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第22节作者:
迟玉德 在东亚,中国是礼仪之邦,而日本是教育大国。日本人重视教育有着久远的历史,而这段历史不为一般国人所知。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下明治前后的日本教育。
前文我们提到,幕府时期实行门第制度,身份世袭传承,只有个别人可以转换。在这一制度下,没有“科举取士”这一说,因为士的身份是传下来的,不是考出来的。既然农工商子弟不能通过科举入仕,那民间也就没有必要兴办中国式私塾。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开办了有日本特色的私塾——寺子屋。说来好笑,寺子屋的发轫与锁国政策有关。
日本的锁国史比中国的短得多,在战国时代,日本是一个热爱贸易的国家,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江户初期。开放国门为幕府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麻烦,洋教泛滥便是其中最大的麻烦。相对于讲求等级的儒学而言,宣扬平等的洋教更受世人追捧。在耶稣教会的推动下,日本底层民众纷纷皈依洋教。幕府认为洋教是其统治的威胁,于是推行禁教政策,强令洋教信徒改信佛教。对此,耶稣教会强烈反弹,洋教信徒宁死不从。这下可把幕府惹急了,幕府联合藩主残酷虐杀洋教信徒,受害者高达数十万众。又若干年后,洋教问题与农民起义纠缠在了一起,幕府一咬牙一跺脚就把国门给关了。此后,幕府要求所有国民必须信仰佛教,每个人都必须有能证明其信仰的“擅那寺”。
擅那制度使得寺院成为平民的户籍管理者。在这一制度下,平民与寺院的关系很密切。大寺院信众多香火旺不愁吃穿,小寺院就没那么幸运了。为了增加收入,小寺院开办起了面向平民的世俗学校,名曰“寺子屋”。
寺子屋是启蒙学校,招收六岁以上儿童,入学三到七年。寺子屋一经诞生便大受欢迎,平民纷纷送子弟入学。渐渐地,小寺院容纳不了那么多学生,民间寺子屋因之兴起。
寺子屋的学生被称为“寺子”,老师被称为“师匠”。寺子屋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近百人,小的十几人。开办寺子屋并不需要多少成本,只要有间像样的房子、有个受欢迎的师匠即可。于是,浪人、医生、神官、町人纷纷投身教育业,寺子屋因之遍地开花。
寺子屋得以普及与其教育内容有关,也与幕府的不干涉政策有关。寺子屋主要教孩子们阅读、书写、珠算、商卖和女红,虽然它也教四书五经,但那不是重点。寺子屋教授的是实学,孩子们学的是谋生,家长们买的是未来。
幕府也十分欢迎寺子屋,寺子屋乃民间自发办学,幕府不需要投入资金,只要不干涉即可。对幕府而言,寺子屋是其统治的帮手,它不仅可以培养更能创富的纳税人,而且可以代为传播封建礼仪道德。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寺子屋最早出现于江户、京都等大城市,到十七世纪末已延及农村,至天保年间(1830年代)普及全国。在幕末,江户约有1500间寺子屋,全国约有15000间寺子屋。
寺子屋是平民学校,精英教育则由政府来办。幕府和藩国都开办士族学校,主要教授修齐治平,此外教授剑术、茶道和诗词,总之是一些与平民生活无关的学问。到江户末期,幕府的直辖学校有20多所,各藩兴办的藩校有200多所。
江户时代被称为“教育爆炸的时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有学上,各有特色,各得其所。日本人不相信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们也送女孩上学,有女子寺子屋,也有女性师匠。在启蒙教育上,日本在开国前就已领先世界,其入学率男子为45%,女子为15%,比同时期的大英帝国还要高。当时我国的情况则惨不忍睹,1908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规定立宪与识字率挂钩。清廷为此制定了宏伟目标并写入宪纲,当局计划用八年时间将民众识字率提高到2%!
一个是全民教育,一个是精英教育,一个是实学教育,一个是清谈教育,一个是开放教育,一个是奴化教育,近代日中一兴一衰、一浮一沉、一荣一辱,岂无来由乎?
明治政府成立后,教育更是成了军国大事。新政府在废藩置县后不久(1871)成立文部省,又一年后(1872)公布新教育制度,名曰“学制”。
新政府在学制中宣称,“学问乃立身之财本”,故要想“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遂其生”,必须要“修身、开智、长才艺”。政府还劝导家长们务必要让子弟上学,说这是一个爱国者应尽的义务,务期“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新政府还对学区进行了规划,按照规划,全国设置8大学区、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不过,这个目标很不切实际,到明治十一年(1878)时,日本有小学26584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日本今日的小学数也就大体如此。
明治六年政变后,木户孝允亲掌文部省,他把小学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以此普及他的爱国教育。明治时期的爱国教育叫“修身”,占总课时的7%,更多的课时用于教授语文、算数、理科、地理和历史。
为树立新气象,明治政府大量修建西式教学楼,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改建自寺子屋。除普通小学外,政府还设有贫人小学、村落小学和幼稚小学。学制推行初期规定义务教育期为八年,后来调整为四年。
明治时期的小学喜欢叫“开智小学”,其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了看图说话等,为节省费用,学生们不用练习本,而是在小石板上练字。在创办初期,小学考试但不应试,考试为公开口试,家长和地方官都会到场,考试不是特别重视成绩,也不排名次,这跟寺子屋时代有点像。但到了后来,这一模式实行不下去了,因为无论是求职、从军还是考公务员都跟教育挂钩,不考试怎么行。于是乎,应试教育全面兴起,学生沦为考试机器。
新式学校在开办初期遭到了民众反对,有些地区还发生了反对学制的暴动,市民们甚至一度捣毁小学校舍。民众反对学制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难以承受高昂学费,二是他们反对教学内容。在明治初期,政府财政困难,因此提出了“受益者负担”的办学原则。在这一点上,新小学与寺子屋并无不同。但新小学多为小洋楼,且教师工资颇高,这就使办学成本直线上升,办一间新小学的钱能办十间寺子屋。另外,寺子屋是自愿入学,而新小学是强制入学,寺子屋教授的课程也比新小学更实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