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56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3-23 23:29:51
  明初卷·第三章 权阉出场:“国老”王振
  一 “三杨”的失败(4)
  上回讲到,少年英宗继位,使得明朝政治设计的缺陷暴露无遗,其结果竟是正常的政治运行没法进行下去了——

  宣宗之子英宗朱祁镇,登位时年仅9岁。他爸爸宣宗才30出头,正当盛年,却因为服毒(丹药)过量而“暴崩”(说见“明宫揭秘”系列之一《明宫闹鬼》)。祁镇这孩子还在游戏的年纪,就懵懵怔怔,登上了天子之位。
  少年做皇帝,有两个不适应:一是难得起早床,即便强撑起来了,也难以在朝堂之上久坐,而即便能够久坐,也无法在公朝这“万众瞩目之地”处理政务。试想,孩儿刚在龙椅上坐定,忽一老头儿上前,磕过头,然后奏一大通事,最后请问陛下,此事当如何处置?不被吓蒙,也要急哭了——当众出丑的压力,真是山大呀!
  二是天子娃儿刚刚破蒙,大字才识一箩筐,世事人情全然不懂,岂有能力握笔批答奏章?
  在过去,皇帝是国家元首,是最高的政治权威和决策者,在他下面是“政府”,是日常的政务处理机构,在明初就是中书省。可洪武十一年,宰相制度这架飞机让朱元璋给停飞(停废)了,从此皇帝老倌儿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手握一切大权,凡朝廷之事,不分巨细,都必须经过圣览、御批,方才具有合法性,而六部九卿转成办事之吏,只是奉行而已,没有丝毫的决定权。这么个搞法,当皇帝要累个半死,效率却一点都不高;名义上是唯君独尊了,可海内天下之事都要奏禀朝廷请旨,皇帝分身无术,最后只能造成公文旅行和繁文缛节。

  可以说,朱元璋自作聪明设计的制度,甚不精密,千疮百孔,左支右绌,经不起考验,到英宗这里基本上就搞不下去了:这位皇帝年纪太小,无法“独断”,而朝廷又无“政府”(内阁此时还不可称为政府,阁臣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这可咋整呢?
  然而大臣们不敢改动祖制,重新来个“顶层的制度设计”。因为越是小皇帝在位,越要尊重祖制,否则他不要被外朝的老狐狸们欺负么?反过来,愈是在“主幼”的当口,大臣们愈要避嫌,不要想当先锋太急,惹来一身狐臊,被人说他欺负孤儿寡母,有篡逆犯上的野心。
  故此,大臣们想的辙儿,只能在祖制的圈圈里打转,不过是敷衍弥缝之策罢了。
  大臣们商议的办法,便是依托朝会(主要是早朝,又称常朝),编制了一套公朝上的君臣应答之辞,词句非常简单,小皇帝只要照本宣科即可。

  到底皇帝在朝会上如何“答旨”,且听下回介绍——
  日期:2014-03-26 21:51:47
  明初卷·第三章 权阉出场:“国老”王振
  一 “三杨”的失败(5)
  上回讲到,明朝制度设计的中心思想是集一切大权于天子之手,什么事都要天子答应盖章(批答、加盖玉玺)才着数。可这套制度玩得转的前提是:国有长君。一旦出了一位小皇帝,如9岁登基的英宗朱祁镇,麻烦就来了。但皇帝之下只要奉行的六部,并无总管事务的“政府”(如元代的中书省)和宰相,奉宣宗遗诏辅政的大臣们,只好在祖制与现实之间寻找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其表征便是设计了一套标准的皇帝“答旨”程序。

  所谓“御门常朝答旨”的程式,择要分述如下——
  第一种,规定了这样几种情况,如某官员奉命祭祀复命;如官员得到升迁,面君谢恩;如地方官员或出差京官到京陛见;又如各衙门奏事,奏稿里没有“请旨”字样——这4种情况,皆属例行之事,不劳皇帝开金口,官员跪在下面,奏完即可自动退下。
  以上规定的几种情况,皆属例行之事,皇帝不说话、不点头,倒无如之何。可是官员升官,自然出自圣恩,他兴颠颠跑来向皇帝谢恩,为何皇帝也不慰劳勉励一番呢?
  看官若有此问,却正好一言中的。因此此时,天下官员铨选,文官属于吏部,武臣归诸兵部,皆准通行之常例,按部就班,积资迁转,虽然名义上都是圣恩(他们都做的皇帝的官儿嘛!),但多数情况下,与皇帝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明初,皇帝出于一时之好,钦点某人为官,是经常发生的事,臣下也不敢非议。但到英宗之后,若皇帝喜欢某人,赏他个官儿做,就已经不合法了,这种行为被称为“墨封斜敕”,“有关部门”应该而且必须加以抵制,拒绝执行。按规矩,一切政事都必须“下部”,即交给相关的行政部门去商议、执行,皇帝不能随意干涉。
  皇帝的话,不好使了!如果皇帝强行推行己意,将会遭到言路及官员的强烈批评,阻力不小,对皇帝的声誉也非常不利。因此很少有皇帝有足够的耐力与意志,与臣下长期对峙,所以君臣对抗的结果,常常是臣胜君负。这是明朝君权衰落的实况。
  在正统初年,小英宗瞪大幼稚的双眼,望着下面官员们乐滋滋的叩头谢恩,插翅欢喜的乱颤,实在不晓得他们头戴的乌纱帽,哪一顶是自己赐予的。
  再说第二类情况,其实也都是日常例行之事,如到了某个祭日,主管祭祀的太常寺奏请差官祭祀;如京营武官奏请祭旗,京师旗手卫请祭旗纛神,并六月初六日请晾晒旗纛;吏部与兵部奏请颁给文武官员诰敕,尚宝司官员用宝、请宝、捧宝(宝指官印)及奏请金牌——对这些事,圣旨需要答一声:“是。”一个字就够了。
  人家说惜墨如金,皇帝这一字“答旨”,如俗语所言,沉默是金,也够“如金”的了。
  下面还有几类,也要有请皇帝答一下,也都是不多的几个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