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秋我做主——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
第40节作者:
海棠栖露 日期:2015-03-17 09:55:28
第十章 翻盘(七)
公元前691年,齐国在谋求吞并纪国的漫漫征途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纪哀侯之弟纪季带着纪国的酅地投靠齐襄公,成为齐国的附庸,纪国陷入了分裂状态。
鲁庄公不甘心鲁国百余年来助纪抗齐的成果毁于一旦,可又担心自己单打独斗不是齐襄公的对手,就邀请郑子婴到滑地会晤,以商讨鲁、郑共同支援纪国的事宜。
然而郑子婴的回复很不给力,他说郑厉公正在栎地虎视眈眈,郑国自顾尚且不暇,哪有心思去管纪国的闲事。
鲁庄公只得作罢。失去了鲁国的扶助,纪国已无法在齐国的重压下保持最低限度地尊严。
公元前690年夏,齐襄公伐纪,纪哀侯不愿屈从,遂抛弃君位,归隐山林,纪国国土全部并入到纪季的名下。
但这个重归完整的“纪国”,已然丧失了诸侯的名分,且最终于公元前523年9月被齐国正式吞并。
受邀干涉纪国事务不了了之后,郑国仿佛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整个公元前7世纪80年代,我们在史籍中几乎找不到关于郑国的任何记载。
与此同时,中原格局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个名叫吕小白的年轻人,在经历一连串传奇般的境遇后,俨然成为了中原大地新的领袖。
吕小白的功成名就,正反衬出郑国的落寞,因为就在三十年前,这份荣耀还属于郑庄公,真是世事无常,不胜唏嘘啊!
当郑国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已是公元前680年。如同暴风骤雨来临之前,总会有些征兆,郑国此番亮相的形式,其实在六年前就显露出了一点端倪。
那年,在新郑的南门下出现了一幕奇景,一条城镇户口的蛇和一条农村户口的蛇在城门口斗殴,结果城里的蛇由于平时养尊处优,体虚肾亏,最后被城外的蛇咬死。
围观的愚昧群众单纯把这场双蛇斗当作难得一见的把戏看,却不知它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六年后,盘踞在栎地多时的郑厉公,发动了对新郑的又一波猛烈进攻。
在栎地和新郑之间,卡着一个叫大陵的军事重镇,一直是郑厉公复国路线上难以逾越的屏障,十八年来双方月月打、年年打,交手的次数之多,只怕连他们自己都已记不清楚。
但郑厉公这一回有如神助,竟然攻陷大陵,并且俘虏了大陵的主官傅瑕。
傅瑕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很了解郑厉公的心意,他向郑厉公提出了一个很和谐的建议:“苟舍我,吾请纳君。”
郑厉公说好啊,那就麻烦你了,于是和傅瑕签署联手推翻郑子婴的盟约,然后把傅瑕放了。
傅瑕虽然怕死,但办事很讲效率,活动能力也比较强,没过多久就把郑子婴以及郑子婴的两个儿子一起杀了,接着载歌载舞把郑厉公迎回新郑。
郑厉公说谢谢你啊,然后把傅瑕杀了。是真的杀了,不能复活的那种。
日期:2015-03-17 16:28:20
第十章 翻盘(八)
处死傅瑕后,郑厉公又把大夫原繁叫来谈话。
原繁是郑国到目前为止资历最老的高级干部,他与高渠弥、祭足同在郑庄公时代出道。高渠弥早就死了,祭足也于两年前无疾而终,原繁自动晋级,跻身郑子婴政府的最高决策层。
郑厉公对原繁说:“傅瑕这厮对国君三心二意,违背了周王朝的礼法,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惩罚。那些诚心诚意帮助我回国的人,我曾许诺赐予他们上大夫的的职务,现在特意来找伯父您一起商议。只不过,我外出期间,伯父没有向我通报国内的情况;等到我回国后,伯父又不主动亲附我。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在解读郑厉公的话之前,首先普及一个历史小知识。
郑厉公称呼原繁为伯父。伯父这个词,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父亲的兄长,二是用作特殊称谓。
春秋时代,天子称呼同姓诸侯,大国曰伯父,小国曰叔父;天子称呼异姓诸侯,大国曰伯舅,小国曰叔舅。
诸侯称呼同姓大夫,年长者曰伯父,年幼者曰叔父;诸侯称呼异姓大夫,年长者曰伯舅,年幼者曰叔舅。
至于郑厉公和原繁到底属于哪种关系,无据可靠,但总之说明了原繁是郑国元老级的政治人物。
郑厉公的第一句话,是为自己兔死狗烹的做法进行开脱。
第二句话是说明自己对上届政府官员取舍的原则。
第三句话是指责原繁宁愿吊死在郑子婴的枯树上也不向他郑厉公示好。
这三句话分开来看都很明了,可要是连在一起,那就很耐人寻味。
郑厉公一开始说自己杀傅瑕的理由是傅瑕对郑子婴的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接着又说郑子婴手下的官员,凡是暗地里坚定支持他郑厉公复国的,都要大加封赏。
那么我的理解就是,新郑的那些官员,你们要么就死忠于郑子婴,要么就死忠于郑厉公,像傅瑕这种火线反水的人,在郑厉公面前是费力不讨好的。
以此推论,像原繁这样前后态度保持一致的人,纵然不会得到郑厉公的封赏,但也绝不会遭致戕害。
可郑厉公最后为什么还要出言怪怨原繁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
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郑厉公的话有什么语意不通顺或者逻辑不合理的地方,我们要搞清楚郑厉公的身份,他首先是作为一个政客,而不是一个人。
作为一个政客,如果想把别人都踩在脚下,那就必须具备两条基本素质,一是心狠手辣,二是臭不要脸。只要能达到目的,手段并不需要太正义凛然。
原繁也是久在政坛浸淫的骨灰级玩家,闻弦歌而知雅意,对于郑厉公的话外之音,哪有不明白的道理。郑厉公无非就是想杀他原繁,但又不好意思亲自动手罢了,所以“特意来找伯父您一起商议”。
原繁属于那种有点良知的政客,他冷冷地说:“臣下不应该对君主三心二意,此乃上天的规定。可是,郑国既然有国君,为什么您还要叛居栎地,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三心二意?郑子婴当了十四年的国君,那些诚心诚意帮助您回国的人,难道就不是对郑子婴三心二意?先君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个,如果他们也以高官厚爵收买您身边的人,您到时候又怎么看待?”
言讫自缢而死。
你郑厉公不就是想让我死嘛,用不着明示暗示,我原繁不怕死,而且就算活着讨你的饭吃也没意思,我现在就死给你看。
郑厉公本想逼死原繁,不料反而遭到原繁以不惜一死来表达的奚落。如果传说中有种东西叫作骨气,那老师坚信,这就是。
郑厉公的高调回归,是郑国国内政治生态环境的一次明显改善。自郑庄公死后,年长的四位公子和手握实权的大臣们,围绕着国君的宝座展开了惨烈的争斗,这是造成郑国如同瀑布泻地般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这些因素都不存在了。
但我们不能期望郑国从此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边缘强国向中原的合围进击。
在郑国的南方,楚国仗着混元童子功把江汉平原上的一众姬姓诸侯打得服服贴贴,魔掌已然伸进了蔡国和息国的私处。
在郑国的东方,齐国于一年前召集鲁国、宋国、陈国、蔡国和邾国在齐地北杏会晤,显示出了对中原事务的强大控制力。
在郑国的西方和北方,秦国和晋国各自的区域整合也已接近尾声,即将吹响向中原进军的号角。
所以,郑国的衰落其实是大势所趋,即便没有发生同室操戈的悲剧,郑国也必将在边缘大国的挤压下逐渐萎缩,彻底沦为一个二流的国家。它或许仍将是中原事务的重要参与者,但已不可能再主动发挥左右局势的作用。
让我们向郑国的辉煌道别,历史接下来将要展示的,是一幅由齐国和楚国共同绘就的恢弘画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