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资治通鉴》要这样读》
第23节作者:
锐圆 日期:2006-12-17 16:43:23
【一三七】刘邦一生的污点是怎么形成的?
项王闻之,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死者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会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楚亦使人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孝惠、鲁元公主,载以行。楚骑追之,汉王急,推堕二子车下。滕公为太仆,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今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故徐行。汉王怒,欲斩之者十馀;滕公卒保护,脱二子。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不相遇,反遇楚军。楚军与归,项王常置军中为质。
《资治通鉴》卷九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
刘邦在战场上,不是项羽的对手,经常让扁得丢东拉西,找不到南北,杀出关中第一役,就被杀得天昏地暗,老爹和老婆都做了俘虏。
在此一役,刘邦做了一件最流氓最无人道的事,就是在楚兵的追击下,为了逃命,把自己的一儿一女推下车来,想一个人跑掉。这件事,载之历史,言之凿凿,似乎无可辩护,但是,如此惨绝人寰的行为,我还是不敢相信。
中国历史上,父子相砍的事,不绝于史书,以后我们还地碰到灭杀谋反的儿子连不懂事的亲孙子也一起杀掉的场面,但是,人的性格和行为是一贯性的,石虎的暴戾是一贯的。而刘邦或许对父母妻子没有那么多的关爱和体贴,但让他亲手推儿女下车,确实与他一贯的为人不相符。
有几个疑点:
一、为什么要坐车。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代,车战是当时的主流战法,但是,“胡服骑射”以后,单人骑兵也加入了战争中,丰富了战争的形式。楚骑追赶刘邦的战车,不知道一起遁去的数十骑还在不在刘邦左右,如果在,大家应该均出几匹一起骑马逃啊,还摆什么谱非要乘坐战。刘邦的两个孩子也可以由人带着骑马跑,影响逃跑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啊。
二、如果那数十骑不在左右,逃散了,刘邦坐车,楚兵骑兵追赶,应该说刘邦怎么也跑不掉,丢下两个孩子,是不是就能以绝对的速度优势跑掉,值得考虑。从前后文字看,滕公夏侯婴也在车上,按照常情,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小主人要被抛弃,夏侯婴依照常情该当如何自处?我以为,他应该或必然会跳下车,奋死与追兵一搏,拖延一点时间,掩护主公父子逃走。夏侯婴没有这么做,而是一次一次连三次地下去把兄妹俩再抱上车来,这样岂不是更耽误时间?这说明,当时的急迫性并不是那么严重,他们还不在追兵的视线之内,只是大感觉上认为有人追赶,不到如此危急状态,刘邦何必如此绝情?
三、当时刘邦至少是和夏侯婴、驭手等一起逃跑,如果保不住这两个孩子,那也就谁也保不住。如果牺牲两个孩子能保住刘邦等一行人的性命,刘邦不能保护子女,将来如何面对部下?其他人不能保护幼主,将来又有何面目面对主人和同僚?
四、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楚兵优先俘虏,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刘邦的儿女会格外照顾,刘邦预算到此,所以,把儿女推下车送线楚军保护?哈哈,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五、还是要辨析“历史真相”与“历史文本描述的真相”之间的差异。如果真有此事发生,谁是透露此段丑闻的深喉?刘邦好意思给别人讲?夏侯婴敢讲?唯一的可能是考惠和鲁元在刘邦死后透露出来的。他们愿意揭这个心底的疮疤吗?如果没有?又是谁在造刘邦的谣呢?司马迁的史记里,许多历史一刻他仿佛就在现场做实况报道一样,但是,这样的情节我们怎么敢相信呢,兄妹二人被再三地抱上车,刘邦还要不依不饶地欲“斩之者十馀”,这是父亲吗?谁愿意信谁信,反正我不信。
日期:2006-12-18 17:45:13
【一三九】盗嫂受金何足疑
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曰:“陈平虽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资治通鉴》卷九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
空降兵与子弟兵的矛盾在今天的企业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有空降兵的地方,就有与子弟兵的矛盾,反之亦然。原因还是争权夺利,空降兵未降之前,子弟兵内部也不会是铁板一块,大家也一样斗,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人的地方就有权力斗争,只是空降兵一来,大家暂时结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攘外必先安内。
周勃、灌婴等揭发陈平,两大问题,一是作风问题,一是经济问题。作风问题不仅是涉黄,而是“盗嫂”;经济问题不是贪污一点点,而是收保护费,明目张胆,顶风作案,影响广泛。“盗嫂“、“受金”,一个是传闻,一个有实证,不管怎么,周、灌向刘邦建议,对陈平实行双规。何况,陈平还有严重的历史问题,反覆跳槽,忠诚度指数为零。
刘邦没有马上着急上火,而是把推荐甚至担保陈平的魏无知喊来,给魏无知一个辩护的机会。魏无知讲话很技巧,我完全是按照刘汉王您的用人需求来推荐陈平的,您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我考虑的也是能不能找到能帮助您打倒项羽、夺取全国胜利的奇谋之士。魏无知在重申刘邦的用人需求和自己的对口责任之后,巧妙地先把自己的责任拎开了。然后才推心置腹地说,他盗的是他嫂嫂,又不是您的老婆(刘邦的老婆在项羽手里),刘邦听到这儿心里会不会打突?他贪污虽然不对,但是水至清无鱼哦,再说了,没点灰色收入,汉营的工资水平实在嘿嘿……。
刘邦和陈平有两次深谈,第一次刘邦还假模假样,说:“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你不断地跳槽,现在到我这儿来了,我是相信你的,不过……)
陈平很干脆:“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我是光屁股来的,没搞点钱没法生活呀,我的策划你一用就赚大发了,如果没有效果,我贪的那俩子儿,全部还给你。)
刘邦直呆呆地盯着陈平,心里话:这家伙,这么坦率,像我的儿子。
刘邦第二次又找陈平,策划搞好了没有?
陈平说,三十六计,最狠的是女人计,项羽这家伙是个情圣,只爱虞姬一个(刘邦听到这儿心舒一口气),所以只能用第二狠招:反间计。项羽重色轻友,咱把他的朋友全部搞掂,不过得大把砸银子。“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刘邦大喜:等我打下江山,开几家国有银行,银子大大的。“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黄金四万斤”是什么概念?这要请教专家,反正不是小数目。如果是仨瓜俩枣,犯不着特别说明一下“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巨额专款拨下来了,没有财务监督,也不要单据报销,多爽。陈水扁“国务机要费”要是能这么爽,也不用让太太那么辛苦,又要找发票,又要吃官司。
刘邦看来也是结果论,只要有效果,该花多少花多少,多少银子我都认了。至于最后落到谁的口袋里,我不管了。这种办法叫“费用包干”,潜台词是“节余归己”。老板这样做,兵仔好喜欢。问题是,刘邦给陈平的任务是有考核的,要见实效的,陈平的风险是,没有效果,不管你贪没贪,都逃不出刘邦的处罚,即使拿出正规发票也没有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