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57节作者:
皇帝不称朕 日期:2014-03-28 01:01:01
明初卷·第三章 权阉出场:“国老”王振
一 “三杨”的失败(6)
上回说到,朝会之上皇帝答旨,要么不说一个字,要么及其简单地回答几个字,真是字字废话,又是字字珠玑啊——
下面还有几类,也要有请皇帝答一下,也都是不多的几个字。
如第三类,官员奉差到外地办事,到朝堂上来面辞,其中有些差事颇重,需要领取敕书,待叩头完毕,圣旨就要说:“与他敕。”
于是捧敕官承旨,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敕谕,走下去交给出差官员。
这里又分该赐酒饭与不赐酒饭的,若是要赏饭的,待他叩头毕,皇帝还要补一句:“与他酒饭吃。”
与他酒饭吃的出差官员,又要分该赐银两表里与不赐银两表里者,若是前者,待叩头谢过酒饭,皇帝又要说一句:“与他赏赐。”——敕书、酒饭、银两,您就不能一句话说完么?如此累赘拖拉,真是要断人肠啊!
还有第四类情形,是通政司奏事。通政司是收取奏进天下本章的衙门,在奏事的前一日,该司官员要预先进面帖,其实是给内阁看的,好分类出发,其中该发给吏部的,拟好答词,介时请皇帝答旨曰:“吏部知道。”其他该下户、礼、兵、刑、工等部者,都照此套,答:“某部知道。”该下都察院者,答:“都察院知道。”如果是通政司本司奏事(多是外地本章,前面的都是京官本),则答:“该衙门知道。”
多么简单,这就是常说的“下部”,即将众多的庶政,按其所属,发给相应的部院衙门。
日期:2014-03-28 01:02:03
还有下面几类情形,如六科之一的吏科进旨意题本,兵科进守卫官军揭帖,皇帝答旨,只说:“接来。”在御座两旁侍立的司礼监官,随即承旨,将题本、揭帖接上来。
朝会时,礼体甚重,又非常辛苦,故官员经常发生“失仪”的情况。一旦被专门负责“纠奏失仪”的御史与鸿胪寺序班发现,必须立马弹劾,对皇帝指出某人的过错,如果是大过,圣旨说:“锦衣卫拿了!”如是小过,圣旨则说:“饶他。”
皇帝的选项似乎很小,拿了饶了,二选一,但它的好处是简单,很适合小皇帝朱祁镇作答——不料以后竟习以为常,成为所有皇帝的标准答案。
明朝皇城有个旧规,时不时派人在夜间,忽然从门缝里往外递出一把钥匙,或者突然从城头上扔下一些食物和衣服等细软。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是考验“坐更”的禁军是否尽职。宫里宫外,防范很严,忽然往外递钥匙,必为奸细;而往外抛洒东西,定为内盗!禁军将领不能马虎,接得钥匙,当即递回去,明日由兵科引奏,对此皇帝不必答话。如果禁军在巡察时发现了由内扔出的食物衣服等物,应该立刻收起来,次日早朝,仍由兵科引奏。这就是尽职的表现了,皇帝当说:“赏了他!”
这和做戏无异,而正统以来的朝会,其实也就是一场热热闹闹,士大夫们极其重视,以为不举行就要丧国亡家的大戏。
说它是戏,缘因一切举止都是排好了的。比如吏部引奏各衙门“知印”官,都察院奏差御史到外地担任巡按御史,其实人选都是事先定好了的,皇帝听了奏,不必认识这些家伙是否有能力,更不必亲身考察他们是否合格,他只须对吏部说:“着东西边跪的五个做。”对都察院说:“着东西边跪的去。”
如果皇帝一时搞错了左右,该部院就要再请一次旨,而一旁司礼监也会提醒,于是皇帝重颁纶音,按照事先预定的暗号,让“东西边跪”的去。
这皇帝,是不知愚闲,只识东西!空顶了一个专制帝王的头衔,却不过像个交通警,拿根棍子指挥车辆往东,往西。
还有,到了年底收官时,各衙门需要“类奏差错”,相当于年终总结,坦承这一年出现了哪些工作失误。皇帝对此,应该如此回答:“你每(们)说的是,且都饶这遭。在外的,还行文与他毎(们)知道。”
所谓例行公事、公文旅行,而不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行政弊风,从明朝就已开始了。
明代的政治里,灌注了太多的形式主义的内涵。比如每月初一日,顺天府(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们,要领着“耆老”人等,也就是德高望重的市民,进入皇城来听宣谕。这话儿要皇帝亲自说,对老百姓多加劝勉,鼓励他们好生农耕、织作。于是又是一套“例话”,谕词由内阁先期拟好进呈,司礼监请皇帝过目后,录一副本,然后袖在袖子里,等下面的耆老把套话加废话说完,将副本拿出,请皇帝照着谕词念一遍,就算了事——原来开会读文件,是从这开始的!
这种事,别说皇帝,就是你我凡胎,搞一回都要吐!不久,皇帝就不念了,命司礼监官将录有谕词的副本直接交给耆老们就行了,再后来,耆老听宣谕的活动也不了了之了。可笑万历时做宛平知县的沈榜,在写作《宛署杂记》时,对耆老进春、听宣谕不再举行,还发了一顿感慨,说可惜鸟!我看,一点都不可惜,繁文缛节、假大空,少一笔是一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