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打虎哥刘伯温》上市之后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读者对刘伯温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的重新关注。
其实,刘伯温担任御史中丞,惩治李彬的事情,在其人生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刘伯温主要的功绩,无疑是辅佐朱元璋,打赢“三大战役”——龙江战役,鄱阳湖大战和平江之战,并成为大明王朝的重要奠基者。
本人的十八万字刘伯温传记已经完稿。其实,我是先写了刘伯温,才写了《心学圣人王阳明》,我也是同时写作这两位浙江传奇人物的国内第一个作者。
现在王阳明已经出版了一段时间,销量也算可以,但刘伯温却还没有签下来。国内已经有不少出版机构尝试出刘伯温的图书,今天的冷门,两三年后很可能又成为热门甚至过剩,一如今天的王阳明。
那么,我这样的一本原创书稿,如果等到那时候再出,届不又让人当成了一本跟风书?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出现,我希望能早点出版。也请有信心与诚意的出版方与我联系,非诚勿扰,谢谢。
作者简介:
燕山刀客,历史传记作家。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获硕士学位。擅长明清史写作,曾出版《心学圣人王阳明》《世界简史》等。
内容简介:
刘伯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但真实历史中的他又如何呢?他到底有没有呼风唤雨的法术,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对大明王朝的建立,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
本书作者在参阅大量文献与著作的基础上,试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基刘伯温。
他从小聪慧,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但因为自己的民族出身,在元朝官场中郁郁不得志。而当明末农民起义的风暴来临时,他审时度势,加入朱元璋起义军并成为第一谋士,他战胜长期折磨自己的病痛,把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屡出奇谋,为朱元璋统一中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了智慧的代名词。
自幼聪明,年少中仕,为何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四起四落,官场之路极为坎坷?
一介书生,体质文弱,何以拥有超强军事才华,将海盗方国珍的大军逼上绝路?、
鄱阳湖大战,二十万对六十万,实力处于完全劣势,如何妙手回春,三十六天打跨陈友谅?
平江被围十个月,徐达常遇春束手无策,他如何天外飞仙,一天攻克张士诚最后的据点?
朱棣修建北京城之时,刘基早已不在人世,为何民间盛传“刘伯温修建北京城?”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赤壁之战,为何刻意模仿鄱阳湖大战?诸葛亮的原型,居然就是刘基?
读完本书,您会认识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刘基刘伯温。
日期:2014-02-07 13:15:49
自序:原来这才是刘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刘基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传奇人物,是智谋的化身,是智囊的样板,是智慧的别名,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熟读兵书,过目成诵,精通法术,呼风唤雨。不仅能写出一部《烧饼歌》,精确地预言出了三百年之后的大事小事,还能运用高深莫测、出神入化的法术,帮助朱元璋以弱胜强,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死敌,并让大明王朝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向北统一中国的政权。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刘基又是什么样子呢,刘基到底是不是大明开国第一谋士,还是事功被无限放大的一般幕僚?只要我们留意一下相关的图书、影视就不难发现,关于刘基的事情,人们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这些有限的了解中,更大的也是传说和八卦,而不是历史事实。如同已经去世近千年却是荧屏熟脸的包拯,人们了解的只是传说中的他,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他。传说中的他随着时间的积累而越发传神,而现实中的他却因为史料的有限而日益模糊。
刘基即使再聪明睿智,他既不可能是外星人,也不是从当代穿超过去的,相比同时代人,他并没有超自然的法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把刘基的业绩归结于其法术及天书秘笈,而不是他的眼光、魄力与头脑,不是他数十年的个人努力,对他也是不公平的。
原来这才是刘基:人们将之视为先知与传奇,却忘记了他从小就手不释卷的刻苦;人们只看到了他开国第一谋臣的荣耀,却忽视了他在元朝生活了58年,为官25年,却四起四落的坎坷。人们只记住了他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夺取江山,却忽略了这一个事实,如果没有朱元璋,他也不可能在知天命之年,还有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舞台;人们只记住了他变神机妙算的本领,却忽略了他还是元末明初顶尖的文学家、思想家。即使他的生命定格于五十岁,没有出山辅佐朱元璋的经历,以他的文学才华,一样可以青史留名。
我们喜欢江湖传说中那个几乎无所不能的刘基,我们更有必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刘基。毕竟没有他,这世界上很可能就不会有大明王朝,即使有,也必然会面目全非,甚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会产生重大和微妙的影响。
首先,刘基作为大明开国第一谋臣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他虽然在五十岁月时才加入朱元璋阵营,但在之后的攻灭陈友谅、剿灭张士诚及北伐元朝这几个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中,作为朱元璋第一谋士的刘基,在其中发挥了独一无二的特殊作用。甚至还亲自救过朱元璋的命,没有他的贡献,朱元璋能不能统一中国还真不好说。
但刘基本并不无所不能。如果真如传说中那么厉害,他完全不需要给朱元璋担任幕僚,出谋划策,而应该自己站在舞台中央,指挥众生。他也根本不可能在仕元二十五年的时间里,没有多大作为,被迫回家著书立说。刘基是人不是神,他的成功,不是借助超自然的力量,而是利益于对形势的准确估计以及提出针对性的战略战术。
其次,刘基不仅是朱元璋在元末战争中的第一智囊,也是大明王朝的重要奠基者。他虽然只担任太史令和御史中丞这样相对低级的职位,在大明律、大明历的颁行,明都城与孝陵的选址,科举制与军户制等的实施,都有刘基的深度参与和特殊作用。可以说,大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进程,很大程度上是运行在刘基规划的跑道之上。
再次,刘基不仅是极具智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然极有才华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郁离子》和其他文章诗赋,让他位列明清八大家之首。但他并没有前知道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法力,清末才开始风行的《烧饼歌》是伪书无疑。而《天文秘略》《百战奇略》《火龙经》等大量作品之所以挂名刘基,无疑也是希望借助其巨大影响力,以利于图书的传播。这些伪书的传播,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刘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最后,刘基不是什么浙东集团的领袖,与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争权失败后,才引来了杀身之祸。历史上就从来不存在什么浙东集团,他之所以得罪这两个大佬,并非争权夺利,并非私人恩怨,只是自己的性格与做人原则使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朱元璋在执政后期对开国功臣及其后代进行了大清洗,李善长和胡惟庸都是满门抄斩,但刘基后人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承袭了诚意伯爵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