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游侠传》
第3节

作者: 东海闲鸥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部将们闻言,虽然仍有些将信将疑,想到蒯彻追随韩信征战多年,一生奇谋,尽付韩氏。韩信战功,半数出自蒯彻谋略。而天下大定之后,蒯彻不求封侯拜官,而是归隐田园,恬淡度日。如此心性彻悟之人,若为私利出卖故人之后,委实难以置信。何况这些部将也再无可信任托付之人了。
  蒯彻见众人心情渐渐安定下来,便道:“诸公与老夫皆是韩将军故人,你我须要同心协力,方是长远之计。”
  众人点了点头,为首的张建说道:“我们兄弟自然是看重先生与君侯的情谊,所以不远千里之遥,携带公子求教。此后万事,唯先生马首是瞻,无不听命。”
  蒯彻说道:“如此老夫便不客气了。诸公与老夫日后除了要抚养公子之外,还须肩负复仇重任。公子仇人有三,皇帝刘邦,皇后吕雉,丞相萧何。若除此三人,汉家锐气便失了大半。不但血仇得报,日后公子建功立业,也会事半功倍,容易得多。”

  日期:2013-12-08 16:36:13
  众人道:“正是如此。只是此三人位高权重,天下所归,复仇谈何容易啊。”
  蒯彻微微笑道:“人生一世,须向险中求胜,方是男儿本色。诸公可有惧怕了么?”
  众人闻言,豪情登时大起,纷纷道:“大丈夫何惧一死!我等愿为公孙杵臼,分头刺杀暴君妖后奸相,有死而已!只望先生一如程婴,好生照料孤儿。存亡大义,互不辜负!”
  蒯彻抚掌道:“壮哉嘉士!只是如今这三人出行必定护卫如云,行刺并非易事,不过白白送命,于事无济。诸公既有赴死之心,老夫便可放心安排。现下汉王正忙于平定陈豨之乱,一时不会回朝理会你我。诸公先安心在蓬舍小住,待老夫谋得良策之后,再与诸公请教。”
  日期:2013-12-08 17:57:28
  如此过了月余,日子十分平静。新年过后,各地风声渐渐平息,再无人议论韩信谋反灭族之事,众人悬吊着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这日,蒯彻召集众人来到厢房议事。众人心知蒯彻良谋已定,心中都是欢喜和期待。
  蒯彻邀众人落座,捻须问道:“复仇之事,老夫已有三计。蒯彻老朽,不能为力,成与不成,全赖诸公。诸公可有愿死之士?”

  众人一同答道:“在下愿死!”
  蒯彻摇摇头,说道:“死并不难,难的是要在死后完成使命。”
  众人闻言,皆不明所以,诧道:“人死灯灭,万事俱休,如何能在死后完成使命?”
  蒯彻说道:“如今汉王称帝,天下一统,九州归心。老夫放眼望去,四海之内无人有此力量,可撼动汉室基业。公子复仇建业之路,遥遥无期啊。”
  众人默然。公孙献便问道:“先生之言十分有理,只是既然无望,如何又要我等赴死?先生必有奇计,还请赐教。”众人纷纷附和。
  蒯彻道:“四海之内无人能敌,四海之外,可就不是刘邦所能掌控的了。”
  众人顿悟,一齐“哦”了一声,便静了下来,听蒯彻讲下去。
  日期:2013-12-08 21:28:40
  蒯彻说道:“在中国北方,尚有匈奴一族。”
  众人听了匈奴二字,宛如黑夜中蓦地见了月光一般,精神无不为之一振。
  蒯彻徐徐说道:“咱们中国军队,自古便以步卒为主,兵车为辅。自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骑兵始有建制,却也不曾做过杀伐主力,只是取其机动便捷之利,为三军步卒的冲突辅助而已。中国以农桑取衣食,六畜之中,耕牛为重。马于耕种时则无甚大用,食料也贵,只能为官府和豪贵人家豢养,所以中国马少。而骑兵操练,也有定时。匈奴则不然,家家有马群,其族人不论男女,自会走路起便会骑马,一生在马背度过,逐水草而居,游牧为生。即便普通牧民,马术亦高过中国骑兵。大漠草原其地苦寒,除马奶羊肉畜牧牲口,别无出产。遇有干旱风雪之年,草料不足,牲畜饥冻而死,他们便以杀戮劫掠求食,其民风剽悍凶残如此。而匈奴骑兵,其战力更远胜于我中国勤于操练的骑兵之一倍。”

  众人听得入神,将头点得更深。
  蒯彻又道:“如今匈奴是冒顿单于在位。据老夫所知,其人胆略过人,英雄无比,尤善征战。数年之间,匈奴各部族皆已降归其下。老夫需要一个通晓匈奴语言风俗之人,扮作匈奴土人,寻机深入王庭,以己之命,蛊惑冒顿单于兴兵侵汉,以弱汉室。”
  众人闻言,目光一齐转向那个身材高大壮硕,却不爱说话的人身上。蒯彻一看,认得此人名叫斛以德。只因他口音奇特,不似中土,所以时常缄默。
  日期:2013-12-08 22:48:19
  斛以德向蒯彻施了一礼,说道:“在下曾受君侯重恩,愿以区区己命,供先生驱遣。”
  张建便向蒯彻述说斛以德身世。原来斛以德之母乃是匈奴人。先秦时,北地大乱,匈奴屡次犯边。斛以德之父是铁匠,曾被掳掠为奴。匈奴人见他勤勉,又打得好兵器,便把一个匈奴女子配为妻室。数年之后,他父亲觅得机会逃归,这时已有了他和一个兄弟二子。又过了多年,母亲已死,他父亲便用积攒的钱财,赎回斛氏兄弟,养在身边。这时斛以德已经十四岁,他兄弟十一岁了。待他兄弟二人长大,时逢秦末大乱,兵戈四起。也是机缘巧合,在一次兵乱奔逃之中,还只是个负责料理粮秣运输的郎官韩信领兵路过,救起父子三人性命。斛以德便嘱咐兄弟照料老父,自己则追随韩信,一路征战了。只是斛以德回到祖居时已是半大少年,此后虽然学会汉话,口音却无论如何不能完全合众。为免被人歧视讥笑,便时常沉默不语。

  蒯彻听完就里,便问道:“如此甚好。只是足下已离开北地几二十年,彼此都已物是人非,可有计较,令匈奴人不生疑窦?”
  斛以德道:“在下以战乱不息、父子失散为名,到母舅部落避祸。一年半载之后,乡音风俗皆已复归我身,那时再寻机接近王庭,图谋大计。先生以为如何?”斛以德本已习惯缄默,此时一口气竟说了如此多的话,自己也感到惊讶。
  蒯彻见斛以德心中颇有计较,大大放心,便道:“甚好。只是到了那里,言行务必谨慎小心。如大计可行,亦可保全性命,自然更好。”
  斛以德说道:“在下有一自幼交好的表兄,其母乃是左贤王之妹。借此关系,或可成为晋身之阶,也未可知。”
  日期:2013-12-08 23:17:35
  蒯彻道:“如此大妙。引匈奴入袭,此一计也。其二其三,皆为离间之计。其二,离间帝相。须有一精通翰墨巧言善辩之人,投奔丞相萧何幕僚之下,献计献策,取得信任。之后寻机进言,离间关系。或使汉王诛相,或使萧何叛主,皆为大功。”
  众人一齐笑道:“此等妙人,非公孙兄弟不可。”
  公孙献也笑着道:“诸位兄弟抬爱,小弟岂敢推诿?只好赶鸭子上架,勉强出丑了。”
  蒯彻正色道:“此事难为,足下切莫轻视。丞相萧何乃是汉王乡党,自沛公斩白蛇起义,便跟随不弃。汉王逐鹿天下,杀伐不休,屡战屡败,仍能屡败屡战,最后一统江山。其功不在战将,只在萧何。每逢汉王窘极,即便只剩孤家寡人,却总有萧何在后方迎纳。至于粮秣兵员,更是输送不绝于途。汉王终能战胜项羽,悉归功于萧何的后援之力。其于汉王忠诚之心,不下诸公对于韩将军。离间帝相,绝非等闲。须要寻得帝相之间的龃龉机会,才好进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