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清朝--继续当年明月没讲完的故事》
第49节作者:
旧时清风 日期:2013-04-23 21:35:40
05多尔衮的离场
随着豪格的死亡,济尔哈朗的离京,多尔衮的权力已经没有人可以抑制住了。顺治四年的冬天,他以自己“体有风疾,不能跪拜”作为理由,对顺治帝永远不行跪拜之礼。第二年的冬至日在祭天祀祖之后,多尔衮又正式加封自己为“皇父摄政王”,权力再次到达一个新的巅峰。很多学者说这似乎在暗示着我们多尔衮为自己以后以太上皇身份继续掌权做准备。多尔衮有没有取小皇帝而代之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权力此时已经和皇帝没有任何区别。
豪格死之后,多尔衮甚至半公开地接纳了豪格的妻子。这在汉人的世界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这一件小事情让多尔衮饱受诟病。其实在当时的满族内部却对此事不以为意,因为这实在太正常了。这主要是满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他们的婚姻观念和我们完全不同。在满族人看来,在豪格死后,豪格的正妻无依无靠生活可怜,而多尔衮接纳了她是一种恩惠,还能够保证人口的繁衍。所以我们看很多的游牧民族是没有我们汉人的这种守节观念的,因为他们必须保障人口的繁衍。多尔衮当然是美女不嫌多了,他除了将豪格妻子收入府中之外,还迎娶了朝鲜公主。这些都巅峰时期的多尔衮来说都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
可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在这巅峰的背后是巨大的危机。爬得越高,跌得越狠的道理谁都明白。很多问题只是因为多尔衮的绝对强势而给压下去了,而不是被解决了。所以此时的大清朝绝对不是像表面上那样平静,在这平静下面是暗流涌动,各派势力都在积极地做着准备。
多尔衮最大的危机就来自逐渐长大的顺治小皇帝。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一个继承了爱新觉罗家族优良血统的孩子,而不是一个贪玩无道之人。更令多尔衮感到担心的是顺治帝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帝王欲和反抗性。
顺治在入关之后的登基典礼上,由于他太小,他的乳母就准备抱着他一同登上皇帝宝座。可是顺治大声说道:“那不是你该去的地方,你只是个奴才罢了!”这时候的顺治也才只有6岁而已,但是他却绝对不允许别人侵犯他的帝王尊严。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看到多尔衮见到自己而不跪拜,顺治在心里一定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那是对他权力的公开挑战。你多尔衮也只是个奴才罢了,等我哪天权在手,我一定会让你明白谁才是这天下的至尊!
顺治在处理豪格案件上也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反抗意识,对于多尔衮为首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提出的处死豪格的建议多次不给施行,态度坚决,语气完全是不容商量的。此外在很多政事处理上,顺治也和多尔衮产生了分歧,虽然最后都是以多尔衮为准,可是顺治的态度却在表明自己不会屈服的信心。同时,天下臣民通过这些也看到了顺治小皇帝是完全有独立处理政事的能力的,多尔衮将无法拖延“年长归政”的时间。这种独立意识正是多尔衮所害怕的,小皇帝终究没能向他表示屈服。这也意味着一旦小皇帝亲政,多尔衮所做的很多事情将会被重新定义:不世的功勋将会变得一文不值,辅政的功劳将会变为篡权的阴谋。不幸的是,多尔衮担心的这一切后来都变为了现实。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顺治背后的那个女人——孝庄皇太后。作为一个母亲,无论怎么样她都不会允许多尔衮来伤害她的孩子。为了孩子的生命考虑,她绝对不会容忍多尔衮长期目无君主。顺治不是汉献帝,孝庄更不是伏皇后。皇后和皇太后之间差就差在这一个“太”字,这差别实在是太大了。简单地说,皇太后就是皇后的2.0加强版,他们有着皇后所缺乏的人脉和手腕,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皇后永远不会有的砝码——小皇帝!所以在历史上专权的的皇太后数量要远远多于皇后。这时候的孝庄虽然没有走到台前,可是很多事情他在幕后看到一清二楚,他绝对不会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多尔衮玩弄于股掌之上。
多铎的死亡让多尔衮逝去了一位好帮手,更悲哀的是,阿济格又是那么的愚蠢,根本无法代替多铎。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哀莫大于心死。在多铎死后的那些日子里,多尔衮终于感受到了一种上位者的孤独。他惊奇地发现自己身边连一个可以贴心交谈的人都没有,虽然每一个人对他都非常恭敬。随着时光的流逝,顺治感到的是成长所带来的朝气蓬勃,而多尔衮却只体会到了人到中年的困境。他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至少在表面上这样),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敢阻拦他的意志,可是他却只感到了一种百无聊赖。多尔衮觉得做什么都失去意义了,自小一起长大的亲弟弟已经死去,在这世界之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他和阿济格了,而阿济格他又是那么的不喜欢。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段历史会发现在多铎死后,多尔衮开始更多地追求物质上的享乐,他娶了一大堆的美女,整夜整夜地夜宴,没事儿做就率军打猎。多尔衮试图用身体上的欢乐来打发掉人到中年所带来的困惑和消极。可是这种努力似乎效果很差,《清实录》里面不断出现多尔衮生病的记载。虽然这都是些小病,多尔衮身体依然很好,可是此时的精神却显得很差,他似乎对一切都感兴趣,可是却又都没兴趣。
顺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生病多日的多尔衮率领着王侯贝勒和八旗军队到关外打猎,他希望这样能够舒缓自多日的郁闷心情。谁也没想到“十二月初七日。摄政睿亲王薨于喀喇城,年三十九岁”。《清实录》中的记录如此简洁地交代了这一代枭雄的最终归宿,多尔衮的人生至此算是画上了一个不太完美的句号。
多尔衮死的那一天正是公历1650年的12月31日,那是1650年的最后一天,按照我们现在的算法,一天后多尔衮就40岁了,那是一个人生的不惑之年。可是多尔衮终究还是死在了39岁上,带着对人生的深深的困惑和对人世不尽的眷念。就在多尔衮死去的前几天,大清铁骑攻克了中国最南方的城市广州,至此南明残余势力手中再也没有大城市了。可是这样的捷报多尔衮是无缘看到了。
问题在于《清实录》对于多尔衮的死亡记载实在是太简洁了,简洁到了我们不知道多尔衮究竟是如何死去的。当时随军一同出发的欧洲传教士认为十有八九是骑马不小心坠马摔死的,同时期的历史学家谈迁认为是膝盖受伤用错药死去的。多尔衮之死终究是个谜案,没有谁能够说服谁。大人物的死亡总是带着神秘色彩的,李自成如此,多尔衮更是如此。
多尔衮死去了,在塞外孤独而去。在他的身后是喧嚣漫天,因为他留下的巨大的权力真空。当一个巨人倒下之时,整个大地都会感到震动。可是这一切都和多尔衮没有什么关系了,他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如果按照多尔衮所信奉的萨满教的观点,此时的多尔衮应该正在灵魂徘徊的阶段,至于是到何处,那就是萨满神的旨意了!去吧,多尔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