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包围了苏州织造局,因为当时朝廷派来监督税收的太监孙隆在此,此时孙隆极度惊恐,马上向当时的苏州知府朱燮元飞书告变,请求朱知府速派大军来镇压,史书上记载的朱知府回答是 :"不可,兵以御外寇者也。吾不能锄奸,以至召乱。若又击之,是重其毒也。且众怒难犯,若之何抱薪救火哉?"----朝廷的军队是用来抵御外寇的,不是用搞老百姓的,你这样做只会让事情更糟。 结果孙隆无奈,翻墙逃跑---总算逃得一命。
干完这些事以后,老百姓的火儿也熄了,结果葛成等8人出来自首,这么大的事,在大牢里面蹲了10多年又都放出来了。当时的朝廷也下诏把这些税也免了。葛成出狱以后,苏州民间对他尊敬的不得了,他死后专门给他立了碑,见下图。
这件事《苏州府志》记载较为详细,明实录和明史纪事本末里面记载较简单(比如实录里面是这样的:"苏州民葛诚等缚税官六七人投之于河且焚宦家之蓄税棍者太守朱爕元抚定之"《明神宗实录》.卷360)
你看,明朝对于民间的民变、暴动有一套既定的处理机制---首先用社会机制来解决这种不公,而不是军队。朱知府因为不派兵镇压后来还升官了(陕西按察使),实际上这套机制是朱棣定下来的。如果因为是因为朝廷不公引发的,那你不用负责(当然你如果过激杀了不少人,那你得偿还)。
日期:2014-03-18 08:57:44
织佣之变按苏州府志的说法应该是干掉了22个税务系统人员(包含小跟班儿),按明神宗实录的说法是干掉了6、7个税务系统的官员。
明史纪事本末上面的记载数目不详,我上面采用了一个中间说法,干掉了10多个。有很多资料的说法是当时朝廷只关押了葛成一人,也有说法是8个,如果按照明史的说法就是只关了葛成1个,关了13年(明史·朱燮元传)。
日期:2014-03-18 22:56:06
2、五君子事件
我们在中学的时候,语文课上学过一篇课文《五人墓碑记》---就是明代文学家张溥写来纪念这五君子的,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一般都讲这个事件是对大明最黑暗时期的控诉----是在大太监魏忠贤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发生的。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事件的发生过程:
明天启六年(1626年),江苏省长(应天巡抚)毛一鹭陪同锦衣卫(雅称“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曾任吏部员外郎)时,因为老周在苏州名声不错,苏州上万民众聚集衙门前观看,先是老周的学生进去交涉--认为老周冤枉,未果,矛盾激化,民众大怒,冲进衙门把锦衣卫军官们包围痛打,锦衣卫头儿被当场打死,其余重伤。毛省长反应比较快,躲到厕所里面逃过一劫。后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劝说民众,民众散去。
毛省长惶恐之余,马上向朝廷飞章告变---言吴人尽反(苏州这帮乱民都反了)。苏州百姓知道以后,因为本身不是造反嘛,于是5个人自愿出来顶罪,结果这5人被杀,这事就摆平了----这就是五君子事件的由来。
当时的东林党在地方上办了很多书院,慷慨激昂,评古论今,获得了当时舆论的一面倒的支持,老百姓都认为东林党这些人都是忠臣,老魏那是大坏蛋。
可是我们分析一下:从朝廷这方面看,当时魏忠贤权力确实很大,而且老周被冤枉的可能性也很大,可是魏公公从来不敢搞老百姓啊,更别说去控制舆论了,他搞的都是当朝的官员啊;从当时老百姓这个角度看,朝廷也没加税,也没破坏民生啊,就是看魏公公和锦衣卫们不顺眼就冲上去动手啦,这明显是妨碍公务啊!
日期:2014-03-18 23:30:16
5君子事件在明史(卷245)、明熹宗实录(卷74)、《明季北略》(卷2)里面有记载,在苏州地方志和明季北略上面记载的更详细一些。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明朝百姓的自由度有多大,你觉的不公平,可以造反---朝廷会先查自己,如果是朝廷自身的问题,朝廷改,你还回家做良民;如果是你的问题,诛杀首恶,从者一般还可以继续回家做良民。-----这套机制实际上就是朱棣留下来的。
历史上在明亡之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事情---出现了很多民间组织要反清复明,你注意是民间组织啊---像天地会、红花会等,可不是朱家后人组织参与的,而且延续了100多年(历史上的反元复宋斗争一是有赵匡胤后人参与,二是规模小,时间短)。为什么啊??---经过清朝的一对比,老百姓才真正觉察出明朝的好来,还想再回去,可是呢,已经晚了。
日期:2014-03-20 22:56:11
引申说几句:
实际上元朝税赋比宋朝低很多,管理也相对较宽,民以食为天嘛,普通老百姓也没多少理由去怀念宋朝的,朱元璋自己也说:元朝失之于宽 。
但是呢,因为税赋低,官员薪水就低,所以非常容易滋生腐败,而元朝对官员腐败的制约机制非常差,而元末赶上天灾,又出台了治理黄河这种极其容易激化大众矛盾的行动---这就属于大的政策失误,结果因为大量贪污腐败、不公一下就把矛盾激化了,造反的人等的就是这种机会,结果元亡。
明朝的税赋取法于元,也很低,但是与元不同的是,对官员腐败制约机制很强(尤其是厂卫的建立),对老百姓民生民权也非常重视,所以相对不容易完蛋,但是明末的特殊情况是内忧(天灾+大规模起义)+外患(满清),所以也完了,其实你翻翻历史,以往的朝代不是内忧就是外患(往往是一方面原因)导致朝代终结的。
而清朝税赋比明朝高,民权相对较差,原则上普通百姓是有怨言的,但是清朝出了位伟大的帝王---康熙,要是没康熙,我估计满清也许几十年就被踢回东北去了。而且康熙后面几个帝王也还行,没有大的政策失误---不给老百姓大规模暴动的口实。
实际上,人们一直对朱棣有疑问,20年干了那么多大事---修故宫、疏通大运河、补修长城、大规模用兵、大规模建筑(武当山、报恩寺等),每一项都是特别容易激化大众矛盾的行动-----类似的你看隋炀帝后期的开凿运河,一下就有了18路反王:到处都是造反的;元末治理黄河,就这一家伙大众矛盾就激起来了....为什么朱棣这儿就没人造反也没激化矛盾呢?!----这得是在吏治极其清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的。
明天有时间再接着更新老方的历史。
日期:2014-03-21 11:49:21
关于老方南京城破前的第三次登场,明史是这样记载的:
"未几,燕兵掠沛县,烧粮艘。时河北师老无功,而德州又馈饷道绝,孝孺深以为忧。以燕世子仁厚,其弟高煦狡谲,有宠于燕王,尝欲夺嫡,谋以计间之,使内乱。乃建议白帝:遣锦衣卫千户张安賫玺书往北平,赐世子。世子得书不启封,并安送燕军前。间不得行。"
---《明史》(卷14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