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外出探听消息的公孙献回来了。淮阴侯府仍被重兵包围,听换岗士兵交谈的一鳞半爪,已知府中上下尽数罹难,鸡犬不留。城中虽然新增了不少巡防兵力,却并未戒严,各处城门都张贴了淮阴侯韩信谋逆灭族的告示。想必吕后和她的朝臣们认定事情做得滴水不漏,便未增添更多扰民举措。又过了二日,众人拜别韩信的神位,张建带着仆妇怀抱孩子,扮作夫妻归宁的模样,顺利地混出城门。其余三人也都做平常百姓装扮,分头出城。午时过后,前前后后都到了城外会聚,便一路东行,前往齐地胶东,寻访蒯彻。风餐露宿两月之后,在年末的隆冬时节,一行人终于来到齐地,找到了蒯彻的田宅。
蒯彻早已知悉韩信灭族的消息。听完四人七嘴八舌述说始末,又见了这个遗孤,伤感之余,自然添了不少欣慰。蒯彻纵有天大智慧,此时也免不了儿女情长老泪纵横一番,长叹道:“将军,你不听老夫之言,不早下决断,乃至于斯!若早听我,在此拥兵自重,据地为王,天下属谁,亦未可知!”
赵易指着孩子说道:“此儿乃是庶出,夫人交与我时,言道他并未命名入籍。君侯血脉,从今唯系此子。为今之计,还请先生赐名。”
蒯彻抹了抹眼泪,抱过孩子,细看了一会,见那孩子方面大耳,眼珠乌黑。他并不知身家巨变,在蒯彻怀中也不认生,嬉玩自若。蒯彻道:“小公子看起来资质平平,前程恐亦有限。只是再无他法,我等竭力教养,聊尽人事,其余听天由命也罢。”停了一会又道:“韩姓恐怕不可再用,只能存记在心。小公子身负灭汉立国之命,国与郭同音,不如以郭为姓。家遭惨变灭族,便以族为名,以后小公子就叫郭族,以便将来时时警醒他不忘家国之恨。倘有一朝,上天垂怜,令他不负你我之望,成就大业,到那时再恢复本姓也不迟。”
众人闻言,都点头称是。
蒯彻逗弄了郭族一会,思量起陈年旧事,如在目前,叹道:“此地为齐,当年老夫在此助你父打下七十余城,灭了齐王田广。若从我之意,你父在此割地称王,以你父的雄才大略,加之重兵在握,齐地又人口繁盛,资财丰足,正与楚汉匹敌,何愁不能逐鹿九州?至不济也是三分天下,各自为政。你即便不是嫡子,不能继位,亦可钟鸣鼎食,富贵安逸一生。若如此,你父又岂能落得被妇人所杀、令你颠沛流离的结果?一念之忠,害人害己啊。”
四人闻言,都苦笑道:“君侯一念之忠,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歇了一会,张建说道:“先生顾念旧谊,赐予公子佳名,学师之分,先生必是不肯推脱了。”
蒯彻:“这个自然。多承诸公不弃浅薄,千里托孤,老夫也自当勉为其难,穷尽一生才智,尽付此儿,死而后已。”
张建道:“我兄弟四人也不舍小公子,早已在君侯神位前立誓随侍左右。待过几年,还要教授公子武功阵战,如此便要在府上叨扰了。我们来时少少带了些金帛,就近置买田亩。我们都有力气,自能耕种取食,日后与先生共同教养公子,彼此甚便。”
“不可,不可!”蒯彻闻言,却把头摇得拨浪鼓一般,一部花白胡须飘乱不止。
四人且惊且疑,齐道:“先生之意如何?”
蒯彻忙道:“诸公且听老夫讲来,此非善地,不仅小公子和诸公不能为家,日后老夫也要远远地迁居。”
众人诧道:“为何?齐乃君侯征战旧地,我等想来,自是抚养公子之最佳所在啊,先生何以为不可?”
蒯彻道:“老夫薄有微名,又为韩将军智囊多年,天下谁人不知?汉王更是一清二楚。现下陈豨起事,时机不好,筹备更不充分,在老夫看来,无异飞蛾投火而已。他日刘邦平乱之后,班师回朝,必定追索韩将军生前故人,逐藤摸瓜,一一清除。只怕第一个要查办的,便是老夫了。”
众人忙道:“那么就请先生卜定佳所,我们随同先生一起迁居便是。此地田宅,便弃了也罢。”
蒯彻想了一会,摇头道:“目下远走,倒非难事。只是如今天下一统,汉王若要记起老夫,不论躲到哪里,以你我之力,终是不能逃脱。那时小公子亦势必不免。须得叫汉王彻底免了杀心才好。”
蒯彻捻了捻胡须,一时有了主张,笑道:“你们急难之时如此信任,投奔老夫,老夫足感欣慰。只是你们忘了,还有一人,与韩将军交谊笃厚,过于老夫。况且此人官高位显,护佑公子之力,更胜无权无财亦且老朽将死的老夫啊。”
众人忙问是谁,蒯彻笑道:“太子傅李左车!”
这李左车却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之孙,汉初的名将,功臣之一。秦末四海动荡,被始皇帝兼并的六国后裔并起反秦,赵国也是其一。李左车辅佐赵王歇,战功无数,被封为广武君。在韩信领兵伐赵时,赵王歇却不听李左车之计,以陈腐过时之兵阵迎敌。在军事天才韩信的面前,自然一败涂地,身死国灭,李左车也成了俘虏。韩信早知李左车之才,胜利者对这个阶下囚放下身段,以师礼相待。李左车感喟之余,对韩信倾心无比,从此投入麾下。韩信此后灭掉齐国,一半是因为蒯彻,另一半却是李左车的功劳。李左车是个军事怪才,其所著兵书《广武君》,论述用兵谋略,对后世颇有深远影响,可惜至今失传。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李左车为我们留下的。而其在民间声望更高,被尊为雹神,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引入了他身为雹神而福庇百姓的故事。
众人因见提及李左车,齐声说道:“此人甚好,倒是急得糊涂,忘了他!我等都与李大人并肩作战多年,李大人与君侯之情,有目共睹,同袍之谊,李大人必不肯忘。只是李大人如今不在京城长安,不知去哪里找他?”
蒯彻道:“李大人如今在荥阳,教导吕后爱子太子盈操演兵法战阵。你们可先悄悄投奔他,他必不会推拒。在李大人之处,即便不小心走漏风声,太子盈年少,又仁爱敦厚,发觉此事亦不会声张。”
众人道:“如此甚好。只是李大人与我等皆是武夫,教养公子一定不会周全。若要公子成就大业,必然文武齐下,先生岂可脱责?”
蒯彻说道:“岂敢脱责。老夫只等汉王平叛班师,召见老夫之后,方可永免祸端。之后便去投奔李大人,全力辅佐公子成人。”
公孙献诧异道:“先生何以得知刘邦会召见?见了天子,先生又岂能活命?”
几个人已是目露异色,深以为蒯彻欲将小公子居为奇货,先稳在李左车那里,之后献给天子,以求媚上自保。早有人暗暗去寻怀中藏着的利器。
日期:2013-12-08 15:32:24
第三章 绝智能筹天下乱 丹心岂惜庶民哀
蒯彻看在眼里,忙摇手正色道:“诸公休疑,老夫语出肺腑,待韩将军与公子之心,与诸公无二。如生异心,人鬼共诛。诸公尽可安心携公子前去荥阳。汉王性情之人,洒落不羁。纵使忌惮韩将军这样的功臣,对于老夫这等以口舌取食的谋士,并不会过于介怀。天子陛前,老夫自有自保之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