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朱棣和方孝孺》
第11节

作者: tyalunt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3-30 18:40:48
  徐州守军过了将近1个月,一看城下也没人来了,再说平安将军也马上要到徐州了,不追一下没法交代啊!结果吊桥一开1万多人马真奔黄河边杀来.
  快到黄河边了,居然发现有100多列队等候的燕军;又不敢追了,等了一会儿这100多燕军撤到河边去了,这1万多人胆子又壮起来了,又追上来了,结果突然听到号炮齐鸣,这1万人又吓退了,回过神来一看,那100多燕军过河了,跑了!
  这次朱棣用了两次虚招,徐州追兵被连续晃点了两次,后悔不迭。紧接着朱棣居然又来晃点追兵了,但这次就不是虚招了。

  几天以后,平安到徐州马上引领马步兵4万渡河追来,朱棣观察了一下宿州附近的地形,滨河附近树多而密,一看就像有埋伏的样子,不行,淝河附近没多少树,不容易埋伏人马,就淝河了。朱棣领着2万人带了3天的干粮在这儿蹲点,第3天头上探马来报平安来了。朱棣接着又用了徐州那一招,派小股骑兵到平安阵前去招摇;平安和徐州来的守将一看:你又来这一招,追!平安一边追一边看地形,越追越放心,结果就追到了朱棣的包围圈里来了,大败。据史书记载燕军此次战役仅缴获的战马就8000多匹。

  日期:2014-03-30 20:18:22
  顺便补充几句:
  按照明史的说法,朱棣这次是趁南京空虚才杀过来的,那就应该是偷袭性质的,那抓到大量俘虏就不应该放了,而且朱棣是孤军远袭啊,多危险啊,可是朱棣照放不误,不止是放降兵,指挥官都放。
  像抓获的辽东杨文的人马,当时杨文领10多万大军杀向北平啊,不仅降兵放了,大大小小的指挥官71名(含杨文的副手王雄)也都放回辽东。而且一直到打到南京之前,朱棣是一路抓一路放,不管抓多少,你愿意走就给你点盘缠回家。
  这是趁南京空虚而去偷袭的样子吗?!

  日期:2014-04-01 00:03:57
  据《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等资料说法在这次淝河伏击战中"平安易服以数骑走",也就是说平安脱了将军服换上小兵的服装,就带着几个亲兵跑了。跑哪儿去了呢?---宿州。
  平安据守宿州之后,开始向宿州调集兵力,朝廷也派大军向宿州方向进发;因为朝廷连年用兵,粮草都向军前运,大部军粮还在徐州呢,还得往回运,结果在运粮途中居然又被朱棣派人截毁了(不长记性啊,朱棣在这方面的反应速度非常快),此时南京杀来的朝廷大军也快到了,因为宿州也不是什么坚城(一小县城而已),所以平安率领残余部队向淮河上游退却,朱棣随后追杀而来,几乎夺下官军据守的淮河浮桥。

  此时朝廷大军倾巢杀至,双方遂打成相持局面---一方在淮河以南,一方在淮河以北。因为史料上没有确切数字,我估计这可能是朝廷最后的主力,数量应该在30万以上(2个证据:1、此后平安亲统6万大军运粮 2、此役仅降兵将近10万);朝廷大军来的很快,可能也事起仓卒了一点,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带够军粮,几天就没吃的了(《明史》<明实录><明通鉴>《纪事本末》说法同,"南军粮尽,采芜而食")。

  朱棣得知以后,决定再给在南军已经倾斜的天平上再加一码----半夜偷袭之。
  日期:2014-04-01 14:04:36
  顺便多说几句:
  有人就是信朱棣怎么剐掉3000宫女的事情,其实你想过没有:
  任何一个宫女太监,人家都不是白给你干的,都有薪俸的,太监因为牺牲比较大,薪俸很高的,宫女因为年轻,薪水也不低;而且宫女岁数大了要出宫,太监老了也要出宫养老,这都要给一大笔遣散费的,这都是不少钱啊!永乐一朝钱都用在干大事上了,哪有钱养那么多宫女、太监啊,他宫里面宫女能达到2000就不错了,还杀3000宫女?!
  李朝实录里面确实记载过朝鲜给朱棣贡献美女,一次也就10来个而已,几年才有一次的。
  像历史上宫里面宫女比较多的,像杨广--隋炀帝,富二代,有的是钱,不干正事,所以养多少宫女他都不在乎,养的起啊;晋武帝、唐玄宗,即位时都是非常富有的,可是他们又不会干什么正事,所以就大招宫女啦!朱棣跟他们不一样啊,一直都在干正事啊,一天都没轻松过!
  日期:2014-04-01 14:21:06
  增加一个实例说明一下:

  有人做过研究,宫女的工资有多高,比如有个搞历史的叫倪方六出过一本书《帝王秘事:曝光帝王私秘生活》,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的,据他统计,汉代一个宫女的工资可以在同期养活14个人。
  其实太监工资更高,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原意去宫里太监。
  参见:
  汉代“公务员”工资:宫女年俸可养活14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