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三个来到露凝殿前叩门,素裳出来把她们迎到正殿,竹影出来迎接。菊心说明了来意,竹影道了谢,吩咐素裳接过装着补血安神汤的药罐,去小厨房加热。
竹影姑姑和梅林姑姑、菊心姑姑差不多的年纪,五十出头的样子,穿着青黑色的棉袍,头发挽成一个道姑髻盘在头顶,倒像是带发修行的样子。菊心说:“怎么穿得这么素?打扮得像个姑子?”
竹影“嘘”了一声,轻声说:“太妃在旁边的小佛堂里念经呢。自从郕王薨后,太妃的精神就差多了,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血亏气虚,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一点鲜色衣服也不穿,整日素服素食,拜佛念经,说是为郕王求佛,希望脱去往日罪孽早日超生。我看太妃那意思,倒像是带发修行的样子。主子这样,我们底下人自然也不好华服美食,也就跟着穿素吃斋念佛了。不过我们是心甘情愿的,太妃平素待我们下人不薄的。”
日期:2014-01-07 13:30:42
“辛苦姐姐了。”菊心握着竹影的手说,“要不我和太后说说,把你调离这里。宫里多是些拜高踩低的势力小人,这里如今失了势,只怕吃的穿的用的,那些势利眼的奴才怕是要故意克扣,你们岂不是吃了亏?”
“倒还好。孙太后打过招呼的,说太妃是为先帝生过皇子的嫔妃,一切用度都要按照太妃的份例来,不得擅自克扣。我们这里的吃穿用度都是按例分发了的,并没克扣多少。虽然地方是偏僻了点,倒也清静,不招人耳目,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也不错。”竹影淡淡地说。
“那就好。”菊心点点头。
竹影继续说下去:“只是太妃自己倒好像有求死之心,吃得少,穿得薄,睡得少,说是为郕王赎罪。其实当年那个情势,郕王也并不是自己想当皇上,是被太后朝臣们推举的。他重用于谦等贤臣保卫了京师算是对朝廷有功的,而且也下令把上皇给迎了回来。虽说是后来废了侄儿立杭妃的儿子为太子,这点招人诟病,但后来太子早夭杭氏病死,他自己再也没有子嗣降生,也算是遭了报应了,终生囚禁在西苑也算是得了应得的下场了。但蒋安之辈却还要斩草除根,非要把人弄死了才安心!当年上皇虽说是被禁锢在南宫,但也没有被索取性命吧?还允许上皇有嫔妃相陪,要不然上皇会接连有皇子出生?都说做人有时候不要太绝了。但现在想来,如果郕王当年把事做绝一点,也不至于有日后的杀身之祸!”说到最后,竹影的情绪也激昂起来。
日期:2014-01-07 17:37:38
“我的个祖宗!”梅林吓得去捂竹影的嘴,“你这话也只能当着我们说说罢!可不要再被别人听去了!只怕会给你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不碍事。我也晓得竹影心里的苦处,她说出来了,心里也就舒服些了。”菊心沉着地说,“我们今天听这话的几个人,都是自家姐妹,包括贞儿在内,都是可以信任的人。姐妹几个说说心里话,心里会舒服些的,但说无妨。”
“嗯,菊心晓得我心里的苦处。”竹影点点头说,“我当年奉太皇太后之命服侍郕王母子多年,郕王、太妃包括郕王妃素来待我不薄,只是杭妃刻薄嚣张一点。我后来有对不住郕王他们的地方,虽然只是奉命行事,但我心里一直愧疚。郕王薨后,孙太后也曾问我,是否愿意迁往别宫另寻去处。我婉谢了,我对太后说,奴婢已陪伴太妃多年,看样子太妃时日也无多,就让奴婢再陪她几年吧,这样奴婢心里也安心些。太后也答应了。其实我心里也害怕自己像兰若当年那样不明不白地消失。哪天我若突然消失了,姐妹们也应该晓得这其中的缘由的,竹影也不会做一个屈死鬼了。”
万贞儿被竹影姑姑的话给弄得稀里糊涂的,她心里寻思:竹影做了什么对不住郕王的事?兰若之死难道还另有隐情?
日期:2014-01-08 10:23:47
万贞儿正思忖着,菊心叫她了:“贞儿,去佛堂看看太妃把药喝了没有?”她答应而去。她晓得菊心她们几个要说说不想让外人听见的私房话了。
万贞儿来到佛堂,素裳正在照顾吴太妃喝药。太妃五十出头的样子,穿着暗淡的深色衣裙,头上挽着一个高髻,除了一根玉簪,再没有任何头饰,容色苍白瘦削,唇无血色,比万贞儿当初在寿昌宫见到之时要苍老憔悴了不少。
万贞儿上前施礼:“奴婢万贞儿给太妃请安,恭祝太妃凤体安康。”
太妃挣扎着似乎要从座椅上站起来回礼,万贞儿连忙上前扶住她:“太妃免礼。您是长辈,又在病中,当好生休养为上,不要累着了。”
“不碍事。”吴太妃在万贞儿和素裳的搀扶下徐徐坐下,缓缓地说:“烦劳太后费心了,也让你们受累了。待老身身体好些后就去仁寿宫亲自叩谢太后。”
万贞儿说:“太后记挂着太妃的病情,吩咐太妃免礼,先把身子调养好。太后说,这副方子先吃着试试,若吃着有效,就让太医定下方子让竹影和素裳天天熬制。若不见效,就叫太医另开方子。太后叫太妃病且好些了就四处走走散散心,也会开怀一些,思虑过多对养病没有什么好处。”万贞儿把菊心告诉她的孙太后的意思再转述给吴太妃。
日期:2014-01-08 15:28:17
吴太妃再次欠身表示感谢:“多谢太后的记挂和费心。”说毕,还吩咐素裳准备赏赐的礼物给菊心、梅林和万贞儿。万贞儿叩头谢恩。
万贞儿感觉吴太妃虽失去了曾经贵为太后的尊贵身份,但那种温婉、大方的气派却并未丧失。
万贞儿脑子里一一回想着吴太妃当年的传奇经历:仅以叛乱的汉王朱高煦王府的一名普通婢女的身份就赢得了时年二十八岁、英俊孔武的宣德帝的青睐,以致让皇帝冒着“宠幸叛王罪属”骂名的风险金屋藏娇,生下皇次子后母以子贵获封贤妃,并进而当上了太后,可谓是荣极一时!虽然现在是失了势,但这一生也算是值得了。
万贞儿想,如果没有上皇的北上亲征,那么郕王母子会在王府里一直过着富贵平静的生活。郕王爷不会年纪轻轻就薨逝,郕王世子也许就不会早夭,吴太妃也不会老来丧子,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
如果人生际遇可以重来和选择,不知道吴贤妃母子当年愿不愿意入宫称帝?其实那种情况下,已经没得选择。国家危难之际,太子年幼,作为皇上唯一的皇弟,不得不接受群臣的建议以挽救国家社稷于危难。只是后来废皇侄立自己皇子为太子,就显得有些贪心了,但以致于招来杀身之祸恐怕也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人生际遇有着太多的无常变化了,一声叹息。
日期:2014-01-08 17:57:02
从露凝殿出来,菊心说:“太后吩咐过下面那些人,太妃和竹影主仆都是对社稷有功的,不要亏待了她们。现在看来,那帮子势利小人倒还没怎么刻薄她们主仆。只是太妃自己的精神不怎么好呢。也难怪,儿子、孙子都殁了,两个孙女又在宫外,也是没什么趣味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