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秋我做主——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
第5节作者:
海棠栖露
周宣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有一次,周宣王伐戎不利,就到抗戎一线的太原去料民(调查核实户口),以便为调整这一地区的赋税和兵役做好准备。
大夫仲山父劝谏说:“不要这样做。古代圣贤的君主不需料民就能知道百姓有多少,因为司民核计年老病死者,司商核计出生受姓者,司徒掌握能征调的兵员,司寇掌握受惩罚的罪犯,牧人之官管理从事畜牧的民数,百工之官管理从事手艺的人数,场人敛藏收获的谷物,廪人出纳需用的物资,因此百姓的多少、死生、出入、往来等数据都可以调阅卷宗得知。况且,在日常的政务活动中,圣贤的君主通过春、夏、秋三季的籍田和冬季的狩猎就可以熟悉了解百姓数目,现在又何必再去惊扰百姓呢?”
周宣王大概不属于仲山父所说的那种圣贤君主,平时的基础工作做得不细致、不深入,对于太原地区人口的数目心里没有底,所以最终还是坚持料了民。
这样的举动,和一个公司盲目扩大经营项目,贸然收购海外资产没什么区别,我相信,西周很快就会迎来资金链轰然断裂的那一天。
从周宣王三十一年起,惨淡的乌云开始笼罩在镐京的上空。公元前797年,周伐太原戎,失败;公元前792年,周伐条戎、奔戎,失败;公元前789年,周伐姜戎于千亩,惨败,“丧南国之师”。
接二连三的军事失利,是周宣王脱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如果说这些失败的军事行动只是损害了周王室的肌肉和筋骨,那另外发生在公元前796年一次获胜的战争,则彻底动摇了周王室赖以统治天下的根本。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周宣王赢得了战争却输了天下呢?
事情还得从公元前816年说起。这一年,周宣王迎来了一位无比尊贵的客人——鲁武公。这是自国人暴动26年以来,人们第一次在镐京看到了主动朝见周天子的大国诸侯。
周王室此时的感觉,就好比久旷独居的男子,突然发现苍姐姐婷婷袅袅地推开房门走进来一样,那种发自肺腑的亢奋与自卑混合搅缠的复杂心情简直无法用笔墨描述。
当时,周宣王扫荡淮夷,征服了鲁国的心腹大患徐国,所以在鲁国眼中,周宣王还是相当风情万种的。
于是鲁武公就按照周王室分封之初确定的礼仪,带着两个儿子来到镐京朝见周天子,其中大的是嫡长子括,小的是嫡次子戏。会见时,估计是公子戏的机灵劲儿很惹眼,周宣王一下子看上了他。
自己的儿子能获得天子青睐,这本来是个令人高兴的事,可鲁武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周宣王并不是要把公子戏招为驸马,而是要把公子戏立为鲁国的世子,但周礼明文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充当世子。
所以,到底是违抗君命立公子括为世子,还是违背法律立公子戏为世子,成了让鲁武公蛋疼的烦心事。
不高兴的人还有仲山父,他站出来告诫周宣王,这样做是废长立幼,不合礼法。你周天子执法而犯法,这不是诲淫诲盗么?倘若接下来有臣子犯法,你凭什么去管束人家?倘若有一个臣子犯法没有得到惩治,别的臣子岂不是会纷起而效尤吗?又假设,鲁武公抗命不遵,那你周天子要不要惩罚他?如果不惩罚,就会丧失天子的尊威;如果惩罚,那就是对礼法的公然践踏。
周宣王还是没有听从仲山父的劝阻,执意将姬戏立为鲁世子。
鲁武公回去之后不久就死了,遵照周宣王的旨意,公子戏继位为君,史称鲁懿公。
到了鲁懿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807年,公子括的儿子伯御,因为忿恨于鲁懿公抢走了原属于他老爸的君位(从长远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属于他自己的君位),便发动政变刺死了鲁懿公,然后自立为鲁废公。
鲁废公的行为,虽然方式暴虐、目的狭隘,但不可否认客观上包涵了维护宗族传承制度的意义,而且事实上也获得了大多数国人的理解与支持。
可是这场变乱的始作俑者周宣王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鲁懿公即便是个毒树之果,那也是周天子亲手种下的,哪轮到公子伯御有资格随随便便贴上个不合格产品标签?
周宣王当即发表外交声明,拒不承认公子伯御政权的合法性,并尽一切所能在诸侯国之间孤立公子伯御。全面封锁还不算,周宣王又于公元前796年出兵征伐鲁国,结果把公子伯御杀了,立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做国君,史称鲁孝公。
粗暴干涉鲁国内政,是周宣王执政生涯中一个不可原谅的致命错误,他草率地将王权凌驾于礼仪之上,以为这样做就能显示中央政府的至高无上,恰恰证明了他依然没有摆脱其惯有的左倾机会主义的窠臼。
俗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好比登天还难,学坏却比坠地还容易。有了周宣王这么恶劣的示范效应,诸侯们都开始为了逞一己之私而逐渐显露出人性的暗面,周王室与各诸侯国历来敬若神明的精神契约和共同行为准则——周礼,也慢慢褪去圣洁的光彩,变得斑驳和市侩起来。
在一个天下诸侯日益离散的时代,失去了礼仪的庇护,我们愈加无法对西周王朝的未来保持乐观的期待。公元前782年,周宣王暴病而死,他最后一眼看到的江山,与六十年前映入眼帘的景象并没有多少改观,还是那样凋敝,那样的萎靡,叫人不禁唏嘘感叹。
日期:2015-02-25 09:09:39
第三章 玩火自焚(一)
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姬宫湦,是中国历史上颇具文艺色彩的一位君主。一直以来,我都坚持认为,周幽王对于中国传奇文学的贡献,要大于他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贡献。
说起周幽王,相信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关联记忆就是烽火戏诸侯。如果竟还有哪位同学从未听说过这个故事,那我就忍不住要站出来为周幽王打抱不平了,因为,为了编排这个故事,周幽王可是下足了血本。
故事的铺垫要从夏朝讲起。
据说,夏朝衰落时,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帝宫里,对夏帝说它们是褒国的两位先君。夏帝是明事理的人,对这两个来历不明的家伙保持高度警觉,不愿意稀里糊涂被它们劫财骗色,就召占卜师来进行鉴定。
占卜师卜了四卦,第一卦,要宰了它们吗?不吉利。第二卦,要驱逐它们吗?不吉利。第三卦,要挽留它们吗?不吉利。第四卦,要向它们索取纪念品吗?吉利。于是,夏帝以钱币锦帛为贡品,向神龙焚香祷告,并获取了神龙留下的唾液。
夏帝用木匣把龙唾密封起来,藏进府库,从此,这份龙唾开始了它的神奇之旅。夏朝灭亡后,它传到了商朝;商朝灭亡后,它又传到了周朝;直到周厉王即位,一千多年过去了,木匣依旧完好如初,龙唾也没有干涸。
周厉王末年,偶尔发现了这个前朝古物,就令人打开来察看,谁知龙唾一下子流了出来,散落在地面上,无论如何也清除不掉。
周厉王以为撞邪了,赶紧让一群宫女赤身裸体对着地上的唾液大声呼叫。这一招很灵验,散落的唾液自动收束到一起,变成一只黑色的大王八,往后宫的方向爬了过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