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秋我做主——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
第32节作者:
海棠栖露 日期:2015-03-11 13:03:08
第八章 婚姻的烦恼(二)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取名字的呢?这个话题如果展开,那就是一篇博士后论文,所以老师只能化繁为简,不揣浅陋地试述几句。
首先看取姓氏。上古时候人口稀少,大家都是聚族而居,一个部落里的人都是同一个姓。至于具体姓什么,往往根据居住地左近的高山大川以及自然地理特征来确定,譬如炎帝生于姜水之畔,所以他的族人都以姜为姓。
后来由于人口繁衍加快,部落所处的区域已经不能提供充足的生活必需品来维持部落所有人的生存。这时只能像蜂群一样,将部落里多余的人口迁徙到另外的地方——譬如吕地居住,并结成新的部落,仍然沿用姜姓。
现在问题来了,这也姓姜那也姓姜,假使某姬姓部落要找姜姓部落搞搞网友见面之类的活动,他们该如何区分两个姜姓部落呢?
为了解决诸如此类闹心的问题,古人开始引进氏的概念。氏就是同姓部落为了互相区别而各自为自己部落取的一个特殊代号,譬如居住在吕地的姜姓部落也许就会以吕为氏。
上述说明可以视作取姓氏的早期法则和主要方法,历夏商而至春秋时,土地和人民都经由分封纳入到了周王室的管辖体系之内,对姓氏的确定也成为了体现周王室统治权的重要部分。
在《左传》隐公八年的记录中,有一段鲁隐公和大夫众仲关于确定姓氏和谥号的对话。
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意思就是说:天子使有德之人为诸侯,依照他的出生地赐姓,依照他的分封地赐氏。诸侯以字(又叫表字,相当于人的别名。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作为谥号,他的后人则以诸侯之字为氏。一个人为官且累代有功绩,他的后人就以官名为氏。还有以封邑为氏的。
总而言之,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并且氏这个玩意,可以区分贵贱,同一个祖宗分出来的几拨人里,唯贵者有氏,贱者却有名无氏。
姓氏的讨论到此为止,下面看古人如何命名。
在《左传》桓公六年的记录中,有一段鲁桓公与大夫申繻关于命名的对话。原文太长就不引用了,直接上译文。
申繻说:“命名的方法分为五种类型,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用出生的情况来命名是信,用祥瑞的字眼来命名是义,用相类似的字眼来命名是象,用万物的名称来命名是假,用和父亲有关的字眼来命名是类。命名不用国名(限于本国)、官职名(限于本国)、山川名(限于本国)、疾病名、牲畜名和器物礼品名。”
按信、义、象、假、类特点来命名的情况老师可以分别例举一些。
晋国始祖唐叔虞,出生时手上的纹理依稀像个虞字,故名之虞,这就是信。
周文王名之昌,周武王名之发,这就是义。
孔子骨骼奇特,头顶凹陷,状如尼丘,故名之丘,这就是象。
宋昭公名杵臼,孔子的儿子名鲤,这就是假。
鲁桓公的世子与鲁桓公同日出生,故名之同,这就是类。
不用国名、官职、山川、牲畜和器物礼品命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从周朝开始,中国产生了避讳的文化。
避讳大概就是指,尊长过世后,他的名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具体时长视尊长在世时的地位而定)不可用于给其他物事命名,甚至不能使用于任何场合。
所以,假如国名和名讳冲突,因为国名无法避之不提,也无法更改,只能在生前就不以国名来为人命名。
假如官职、山川和名讳冲突,只好被迫更改官职名和山川名,很是麻烦。譬如晋僖侯以司徒为名,则改司徒官职为中军;宋武公以司空为名,则改司空官职为司城;鲁献公以具为名,鲁武公以敖为名,则鲁国后来以具山和敖山所处的乡名为二山重新命名。
假如牲畜、器物礼品和名讳冲突,就会导致牲畜与器物礼品无法继续使用,从而影响祭祀和礼仪等日常生活,也只能由人给牲口和器物让路,提前把人名改掉。
至于不用疾病命名,那是因为疾病名太晦气。这是个古今通用的道理,现代姓杨的人连伟都不敢叫,如果谁的姓氏后面加个羊癫疯、猪头瘟之类的名,那岂不是要倒祖宗十八代的血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