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史》
第28节

作者: huayuan284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9 19:57:10
  王羲之《孔侍中帖》为唐代内府摹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原本为手卷,现在改为轴装,共九行,前三行为《频有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
  此帖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也是在奈良时期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布施给东大寺。桓武天皇(737-806)留有“延历敕定”朱文印记。
  《孔侍中帖》也叫《九月十七日帖》。该帖对原迹的渴笔及虫损部分摹写极为精致,是研究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相当可靠的资料。
  日期:2013-12-29 19:59:45
  No.113
  故事重新说回到东汉初年的东北地区,今黑龙江省。拓跋部,鲜卑族的一支,逐渐向南发展。他们与中原的汉人或其他民族的政权和、战不断,4世纪初期,在现在的山西省建立了“代国”。但是,时值苻坚统一北方,代国被消灭。拓跋们退回蒙古高原,忍耐到前秦倒台,于386年重新建国,叫做“魏”,史称“北魏”,首都在平城,即今日的山西大同。
  北魏逐渐统一了北方。这次统一,来得慢,影响也比较大——显然,二者之间,是正相关滴。
  长久以来,拓跋朋友们游牧为生,建立魏国之后,因为战争,更因为风俗,仍旧处于游击队状态。确立首都、自称皇帝,这些汉人的把戏,拓跋朋友们398年才完成。
  对于北方农业区的统治,也经历了风格转换。起初,可以想像,是残暴的骑兵对于农民的种种木有共同语言只有强制。其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斗争、磨合,北魏政权建立官僚体系、给农民分配土地、收租课税,越来越像是汉人政权了——这不难理解,入乡随俗也。在草原过草原的日子,在(黄河中下游)平原,过平原的日子。日后的蒙古人、满族人,类似。通常的说法,这个叫做汉化。在本文的语境之中,当然应该叫做“帝国化”了。

  北魏政权的帝国化,大大地出名。此时在位者,是孝文帝拓跋宏。他的帝国化改革,简单地说,就是复制传统的政治制度。这个传统,是秦始皇首创的帝国招牌,曰中央集权。拓跋宏不必费心考据,南方的政权给他提供了现成的模板,比如官僚制度,比如世家大族,甚至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种种花样,抄过来就可以用。
  日期:2013-12-31 16:45:36
  再贴一下这个图片。
  周的历史比较清晰,可以跟中华帝国的一、二、三期类比。
  表格之中没有体现的,五帝时期和夏商的历史比较模糊,是“帝国前史”,已经为帝国做好了铺垫。
  这叫做“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或者叫“削足适履”。哈哈

  日期:2014-01-09 22:05:20
  《远宦帖》
  亦名《省别帖》。纸本。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宋黄伯思(1079~1118)以为,《十七帖》中的书信,均系写与周益州者。
  此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亦刻入《淳化阁帖》卷六;《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澄清堂帖》(孙承泽本)均曾刻入。清道光间,叶志诜得王献之《送梨帖》,将此帖一同上石。后杨守敬又刻入其《邻苏园法帖》中。
  北宋曾入大观、宣和内府,有大观、宣和诸印玺,卷首徽宗赵佶瘦金书签,上钤双龙方印,专用于古法书者。后曾入金明昌内府,及北燕张氏,后归贾似道。明时曾为秀水项元汴所藏,入清由耿会侯、安岐所递藏,曾著录于《墨缘汇观》,订为唐人钩墓本。嗣入清内府,而未钤内府收藏印,故石渠亦无著录。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 / 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 / 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 / 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 / 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 / 知足下情至。

  日期:2014-01-09 22:17:25
  No.114
  影响力更大、更长久的,是文化上的剧变。494年,北魏政权迁都到洛阳。比起平城,这里的物质更丰富,比如,粮食充足。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精神,或者说,文化,汉文化的中心也。鲜卑要彻底地汉化,本族的语言、姓氏、服装,统统禁掉,一切以汉人为准!想想看吧,起初,异族朋友讲汉语、穿汉服,肯定是明显的系统不兼容,但是日久天长,文化从外“化”到内,鲜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仍旧留存于今日者,是鲜卑人在宗教上汉化的印记:佛教石窟。此教当然来自于天竺,但是鲜卑人经过汉人中介,了解了它,爱上了它。形之于“恒久远”的石头,是鲜卑朋友在大同建造的云冈石窟和洛阳开始建造(之后各朝续有营造)的龙门石窟。
  鲜卑人“变成汉人”之后,汉人政权,也就是帝国的宿命也就等在眼前了。外戚宦官专权、贪污腐化、卖官鬻爵……于北魏政权的最后倒塌,大有助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