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第29节

作者: 迟玉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满清自立朝以来第一次遭遇外敌入侵。说来好笑,在儒家语境下,满洲人原为帝国边外“夷狄”,趁中原内乱之机夺取权柄,从此主宰华夏乾坤。经过两百年统治,满洲人成功地奴化了中原人,他们把满洲人的发式、服装、词汇乃至体制移植到了中原。满洲人吸取了蒙古人的教训,他们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并向汉人精英广泛开放政权,这就使得清朝成为满汉两族共同的帝国。不过,满洲人从骨子里提防着汉人,为此他们推行种族隔离,强制剃发易服,大兴文字冤狱。在满清之前,皇帝的权力没有多大,文士的地位相对较高,乡绅的作用不可小视。满清的确盛产明君,但其整体社会发展远不及大明,就更不用说两宋了。据说,被劫持的人质会在劫持过程中慢慢理解劫匪,并站在他们一边,甚至爱上他们。西方心理学将这种现象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显然,1840年之前的汉人患上了严重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虽然也有人试图“反清复明”,但不是吴三桂那样的骗子,就是洪门那样的帮派,至于文人士大夫,早吓尿了。什么国家民族,什么文人气节,去他妈的高尚,活命要紧,富贵要紧,人生在世财色而已!这种不负责任的亡国奴文化成了满汉两族共同的精神遗产,对这种文化的全面反叛则成了近代中国长期革命的重要燃料。

  1840年,“劫匪”和“人质”的好日子结束了,英国远征军携坚船利炮轰开了“上国”的禁门。战争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这是“天-朝”威严的门面第一次被戳破。战后,获胜的英国人要求清廷割地赔款并开口通商。从战争爆发的本源及战后条约的重点来看,这次对外战争是一场贸易战争,但它还是被包装成了为“禁毒”而打的道德战争。而事后国人对战争的反省也多停留在道德层面,人们一味指责当事人自大、不负责任和贪污腐化,总之就是一群笨蛋加混蛋毁了大好中国。更让今人气愤的是,这群害人精战后居然不思悔改,依旧在“老子天下第一”的幻梦中蹉跎,直到让英法联军于二十年后占领了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才算稍微清醒。

  1861年,守旧的咸丰皇帝在避难承德时驾崩,他的宠妃慈禧以独子载淳为筹码,联合恭亲王奕�6�0发动宫廷政变,叔嫂二人推翻了咸丰钦定接班政权,确立了垂帘听政体制,开启了自强图存运动。慈禧是一个嗜权如命的女人,她喜好阅读古典书籍,对新事物也能接受,她虽对洋人素无好感,但也深知改革之不可避免。恭亲王奕�6�0是咸丰帝的弟弟,颇有才干,也因之备受咸丰猜忌。奕�6�0对西洋器物情有独钟,他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改革口号,联合在镇压太平天国中崛起的汉臣集团发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搞得颇有声色,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课,1864年《万国律例》发行,同年“洪杨之乱”被彻底平定,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同年留美幼童起航,1876年开平煤矿运营,此间城市开始有电讯联络……
  洋务运动得到了慈禧的全力支持,慈禧以巧妙手段压制顽固派,这就使得洋务运动进行得比日本的幕末改革顺利得多。洋务运动提出了两个口号,一是“自强”,一是“求富”,大清不但有了近代兵工厂,而且有了近代纺织厂,看上去与日本的“富国强兵”并无不同。此时,中国的经济指标和国际影响也走出了最低谷,开始出现“中兴”之态,人们也觉得“盛世”将临。
  1894年,中日两国为朝鲜半岛大打出手,甲午战争爆发。在这场中日民族对决中,日军不但消灭了北洋水师,而且占领了满洲和辽东半岛。慈禧太后赶紧派洋务重臣李鸿章赴日乞和,两国在讨价还价后签署了《马关条约》。
  在《马关条约》之前,中国虽有对外赔款,但其总额十分有限,对帝国影响微乎其微。《马关条约》则不同,它使中国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当局不得不靠借外债来还赔款。大举借贷外债的后果是严重的,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描述:“兹后中国行政完全被外国银行团把持。凡出口进口之关税,盐税之收入,以及内地之转口,同为外债之抵押品。此后因修筑铁路也涉及外债,才激起了1911年的革命。以上情形在中国进入民国时代后基本上未有更变。也因为对关税收入的处理,孙中山与西方各国争执,才决定与苏联联合。”

  甲午之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自尊,也彻底否定了“中体西用”路线,北洋大臣李鸿章更是被公众视为“卖国贼”。此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温和派提出了君主立宪,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激进派提出了共和革命。
  (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