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
第18节

作者: xajh2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2-15 15:50:05
  国曾经认为,齐威王死后,它可以暴露出一些实力来,不会出什么问题。秦国错了,齐国又出了一个齐威王类型的人物,一个天赋异禀的战略高手,如果有人说孟尝君甚至比齐威王都要更厉害一些,也不能算是胡扯。孟尝君是田婴的一个低等小妾所生的儿子,他出生的时刻不吉利,田婴原来并不喜欢小时候的孟尝君,但是等孟尝君长大之后,他的才能逐渐显示出来,田婴彻底扭转了对孟尝君的看法,田婴的儿子很多,但他决定超越常规,选择孟尝君做唯一的继承人,把自己的所有东西,包括财产,封地,政治势力,全部都留给孟尝君。那么,田婴的财产,封地,政治势力,又是谁给他的呢?他的父亲齐威王。

  史书中对于齐威王宠幸田婴这件事很有一些微词,认为齐威王过于偏爱他的小儿子,超过了规矩允许的范围。我的看法有所不同,田婴选择的继承人是孟尝君,而齐宣王选择的继承人是齐闵王,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田婴是明智的,起码在看人眼光上,田婴比齐宣王强的多。齐威王最欣赏的儿子是田婴,可惜田婴名次太靠后,不能做齐王,所以齐威王根据田氏齐国重用宗室贵族的传统,大力扶持田婴,让他去帮助他的哥哥齐宣王。后来的表现证明,在和平时代做一个守成之君,齐宣王的问题可能不大,但是在这纷繁乱世,齐宣王真的需要帮助。田婴不仅在他活着的时候帮助了齐宣王,而且在他死后又把他拥有的东西都转给了孟尝君,齐威王等于是又投资到了孟尝君身上,结果是,他在田婴身上投资的每一分钱最后都得到超值回报。齐威王偏爱田婴的理由完全成立,他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公心,他是为了齐国的利益着想。

  日期:2015-02-15 22:09:32
  史记*楚世家中有一句话,“(楚怀王)十二年,齐愍王伐败赵、魏军,秦亦伐败韩,与齐争长。”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楚国的旁观者角度来看,都发生于前317年的观泽之战和修鱼之战,是齐国和秦国在争相展现它们的实力。可是齐国是公认的第一强国,秦国爆发出的实力居然能够和齐国一争高下,其中的意味就比较深长了。孟尝君是个对战略敏感的人,棋局当中缺乏预兆的突然冒出一个以前没人注意到的棋手,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值得警惕的事情。孟尝君被田婴立为继承人后,他有资格接触到齐国的最高机密,也就是齐威王留下的战略计划,他知道齐国下的是一盘想吃掉燕国这颗子的棋。那么,秦国这个棋手下的又是什么棋呢?他赶紧把秦国这些年的行为记录都拿出来翻看,特别是张仪当丞相之后的记录。接着他明白了,原来秦国下的是一盘想把齐国给一举将死的棋。

  孟尝君把他的发现告诉了父亲田婴,田婴非常看重孟尝君,当然会支持他。于是他们又去见齐宣王,孟尝君把他的发现又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齐宣王,并且提出他的建议,希望齐宣王为了齐国的安全,能够放弃现有战略计划,先把秦国这个危险敌人给打倒,然后再去做其他事情。所以,齐宣王这个时候应该就已经知道秦国真正的战略计划的内容。田婴的面子齐宣王不能不给,他表示事关重大,需要仔细考虑之后再做出决定。

  日期:2015-02-16 22:36:56

  人的一生中总是面临种种选择,在关键时刻的某个选择可以决定人的命运。齐宣王是最强国家中掌握最大权力的一个人,现在他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这个时刻他作出的选择可以决定历史的前进方向。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执行以前的战略计划去吞并燕国。经过多年努力,削弱赵国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而且赵国和魏国的外交关系现在处于齐国的严密控制之中,两大前提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燕国看来是在劫难逃。另一个是接受孟尝君提出的建议,和韩魏组成联盟去进攻秦国。现在的魏国已经和齐国结盟,韩国抢着想加入这个联盟,孟尝君的建议也不是一个空想的或者远期的计划,而是马上就可以执行。可见,由于魏国听命于齐国,两个选择都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剩下的问题只在于齐宣王倾向哪一个了。

  这件事确实太重要,齐宣王有充分的理由多花一些时间,慢慢地去思考。这个过程中,孟尝君能做的就是在齐国高层间四处奔走,大声宣传他的主张,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希望能和更多的人一起去说服齐宣王。但是,孟尝君在政治上可以发出声音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是田婴,当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没有以后的威望和名气,而他的主张相当于一个全新的国家战略计划,一个出身高贵的年轻人就有资格为国家的未来行动指明大方向吗?显然没有。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敢这样做的人,通常也会感觉这个人过于狂妄了,我估计他的游说活动效果应该是不明显的。

  日期:2015-02-16 22:51:23
  正处于这种背景下的孟尝君接到了来自公孙衍的邀请信。孟尝君明白,魏国是个外交关节点,齐国之所以还没有陷入最糟的状态,之所以还有一些回旋余地,主要是因为魏国目前还站在齐国一边,和魏国的外交关系对齐国是至关重要的,而自己在齐国能做的事情不多,所以他决定让父亲田婴继续劝说齐宣王,自己来到魏国做丞相,尽全力和魏国搞好关系。

  公孙衍也想借助齐国的力量攻打秦国,替自己雪耻,他和孟尝君的目标完全一致,双方很快就签订了共同对付秦国的合作协议。韩国看见公孙衍和孟尝君搭上了线,那就等于和齐国第二号人物田婴搭上了线,对公孙衍的表现它很满意,也就让公孙衍当了韩国丞相,这样韩国可以同时和魏国,齐国保持一定沟通,比以前的孤立局面强多了。不过有个问题,公孙衍是秦国的死敌,重用他有可能招致秦国对韩国的进攻,对于这个问题,韩国想的很清楚,魏国选择投靠齐国,表明魏国宁愿站在秦国的对立面,韩国要和魏国保持同一立场,就不能害怕得罪秦国。公孙衍身上事关着韩国和魏国,齐国的双边关系,事关着韩国的未来出路,这些对韩国的意义更重要。何况韩国还认为,有公孙衍在,如果秦国进攻韩国,它有望从魏国乃至齐国那里得到援助,所以它觉得冒一些风险是值得的。

  日期:2015-02-19 21:47:05
  这样看来,岸门之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韩国自找的,秦国本来并没有攻打韩国的计划。前315年,当秦国大军在韩国的边境线上如期而至的时候,一早就料定自己不是对手的韩国立刻向魏国求援,实际上是向魏国丞相孟尝君求援,孟尝君当然想援助他的反秦战友公孙衍,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先向齐国请示,请示的结果是他听到一个他等了很久的答复,可惜这个答复和他的期望相反,齐宣王已经下定最后的决心,齐国将继续执行原有战略,孟尝君的提议被否决了。齐国要求孟尝君服从中央的指示,统一行动,不允许他去援助韩国,而且还要按照原先的部署把魏国和韩国剩下的所有联系渠道都一刀切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