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
第37节

作者: 秦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21 08:52:33
  第六章 弟弟(42)
  第七封信(2)
  回来的火车上遇到一个美国旅行团,也以青少年为主,十五六岁的样子,大约也是初中高中生,来自德克萨斯州。我和导游老师对面的铺位,刚好就是两个外国学生,导游大学学的英语,大学时的勤工俭学,就是到兵马俑做黑导游,带老外,不仅锻炼了口语,养活了自己,也让自己走上了导游之路。导游和他们聊起来,我也偶尔能听懂几句,他们说的都很简单。他们准备在中国呆三周,已在北京逗留8天,第二站去西安,之后去兰州和拉卜楞寺,最后从上海回国。我觉得他们来之前一定做足了功课,这个行程,安排的极具特点。带队的老师汉语说的极好,交流没一定障碍。他说汉语是在台湾学的,台湾去了多次,大陆第一次来,学了不少东西,很多词汇大陆和台湾是不一样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台湾把垃圾叫“勒涩”。我说,我们看港台电影,也能感觉到这点。

  我的下铺是一个美国大男孩,脸上绯红,全是可爱的雀斑,不爱说话,一上车就在看书,要么听随身听。一个小姑娘经常跑来看他,和他一块分吃东西,他们之间也不太说话。不知道他们是谈对象呢,还是怎么回事。导游和她聊起来,我也偶尔能听懂一两句,她说的英语也很简单。她叫奥丽莎,正上高中,十年级,刚学习汉语一年,和我们学习英语一年的情况差不多,只会说一点单词,导游问她会不会说汉语,她用汉语说“一点”。她是个印度裔的美国人,大眼睛,黑皮肤,眼睛中透出平和和自信,很健康的样子。她父亲是软件工程师,从印度到美国时还不会说英语。她说在北京玩的很高兴,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导游问印象最深的食物是什么?我以为她要回答烤鸭,谁知她说是素饺子,导游问烤鸭如何?她说不吃肉。导游问为什么?她说她不希望一个个动物被杀,她一直吃素。也许她信佛教,印度人大多有信仰。导游问她对布什怎么看?她说她不喜欢布什。后来谈到加利福尼亚,我说现在的洲长是施瓦辛格。她说施瓦辛格当洲长,让她觉得加洲人都是笨蛋,大家大笑。谈到迪司尼,她说她也喜欢迪司尼,可是迪司尼使得全世界的小孩子变的一个样。导游说美国正在使世界变成一个样。她笑了起来,说她不喜欢这样。她说她独自一人去过很多地方了,肯尼亚,英国,法国等等。她喜欢英国伦敦,非常喜欢。我没有去过伦敦,不知道她喜欢的理由。她喜欢布莱尔,因为美国试图使世界变成一个样,而英国不是。列车熄灯后,我们的聊天结束了。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奥丽莎不吃肉,是素食主义者;二是政治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还有一点是英语很重要。他们说西安要去兵马俑和法门寺,法门寺是导游推荐的,导游说有那里释迦牟尼的舍利子,他们要去看。

  奥丽莎现在应该也上大学了吧,不知道她又有什么精彩的经历。
  再次进入大学,而且是要独渡过四年最宝贵的时光,我是激动的。我知道,在人生的历程中,大学的经历是独特的,无法复制的。我学的专业是新闻,是我想学的专业,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像美国CNN,英国路透社那些奔走在世界新闻一线的记者那样,做社会的第三只眼睛,保护善良,揭露邪恶。在国内,我要向《南方周末》的记者学习,向《焦点访谈》的记者学习,为百姓鼓与呼。

  我住在三号男生楼507宿舍。我们宿舍四个人,来自江西景德镇、湖南永州、河南洛阳和陕西咸阳,可用天南海北五湖四海这样意气风发的词汇来形容。江西老表浓眉大眼,却瘦弱文静,高考数学差一分满分,逻辑思维强于形象思维,学文科,委屈了,他说他妈妈是教语文的,强迫他学的文科,我俩的共同语言多一些。湖南大哥脸上已有横肉,略显匪气,但才气才无法抑制的发散出来,几篇记叙入学到军训的文章,已倾服了无数少女,自古湘中出才子,斯言是耶。河南兄弟帅气十足,玉树临风,天生乐观,每天早上一睁眼,喉咙也跟着睡醒,爱我爱你的歌声便喷涌而出,张学友是最受欢迎的歌手,说实话,唱的并不好听。河南兄弟还有一绝活,会弹吉他,弹的出神入化,无论什么曲子,都能用吉他伴奏出来,在他的带动下,班上男生涌起一股学习吉他的文艺热潮,这是后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