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美女--情的缱绻,爱的煎熬,欲的拷问,灵的涅槃!》
第28节作者:
宁夏马鹰 日期:2015-10-15 21:19:09
真老汉和真小妹对真小男的辍学决定始料不及,这就像是晴天霹雳,他们事先没有从他身上发现任何要辍学的迹象。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叫真老汉惊惶失措,他从来没想过儿子会辍学,即使他心里明镜似的,贫穷的家境是无力供他的,但他还是没有想到这一层。他想儿子最起码高考结束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说不上会有办法让小男上上大学。可现在儿子辍学了,他心里痛苦得像刀绞一样,难受极了。他又一次真切地感到自己的无能和羸弱,感到了一种无边的羞耻,感到一种被生活抛撇的无可奈何的凄惶。希望儿子光耀门楣的美好愿望,看来是彻底落空了。真老汉显得愈发苍老,头低得更低了,对什么事儿都视若无睹,尪羸佝偻的背影渗出一种被无情岁月削刻的凄凉和寂寥。
真小妹哭着要求哥哥收回成命,再去上学。她対哥哥的决定难以接受,她反问他对她所说的虹霓志哪儿去了?他就甘心在这山旮旯窝一辈子吗?真小男看着妹妹阁泪汪汪的眼睛,说出了自己部分真实的想法。他很坦然地对小妹说,光有虹霓志没有物质财富的持续支撑,是上不了大学的;再说了,并非只有过独木桥才能成才,他已做好打算在适当的时候去城市谋发展,他相信自己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现在,他最大的希望是小妹考上民族师范,为此,她需要努力,挣了这口气。他和姐姐打工挣的钱足够她上学,等她考上了师范,他就去京城找姐姐。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她大可不必忧虑;未来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当他把第一个月的工资交到父亲的手中,并劝慰父亲不必为他挂虑,这样于事无补;与其空愁肠,还不如让他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他的父亲缄默不语,脸上的愧色时隐时现,看来他只有接受这样的现实。真小妹看着哥哥一脸的刚毅神情,她的心里充满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她暗暗发誓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师范,不辜负父亲、姐姐和哥哥的期望。
日期:2015-10-15 21:25:17
和往常一样,午休的时候,真小男和工友们团栾蹲蹴或席地而坐,在大门口的阴凉处吃饭。他的满拉堂叔缓缓向他走来,圆白帽在阳光地照耀下显得格外晃眼。看见堂叔,真小男赶紧站起来,礼貌热情地向堂叔问好。他的堂叔从购物袋里,掏出一只苹果朝他手里塞。他欣然接受了堂叔的苹果,在手中摩挲着抛空一旋转,表示堂叔的苹果使他很开心。
真小男心情愉快地和堂叔聊了起来,家长里短,琐琐碎碎,聊得好不开心。等他问到在山里放羊的堂哥时,堂叔立马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小男的堂哥就光牧羊赚钱已经盖上了新房,接下来娶媳妇的钱也有了。堂叔的语调里充满了满意的自豪,他说当初他让小男的堂哥辍学放羊是多么正确的选择啊,这本身就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现在他儿子的羊繁殖发展到了好几十只了。他一再强调自己的先见之明和对事情发展的正确判断,并语带几分惋惜地说,当初他也劝说过小男的父亲,让小男别去上什么学,去牧羊,但他父亲就是不听。这不,不但让小男书没念成,落了空,还耽搁了发家,一头儿抹脱了,一头儿翘担了,落着个两手空空。
真小男面带微笑,频频点首,在一个恰当的间隙截住了堂叔的话茬。他对堂叔的先见之明不吝赞美之词,并礼貌地提醒堂叔,他辍学不是父亲的错。他没有避讳自家贫困的境况,对堂叔轻描淡写地说贫穷是暂时的,他会奋斗,会改变贫穷的状况。最后,他引经据典地说,凡自强不息的人,真主到头会拯救。真小男就这样表明了自己矢志不渝的决心和坚不可摧的意志。另一方面,他还暗示他的这位满拉堂叔,看问题不光要看到眼前,还要顾及长远点儿的发展,山不转水转,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
日期:2015-10-18 21:17:31
真小男的堂叔从小男的话语里听出了一种不屈和狂狷,而远不是他原以为的那样颓唐和愁肠。他的先见之明和施恩于人的优越感,顷刻间灰飞烟灭,不见了踪影。他十拿九稳预测人事的眼光落在堂侄的身上,他奇怪地发现自己根本就参不透这个毛头小子,这多少有些让他感到郁郁寡欢,有些失落。
真小男的堂叔在离开的时候,感到有必要让这小子恢复对自己的尊重。于是,他悠然地用一种勘破世情的庄重语气说,有志气是对的,但人要始终记住经上说的,“不要骄傲自满地在大地上行走,你绝不能把大地踏穿,绝不能与山比高”。年青人要学会抵御诱惑,期望太多不是什么好事;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会转瞬即逝,它是诱人悖主的孽根,会使人迷误。故此,清心寡欲,安贫乐道才是消除易卜勒斯淆惑的盾牌。
真小男面带微笑,频频点头,表示堂叔言之有理,自己在洗耳恭听,并一再对堂叔在他低迷的时候,给他指点迷津,对此他深表谢忱。
他送堂叔到大门外,大声地说他有时间会来看望叔叔和婶母。他的堂叔听到小男这样说,心想这小子还算有心肝。
真小男对堂叔的人生哲学中的绝大部分观点持不同看法。堂叔把人追求现实的富贵和幸福看成一种空无,这实在令他难以认同。或许像父亲和堂叔这样信仰虔诚,教门积极的人,骨子里就认定世上的一切都是真主的前定,贫富祸福非人力所及,人的任何抗争都是无谓的、无意义的。那么,他很难理解,真主还赋予人意志和理性何用?既然这样,人为什么还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只能暂时把这看成自己的学识和理智还处于迷蒙阶段,达不到明晰境界的表现。
但是,真小男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忠诚地像堂叔那样过一辈子庸碌的生活。他们一辈子生活在这山旮旯,从来就没有设想过还会有其他样式的生活。他们恬然地沉浸于他们的世界里,敷衍今世,觊觎经营后世的天堂。就拿他的堂叔来说吧,他做完晨礼的拜功,赶着他的黄犍牛去犁那几亩黄土地,他扬着鞭子,喊着号子,跟在牛后,显得其乐陶陶;他全然沉醉在自己的幸福世界里。这是他父辈的生存方式,他或许只是一个蹩脚的欣赏者,仅此而已。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梦想,他不赞同年青人把自己沉溺于平庸之中。
太初有为,我们也不能例外,应该有所作为。真主不会,也不应该干预人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也不应该钳制追求合理财富的愿望,也不应该把人的理智追求看成罪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