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资治通鉴》要这样读》
第11节作者:
锐圆 日期:2006-11-24 14:31:12
【一一八】“抢一个共产党领路向前”
(此篇应在《【一一五】权阉标本》之前,现补写。俟以后整理时调整顺序,锐圆记。)
(前208年)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沛公亦往焉。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得楚怀王孙心于民间,为人牧羊。夏,六月,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望也。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眙。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资治通鉴》卷八 秦纪三
革命样板戏《杜鹃山》里面,雷刚有句唱词非常经典:“抢一个共产党领路向前。”
陈胜死了以后,反秦的革命阵线看来确面临一个举什么旗的问题,但凡革命,有两件大事:一是旗帜,二是刀把子,旗帜就是纲领,是用来号召和动员民众的,刀把子是军权,是用来和内外敌人拼杀的。孔夫子讲,名不正则言不顺,从秦末的大动乱来看,确实让老夫子说中了。
这时候,反秦实力最强的是项梁,要我说,项梁干脆称王或者称帝就算了,他如果称帝,先把“名”正起来,即使战死,侄儿项羽顺理成章继任皇帝,那样,刘邦就不是和项羽楚汉“相争”了,而反叛朝庭,这样项羽即使不能玩个大逆转,刘邦要夺取最后胜利恐怕要更艰难许多。
结果项梁听从一个叫范增的老伯伯的建议,和雷刚一样,找出来一个放羊娃领导革命。这个放羊娃姓芈(音:米)名心,是窝囊废楚怀王的孙子,老楚怀王让秦王和张仪欺负得不成人样,所以,范增认为“楚人忴之致今”,可以打悲情牌,得同情票,而且别有用心地将芈心也立为“楚怀王”,目的是“从民望也”。
项梁给芈心最初的定位很清晰,说好听点是虚位领袖,革命象征,说难听说点就是一个傀儡。捏个泥胎,仅供参拜使用。没想到后来这尊泥胎得了灵气,还真没把自己当傀儡,拿起架子号令群雄了。
在群雄无首的情况下,找个名义上的“共主”也不失为一种策略,起码可以获得暂时的团结,保证结盟不致马上崩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利于结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
但是仍然有个问题:当是时,已经有陈胜称王,后来有赵王、齐王,张良游说项梁,把韩国的遗族韩成也封为了韩王。当时的革命阵营,出于对秦始皇的痛恨,不愿意或不屑侵犯始皇帝的知识产权,对“皇帝”两个字视而不见。楚怀王后来封魏豹为魏王,霸王更是大封诸王,后来的汉王刘邦也可以封韩信为齐王,“王封王”一时蔚为大观,整个乱套。
这种乱套绝不是官爵级别搞不清这么简单,而是革命家们对新秩序缺乏描述能力导致的一种混乱。到了后世,谋反的、造反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门清,最后的终极目标就是登基称帝。
有意思的是,项梁、项羽叔侄都不大注重视名位,项梁已经有权力封别人为王,自己只得到个“武信君”的封号,项梁战死后,楚怀王马上封一个什么魏豹为魏王,而只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封刘邦为武安侯,离王还差一截。项梁是自己打天下,在人群里把个姓芈的“狗狗”、“摆渡”出来,自己扶植的傀儡,给自己的待遇这么差,难道项氏真的不在意吗?你看人家曹氏和司马氏,做的是汉家、魏家的官,都是“封王”、“加九锡”、“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待遇那是相当地高。
项梁死后,楚怀王从虚位的天下“共主”,好像变成一个掌实权的领袖了,他开始扶植其他势力,如封魏豹为魏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位在项羽之上,明目张胆地削弱对他有恩的项家的势力。看来,这位放羊娃血管里还是有王者的DNA。
立怀王,始作俑者是范增伯伯,这位老爷子,在高皇帝的评述中,是和张良、萧何、韩信一流的人物,也是超级男生,但这个策划险些让项氏沦入不复,后来项羽不大听他的计策,恐怕也和这事有关。
日期:2006-11-24 16:58:46
【一一九】先进咸阳为皇上?
(前208年)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之杀项梁,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无侵暴,宜可下。项羽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怀王乃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以伐秦。
——《资治通鉴》卷八 秦纪三
麒麟童周信芳演的萧何十分传神,《追韩信》有段唱,回顾革命历史的:
我主爷起义在芒砀,
拔剑斩蛇天下扬。
遵奉王约圣旨降,
两路分兵进咸阳。
先进咸阳为皇上,
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
也是我主洪福广,
一路上得遇陆贾郦生与张良。
一路上秋毫无犯军威壮,
我也曾约法定过三章。
项羽不遵怀王约,
反将我主贬汉王。
今日里萧何荐良将,
但愿得言听计从重整汉家邦,
一同回故乡。
撩袍端带我把金殿上,
扬尘舞蹈见大王。
京剧,现代人感觉着古雅,真正对历史了解的,对古文法了解的,就会发现,京剧里“戏说”的情况很多,“破坏汉语纯洁性”的情况也很多。真如京剧里的萧何唱得那样:“先进咸阳为皇上,后进咸阳保驾在朝纲”,皇位岂不是成了赛跑比赛的奖励品。这算不算恶搞呢?
怀王芈心与众将约,先进咸阳为关中王,不是戏文里的“皇上”,并安排刘邦拣这个便宜,这完全是出于孤立项羽的目的,同时,也埋下刘项纷争的伏笔,决定这件事情的时候,怀王身边已经有了“诸老将”,看来翅膀确实硬起来了。
怀王芈心的问题,就是傀儡出身,没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没有子弟兵。所以,他后来的策略就是借“共主”的地位,培植自己的力量,分化项氏的力量,如果不是项羽够强够狠,怀王的这一策略也许就成功了。
所以,有了红旗还不行,还要有枪杆子。老人家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诚哉斯言。
现在标准的历史书都这么讲,“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其实,也是别人把革命成果强行贡献给他的,最多也是种瓜得瓜,种彼瓜得此瓜。他之所以“领导革命”,因为他也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到今天两岸都还举着,举旗的时候心里怎么想那是另外一回事。孙中山有旗帜,干脆自己就是旗帜,但没有刀把子、枪杆子,反袁护法,折腾了N多年,没有什么效果,在南京国民政府神化他之前,政坛上的实力派都把他叫做“孙大炮”,这门大炮,虽然够响,但在角逐中,不如来福枪。后来,在苏联人帮助下,国民党有了枪杆子,说话才有了声音。
和怀王芈心先生相类的近代人物,还有黎元洪。怀王后来被实力派人物项羽推举为“义帝”,黎哥哥后来也被实力派人物袁世凯封为“武义亲王”。黎元洪有名份,无实力,没有自己的队伍,所以在政治斗争中占不到实际便宜。不过他处的时代,比芈心先生所处的时代毕竟文明了许多,否则,这类没有实力只有名份的大人物,犹如婴孩怀抱黄金置诸闹市,危险得很。
从更大的局面看,真正差劲的还是秦始皇的草包儿子胡亥。不论名份,还是实力,他在各种势力中最强,拿的牌点最大(坠入网友“计划飞机”的赌局论了),反对他的势力是乌合之众,内部的间隙比比皆是,假使胡亥的智商能力在中人之上,内部不要斗得鸡飞狗跳,大家赶紧形成“稳定压倒一切”的共识,造反派最终还是可以剿灭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