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58节作者:
皇帝不称朕 日期:2014-03-31 21:21:45
明初卷·第三章 权阉出场:“国老”王振
一 “三杨”的失败(7)
上文介绍了明代从英宗即位后实行的朝会“答旨”的一些规定程式,从此,皇上啊,我英明的皇上啊!他在朝堂之上高坐,简直就像一个木偶——
然而看官可能觉得大开眼界,堂堂之朝会,原来就是一场歌舞秀(常需要奏乐,至少要摆列许多乐器)、一次堂皇的政治表演啊!
话说回来,中国古代的礼仪活动,没有不又蹦又跳的,只见那治国理天下的精英们,一忽趴下,四体投地,一忽蹿起,举袂向天——老夫子们,您儿确定,您老先生所编的不是舞蹈?就连凡事都跟明朝学的“小中华”朝鲜,都暗笑大明的宗庙之礼像跳舞呢!所以我说,不要以为汉族人没有歌舞细胞,不会跳舞,只是汉族之舞蹈、之律动,是一本正经做的,你要嘻嘻哈哈来瞧景儿,被御史看见了,是要抓你打屁股的(纠仪)。
听我道罢,您可笑了?如果没笑,只能怪您太严肃,新闻联播看习惯了,把表演都当正戏来看,久而久之,失去了快乐细胞。说实话,我若能穿越回明代,旅游线路第一站,我一准儿去早朝上游赏一番。
朝仪是朝廷礼仪之至重者,可您听我一说,才知道朝堂之上,原来搞的竟是这种名堂。您不要以为,除了那几句固定台词,皇帝还可以唠点别的。是的,嘴巴搁皇帝身上长着,无人敢禁止他说话,可是,正因为“礼体甚重”,皇帝坐在门上,那么多人盯着他,他可不敢轻言。一则怕话说错了,或者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一点都不高明,未免授人以笑柄,有损天子威德;二则那时没有大喇叭,你吧啦吧啦讲了半天,奉天门(今故宫太和门)下根本没人听得清楚,讲了也是白讲,不如以不讲为聪明。
明代历史上,也有那么几位皇帝,还是有一些话想跟臣下讲讲的。一般是在散朝后,留下几位重臣近臣,来个近膝长谈,称之为“召对”,不过很少在国朝正门奉天门上,而是在三大殿的后面、与乾清门相对的平台上。
然而,自宪宗以后,皇帝召见官员的次数少之又少,可数的也就是孝宗、世宗等少数几位,其他多数皇帝,是铁了心不给百官中的粉丝见面机会的。
话至于此,似乎可以做论断了:明朝皇帝不上朝,不是皇帝的个人品行决定的,而是并非优良的制度养成的。
自英宗初年搞了这么一套规矩,从此成为定制,虽然说的好,这只是因为皇帝年纪小,不得不实行的“从权”之法,可制度践行久了,也便成为定制,待英宗长大后,也没法再恢复以前“公朝理政”的祖制了,从此皇帝在朝会上坐一坐,纯粹只具象征意义。
日期:2014-04-01 08:22:44
明初卷·第三章 权阉出场:“国老”王振
一 “三杨”的失败(8)
自小皇帝英宗正统初年实行新的“答旨”制度,从此皇帝坐朝,与木偶无异,不能多置一言,亦不必多置一言,一切奏事答旨,皆有定规。臣下奏事,战战兢兢,一句话不到位,或者稍微失言,即将遭到纠仪御史的严厉弹劾。这种表演,既严苛,又做作,还非常无味,所以后世凡稍有才情个性的皇帝,都没法安生地在朝上坐着——是我,也不爱做这样的傀儡!
这样的朝会,一切都是履行程序,体现一切政令皆自天子出,其象征意义远高于实际意义。显然,朝会是不理政的,处理政务还需要另外一套系统,那便是与之相应而生的“票拟与批答”制度。
明代处理政事的程序,从英宗开始大变,大致说来是这样的:
第一,中外本章,在京者(含内官本)投左顺门,朝廷在这里专设“接本官”(是宦官),接受并簿录京官所上本章;而外地官员的本章,则由通政司奏进。
第二,所有本章收进后,由御前“传本官”(也是宦官)下发到内阁,阁臣做初步处理,或径直提出处置意见,或按其职掌,将本章下发到某部(称“该部知道”)。该部官员在左顺门接本,回衙门后,就章疏内容进行商议,提出处理意见,即“部覆”;如果需要召集多个衙门一起商讨,则称“会议”。
第三,部覆本再次呈进,仍由御前发内阁,请阁臣票拟(在部覆的基础上做出批示,用墨笔写在纸票上,粘附于本章之中。阁臣可不许在本章上乱写的!),然后由收本内官奏进。
第四,皇帝在司礼监的辅佐下,参照阁臣墨书票本意见(阁臣用墨笔做出的批示只是参考意见,大主意,最后还得由皇帝来定),在奏疏上用朱笔做出批示(是为批红),然后发外施行。
如果皇帝对有些本章持保留态度,则不发出,称为“留中”。
由此可见,票拟、批红制度之下,政事的处理,全然依赖于公文的正常流传。对于政事,部院衙门基于其职掌,拥有提出意见的权利,但是否采纳,首先得听取内阁的意见(票拟),内阁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最后的决策(批红)。但真正拥有最后决定权的,是一支朱笔,然而当皇帝最后落笔(请指令司礼监代笔)时,司礼太监有条件施加最后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对于朝臣,阁臣与皇帝亲,而相对于阁臣,司礼太监愈亲;司礼监对皇帝决策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是要高过阁臣的;而且,从程序上来说,内阁的票拟受制于司礼监的批红。
许多时候,皇帝授权司礼监代为批红,当然,批红的内容必须得到皇帝的首肯,否则即是欺君,那是大罪,假如运气不好,碰上皇帝不开心或脾气暴躁时,搞不好就要掉脑袋。看官你不要以为,宦官朱笔在手,就可以随意颠倒,欺上瞒下的!宦官掌握的批红,从本质上来说,是秘书工作,类似抄写、复印工作,可不敢辄谓之“大权在握”。
我们了解了这所谓“监阁双轨制”的流程,便知道为何后世阁权无论如何坐大,也无法不与司礼太监配合(反过来,对司礼监亦如是),且往往不敌司礼监的缘故之所在呢。
这套程序是英宗即位后开始实行并固定的,它的最大毛病,在于决策的隐秘化:本章奏进去,在内府完成公文旅行,到最后批出来,外臣难以确知,这最后的决策,到底出于“圣断”(皇帝的本意),还是内阁掉笔作弊,亦或是司礼监从中捣鬼?
当然,朝臣有意见,主要是对着皇帝来的,因为批红代表着皇帝的态度。但有些时候,他们攻讦的矛头,却抛开皇帝,而对准了某位阁臣,或是司礼太监,认为是他们在票拟或批红的环节,用私意影响或蒙蔽了圣意。
至于具体情形如何,外臣哪里搞得清楚,攻讦之言往往出于猜测,特别是在明朝后期,阁臣权轻,常常受到无端的攻击,而难以自明,根子就在决策的隐秘性上。
但明代只听说过权重的宰相,未闻有专权的阁臣,但干政用事的太监,却有一大把。这表明,相对于已经比较隐秘的票拟权,批红的过程更为讳秘,而票拟尚为决策的参考,批红则已为圣意的表达,司礼监太监出来传旨,他就是“口含天宪”,不管他是否假传圣旨,至少他能做到狐假虎威。
事实上,因为明朝行政的特点,宦官假传圣旨的情况极为少见,他们主要利用围护在皇帝身边的优势,在影响皇帝决策上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地位——当“三杨”设计了那样一套朝会制度,让皇帝在朝堂上做木偶时,殊不知司礼监也暗度陈仓,也把退居内宫的皇帝变成了一具牵线木偶;三杨的傀儡戏是耍着玩儿的,而司礼监手牵丝绳,却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政治红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