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55节作者:
皇帝不称朕 日期:2014-03-19 09:39:31
明初卷·第三章 权阉出场:“国老”王振
一 “三杨”的失败(2)
上回介绍了内阁“三杨”之来历,讲到三杨所代表的阁权刚刚出头,就碰上了大对头司礼监——
话说此时司礼监所掌之事主要有二,一是对内官及内府事务的监察,在这一点上,司礼监很像外朝的都察院;二是掌管御前文字,什么御札、文册、本章等,都由司礼监收存。显然,司礼监在二十四监中,地位非常突出,权柄不可谓不重,尤其是它的第二项职能,很像皇帝在内的“秘书局”,日接清光,属于近侍内臣。可以说,在仁、宣之前,司礼监的地位虽然尚不及内官监,但它在“宦权”的格局中独树一帜。
在仁宗与宣宗时,内阁与司礼监的地位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它们并驾齐驱,轰轰向前,来源于一个双轨制的行政运行机制,即“(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制度形成。
首先说票拟,是指内外本章奏进后,先由辅臣拟票,即用墨书在纸票上拟出处理意见,如此本当下某部议,则书“下某部议”,或当如何处分,则径书当如何处分,等等,其实就是为“圣鉴”提供决策参考(当然不会写:仅供参考,而是直接用皇帝的口气说话,直称“朕”将如何)。
阁票拟好后,附于本章之内,由司礼监文书房进呈,那么进入“批红”的最后环节。
所谓“批红”,是用朱笔(不同于阁票的墨书)批出最后的处理意见。人们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批红定然是皇帝的手笔,如宦官运笔,则为僭越。其实,批红用红,代表了它的权威,表明它是最后的决定,仿佛杀头用红笔勾名,是不可更改的了。皇帝批阅本章,在题奏本章上亲笔做出批示,绝对是有的,但多数本章,不由皇帝亲笔,而是由臣下代劳。
过去在皇帝于公朝理政时,各衙门官员轮番在御前进奏,皇帝当面做出是与否的决定,该部官员随即将圣谕记录下来(六科官员同时笔录,留有备份,以防官员捣鬼),出宫之后,即便施行。在朱元璋、朱棣时期,许多本章都是这么处理的。自设立内阁,皇帝有了得力的帮手(阁臣仿佛天子的师爷),就可以减少许多繁琐的文牍事务。
但朱元璋父子都是专制君主,不容许外人干染他的大权。到仁宗这里,虽然仍为独断,经常从宫内出御批、手诏,径直传旨,但仁宗对身边近臣的倚靠就明显加强了。当时一些重要的辅臣(不单是阁臣),如户部尚书夏原吉,就时不时领到一份本章,请他看怎么处理,回去先拟个办法,这就是“拟票”的雏形。夏尚书认为这是皇帝非常之信任,所以非常尽心,回到家里,伏案亟思,反复思忖,字字斟酌,此情此景都被他儿子看在眼里,后来写入他的传记中。
仁宗祚短,只干了一年就驾鹤西去了。其子宣宗是个游戏皇帝,虽然爱舞文弄墨,却不喜做案牍文书的奴隶,他就把这份枯燥而繁重的差事,更多的托付(或称“推”也不为过)给内阁辅臣。从此“票拟”正式成为内阁的职掌,于是阁权为之一振。
而同时,从永乐晚年开始,皇帝再很少在公朝之上做出决策,一切公务都转为靠文书推动,“批红”也不再由外朝官员染指,而落入司礼监太监的手里。
日期:2014-03-20 09:54:40
明初卷·第三章 权阉出场:“国老”王振
一 “三杨”的失败(3)
上回讲到,英宗朱祁镇即位,是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个重要转折——
一个尚未脱懵懂的小皇帝即位,既给臣子们制造了疑难,也给了他们以机遇。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必须了解明朝初期行政的机制及其特点。在明代初期,主要依靠“公朝理政”。明代的早朝制度,是朱元璋在借鉴唐宋朝会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加以创制而产生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皇帝必须每天天不亮上朝,在奉天门上高坐,等候各衙门大臣轮番进奏,皇帝当着全体朝臣,逐一处分。显然,这样的朝会制度,做到了朝政与众共之,“奸臣”难以欺瞒,而皇帝在这万人之地亲断国政,确保了权力集中在他一人手里。正是朱元璋的勃勃野心和对朝臣的极端不信任,才推动他创设了这样的朝会制度。
然而,这一制度无论对皇帝的体力、精力,还是处理政事的能力,以及丰富的从政经验和社会阅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且莫说让皇帝每天都在四更天,天还未亮,就要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拔起来,点蜡坐朝,有多么辛苦,群臣从京城四面八方往紫禁城里赶,更是辛劳百倍;江南虽然气候温和,但梅雨期来了,大雨也是一瓢一瓢地兜头浇,又时不时旋起一阵阵阴风,撩得人心寒腿颤,设若再天上炒豆子,急落下一锅冰雹,朝臣非一半阵亡,一半入院不可。
而老朱凡事一厢情愿,就闭门造车,搞了这么个东西出来。他仗着体力强健,精力充沛,脑袋里花儿活又多,每天都能想出新辙来玩,是以坚持了许多年。但到晚年,他的敌人一簇簇的被消灭,老年的他也懒得上朝了,经常就在西宫,或寝宫走廊里召见臣下,不常出来见人了。
他孙子建文帝初也觉得坐朝没啥滋味,即位之初,上朝不是很勤,结果被一个新进儒臣做张做势地批评了一通,他为了表示善于纳谏,从此就不再懒朝了。
朱棣夺位后,经常坐在朝上下屠人绝户的命令,永乐七年北巡,他带领一部分亲近臣子来到北京,北方的天气较南方严酷,冬天冻得鼻涕都结冰碴子,夏天一轮红日升起,照样能把人烤得焦糊。在北方上朝,就比南方更为艰难,这是朱元璋没考虑过的。
于是朱棣从权,很少再行早朝,让大官小官们一起来凑人数,而是在右顺门接见需要见面的朝臣,小范围内商议政事。到永乐中晚期,朱棣与其子朱高炽的关系和谐稳定下来,他开始更多的把政务交给监国的皇太子,自己窝在宫里炼丹御女,不常出来了。
而皇帝一旦不常出朝,但他的政令却不可一时不行于世,于是就造成这样一种情势:只有少部分近臣(如阁臣)、重臣才能见到皇帝,但他们见皇帝也只是比一般朝臣稍多一些而已,经常围在皇帝身边的,主要是两类人,一是宦官,二是佞幸(对永乐来说,就是那些术士们,最出名的便是袁珙、袁忠彻父子,事见《明宫闹鬼》);而宦官中,除了服侍他生活的近侍,就主要是包括司礼监太监在内的太监大佬了。
过去人们对明史有个极大的误解,以为明朝皇帝从宪宗开始不接朝臣,导致宦官干政。其实不然,朱元璋制定的朝会制度有着天然的缺陷,他虽然规定皇帝必须每天上朝,但他自己都无法做到,到永乐时期,早朝几乎停废,仁宗登基后也经常免朝;宣宗则较为勤朝,但有意思的是,从宣宗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朝臣懒朝、逃朝的现象,平常都是几百人,有一次竟然达到上千人。这让宣宗大为不平:“老子天天搁这儿坐着,你们倒溜了!”于是令科道官点名,对无故不来上朝的,按其缺勤次数,给予不等的处罚。
可见,明代的朝会,尤其是早朝,实在乏味得很,对于君臣都是个负担。不上早朝,说明不了太大的问题。
但问题是,朱元璋把早朝整得那么隆重,每天几千人戳那儿站着,就像举行大型赛会表演,而礼体又甚严,百官光见个人影儿,只顾拜了,话儿自然是搭不上的。朱元璋偏重早朝,却没有建立合理的天子召见重臣的日常机制,早朝一散,皇帝退回宫里,就不再出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早朝再一废,百官要想面君,就真比登蜀道还难了。
所以说,明代君臣隔绝之弊,不是宪宗朝才出现的,自打太祖晚年就已渐露端倪,但永乐、仁宣时期,这一现象还不太凸显,引人注意,因为这三代人都是成年之君,他们在接位前都有较长时间的从政训练,与朝臣建立起各种关系。然而,当英宗冲年即位时,还是个稚嫩的孩子,问题就突然变得突出起来,以至于政事都无法进行下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