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资治通鉴》要这样读》
第29节

作者: 锐圆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6-12-25 17:23:28
  年底前要上刘汉王登基做皇帝。
  【一五一】楚霸王示怯
  ……汉王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
  项羽下梁地十馀城,闻成皋破,乃引兵还。汉军方围钟离昩于荥阳东,闻羽至,尽走险阻。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资治通鉴》卷第十汉纪二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最恨世人骂袭人》,标题很吸引人,翻案文章确实比较醒目。读通鉴,说通鉴,本哥哥今天也有做翻案文章的兴头。骂刘邦是流氓,赞项羽是贵族,但历史翻到这一页,流氓很有风度,贵族反而很下三滥。
  两军阵前,能胜则胜,不能胜则退,不能退则降,把人家老爸绑在那里,要油炸要清蒸,这算什么?这不是战争行为,而是刑事犯罪,触犯了刑法。
  刘邦对这种下三滥的招数很熟悉,不正面回招。不过刘邦的“幸分我一杯羹”这句话,还是激起了一些公愤,惹了不少人的漫骂和攻击。刘邦这个大流氓,为了坐皇帝连亲爹都不救,还要分一杯“清炖刘太公汤”,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这只能怪很多人不懂刑事心理学,面对绑匪的勒索和威胁,把人质的价值适当贬低,有利于人质安全。刘邦做过亭长,相当于治安队长或派出所所长,对这点微末手段不屑一顾。再者说来,如果项羽要真犯浑,把刘太公扔锅里熬汤了,刘邦真能喝吗?刘邦喝了再骂也不迟啊。
  项伯两句话,把项羽从绑匪状态唤回到将军状态:“项大王你不一定就此落败,用这种方法即使迫使刘邦屈服,那也叫胜之不武,咱我老项家可是军功世家哦。何况杀了老爷子,刘邦也不会屈服,传开了,名声很臭不说,搞不好联合国会或者日内瓦人权组织会定你反人类罪。”
  项羽一招不灵,又来一招,讲的冠冕堂皇:“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咱们两大集团不要打仗了,咱们开个运动会,你刘邦和我项羽下场,双方所有战斗人员改作拉拉队,咱们俩比摔跤,比拳击,实在不行,你害怕接触,咱比乒乓球也行。骄横一世的楚霸王,到此露出了内心的胆怯。
  刘邦一听就乐了,我所有的体育项目都不灵,要比咱们比国际象棋。
  项羽大嘴一咧,国际象棋俺不会。
  刘邦说,那就算了吧,咱哥俩还是坐在看台上,喝杯茶,喝人肉汤不环保。让拉拉队下场开打吧!
  刘邦在大决战之前,列项羽为战犯,公布了其大大罪行:
  一、违约,把刘邦同志改封到巴蜀落后地区;二、矫诏杀宋义;三、擅带诸侯军队入咸阳;四、烧秦宫室,掘秦始皇冢(现在还在哦);五、杀秦降王子婴;六、坑杀秦子弟二十万;七、分封亲信为王,把老干部赶到老少边穷;八、把义帝赶出都城,自己占领;九、谋杀义帝;十、为政不平,大逆无道!
  一个新政权的正义就是这么确立的。

日期:2006-12-26 12:42:25
  【一五二】功高不赏的心理密码
  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请为假王以镇之。”汉王发书,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而立之,善遇,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春,二月,遣张良操印立韩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资治通鉴》卷第十汉纪二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只要稍知中国历史就都知道。
  韩信为什么急猴猴地提出要做假王,这是他个人名利思想严重的结果,也是政治上不成熟、不老道的表现。个人名利思想,每个人都有,人生一世,名利二字,谁能超越?说自己超越名利的都是自欺复欺人,淡泊名利的是想获取更大的名利,看破红尘的,只不过为失败找个堂皇的台阶,遁入空门的也是曲折地宣布这辈子在名利场上失败了,要提前进入下辈子名利的角逐。修来世,难道不是名利思想作怪?
  韩信,能忍袴下辱,敢逐当世名,他的名利思想比常人更自觉,这么说吧,有的人在名利的路上是渐进的,得一福,享一福,既得陇,再望蜀;有的人则是少有大志,给自己猛加压力,最信的就是六个字“有志者,事竟成”,这种立不世奇功的使命感一直鞭策着自己。《红楼梦》开篇讲到人有禀赋正邪二气者,兵法也讲以正合,以奇胜,正奇相倚。韩信正是这种天生有一股“邪气”的“奇”人。少年壮志不言愁,提三尺剑率百万兵封万户侯,所以,在韩信来说,功名就是一切。
  韩信见刘邦第一次做形势汇报时,就特别强调刘邦的竞争对手项羽哥哥:“有功当封爵者,印劚郑滩荒苡琛!备醢畲蛄嗽し勒耄缓庞胝哦嵴缘兀偶辞肓⒄哦酝酰菜闶怯欣碛薪冢醢畲鹩α耍焱肺募恢泵幌吕矗馐呛疟冉虾畹卦俅翁嵝蚜醢睿缓殴テ耄恋叵鹣钣鸬拇蠼宜浚诠嘤ぁ⒉懿蔚刃拢ㄆ刖常梢运祷旧贤骋涣吮狈降厍T诖酥螅醢罘庹哦酝醯奈募路⒘耍雌挥泻攀裁词拢偶卑。岳戳艘桓鲆蠓饧偻醯墓4缶玖钤钡闹拔豢兆牛昵胱龃芩玖睿饣旧暇褪浅嗟惖惖匾倭恕
  从刘邦来看,拔韩信于行伍之中,拜之为大将,已经是“一步到位”,够这小子消化几年了,所以,从接到韩信申请书的表现看,他是没有再提拔韩信的想法的。对韩信的提醒,刘邦感觉到了没有?我认为肯定感觉到了,做领导和做父母一样,孩子怎么哭想要什么,父母都很清楚,领导对部下这么明显的动作视而不见,不大可能。刘邦为什么不理会?一是有思维定势,印象中韩信还是个年轻人,不能一下拔太高了,这对年轻干部的成长不利;第二,恩自上出,自古已然。老板对部下不停地明示暗示自己,心理上的直接反应是很反感,给女朋友送礼物要让她有意外惊喜,送得才有水平,也乐意这么送。反过来,给老丈人家送彩礼,基本上是按人家通过媒人开出的礼单办事,一般送得不是很爽。领导输送利益给部下,也是这样,你要了我再给,施恩者的满足度低,反过来,格外和意外的赏赉,受恩者的感激指数高。韩信在这方面步步紧逼,让刘邦不是很爽,所以,不论做皇帝的臣下,还是做董事长的部下,永远不要以为职务和奖金是你自己拼来的,老板欠你的,而是老板赐你的。“恩自上出”,这是中国官场文化的精髓,不懂这个,才有功高不赏。同样封王,卢绾会感激零涕,韩信会认为理所当然,对刘邦来说,他喜欢哪一种呢?他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
  皇帝有生杀予夺之权,生杀予夺都能给皇帝带来幸福和满足,偏偏有人不尿这一壶,不让皇帝哥哥在“予”的时候非常快乐,那么你开疆裂土的功劳就要大大地打折。
  多劳多得,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封建专制时代,实行的是“谁让皇帝开心谁多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个原则都有效,哈哈。骂皇帝刻薄寡恩,很爽,抱怨自己功高不赏,很博同情,有什么用呢?
  张良、陈平都是看开的人,人情达练即文章,片言只语,就化解了当时的僵局。刘邦心里不痛快,但利益有需要,利益能压倒意气,就是明主。为了个人意气把社稷江山当成撤气的杯子摔掉的,历史有多少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