的光,而那股青烟,居然逐渐勾勒出安槿清晰的面容。
安槿和安灵都惊讶地合不拢嘴。而那老鬼魂看着壶中的变化,前一秒还在微微顿首,后一秒突然间脸色大变,盯着安槿看了好一会儿,才一边摇头一边惊叹:“小姑娘,你这,你这……可是阳鬼之命啊!”
“阳鬼……之命?”
安槿和安灵重复着老鬼魂的话,一面犹疑着向桌上的砂壶中看去。只见壶中安槿原本清晰的面容,逐渐被星星点点的金色光斑所覆盖,最后化作一团金色。
“师傅。”安灵替安槿问道,“这壶中的变化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阳鬼之命?我在世间活了千年,也没听说过什么阴鬼之命、阳鬼之命,你可别用什么障眼法骗我们啊。”说着,她看了一眼安槿,安槿毕竟是人类,显然也有些信不过。
日期:2014-02-15 13:17:00
“你这小狐狸,倒是无礼。”老鬼魂皱着眉,说道,“我一不收魂灵,二不求回报,又为何要哄骗你们。再说了,若不是你们招惹我,我此刻还在壶中休息呢。嘿嘿——”他扣上砂壶盖,扫视一眼安灵,点着头捋捋胡子,又说,“如若不信,且让我说说你这小狐狸的来历,看看准是不准。”说罢,闭目凝思,只过片刻,就睁开眼,说,“你原本只是宋时一山狐,暮年之际得一女怨垂青,这才有了妖性。妖类虽说多数有着不短的寿命,可大部分时间居于山林,尤其是你这修行近千年,才入俗世的小狐妖,见识尚浅。没有听过这阴运、阴阳命数之说,在老夫看,却也并不奇怪。”
安槿和安灵听罢,对视一眼,知道这老鬼魂确实有些本事。
“老师傅。”安灵还是有些不服气,“就算我在妖中尚属年幼,怎么也得比人类的鬼魂年寿长些吧?听你的口气,好像已经在诸界之间存在了千年以上。可我又听说,这人畜的鬼魂,凡是历经千年而不灭的,便会化作下鬼。这下鬼的模样我也见过,与你可是相去甚远。”说着,安灵用探询的目光看着老鬼魂,想听听他到底如何解释。
日期:2014-02-15 13:18:00
“你这小狐狸,居然见过下鬼?”老鬼魂仰起脖子,顺了顺下垂的胡须,“倒是出了老夫意料。不过你对这下鬼显然只知道个皮毛,若是千年灵魂随意就能成为下鬼,这世间怕是早就乱成一锅粥了。”转念又道,“至于老夫阴寿,实不相瞒,已逾一千五百年了。”
原来,这老鬼魂生前姓张名延春,是南北朝时期的中原汉人,自幼就喜好研究奇门异术,犹爱《周易》,到了北魏世宗正始年间,已经是中原一地有名的命理研究家,还曾被宣武帝元恪召见请教易理。在世俗人看来,一个算命的混到这一步,已经该无憾了,可这张延春却不是个安分的人。在一次被元恪召见的过程中,他无意间得知皇宫中有件宝贝,对普通人来说毫无实际意义,于他则有极大的用处。按说,他当时正受皇帝待见,若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元恪赏赐给他也不算难事。但张延春却是个怪人,偏要趁夜闯入皇宫偷取这件宝贝,结果惊动了守夜的军士。军士哪管他是谁,只道是擅闯的刺客,要了他的性命。
事后,元恪得知此事,哭笑不得,也颇为惋惜,下令将张延春厚葬,而且特意将张延春偷窃的那件宝贝陪葬。那件宝贝,正是安槿和安灵眼前的这把朱红色砂壶。
日期:2014-02-15 13:23:00
这把看似平淡无奇的紫砂壶,却着实不是普通的器具。张延春告诉安槿和安灵,这把紫砂壶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陶朱壶。
“陶朱壶?”安槿听见这个名字,连连惊叹地摇头,“这鬼市,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姐姐,什么是陶朱壶?”安灵不解地问道。
“你看。”老鬼魂张延春半嘲半笑道,“你这自诩千年的小狐狸,见识还比不上一个二十多年岁寿的凡人,真是可笑,可笑。”
安灵撇了他一眼,却不搭话。
“陶朱壶,在人类的灵媒界里,一直是个传说。”安槿说着,忍不住摸了摸那把朱红色的砂壶。她告诉安灵,《灵士列传》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吴地的楠溪江边(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一个小村子里,突然搬来了一个大户人家,当家的是一位老人,自称陶朱。一家人在村边山上的一处土坑附近安了家。自此,每逢附近的几个村子出现温饱不足的状况,陶朱都会让自己的儿子给村民们送去粮食、鸡蛋等,帮他们渡过难关。陶朱又教给村民们许多种植和养殖的先进技术,附近的村民们感激他的恩德,尊称他为陶朱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