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往事——一名刑警的真实讲述》
第4节

作者: _小哥_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轻轻捏住伞布,把伞拿了起来。冲着阳光,来来回回看了几遍,打开又合上,再打开再合上,接着又在伞把上哈了几口哈气,继续观察。最后,我把雨伞贴近鼻尖,深深地嗅了过去。
  瞬间,一股神秘的气息似有若无淡淡地飘进了鼻腔,这种气息,竟有让人静止的力量!

  日期:2015-10-06 21:52:02
  当我们再次回到屋里时,现场勘察已经结束。
  “善后工作我们自己弄吧,咱们一会儿到村东头的书记家开个会,他那儿腾出了两间屋子给我们当指挥部。”于大队和我们说。
  村子不大,加上出于熟悉情况的考虑,我和汪旗选择步行过去。已经临近中午时分,明媚的阳光照在头顶,让人有一种懒洋洋的麻痹,鸡鸭的鸣叫声、犬吠声、老牛的哞哞声都从村子的各个角落浅浅传来,让人不愿回忆起昨夜的黑暗……
  见我低头不语,汪旗问我,“生哥。你觉得刚才的现场勘查,收获大不大?”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轻轻摇了摇。“室内和院子里都没有翻动,应该也不会有财物上的损失。门窗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屋子的门鼻儿早都生了锈,锁头我也在灶台上看见了,他们临睡前没有锁门,这可能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另外,技术人员没有提取到指纹,作案工具也没有找到,这些我都已经问过了。再就是昨天夜里进入现场的村民太多了,水泥地面和院子周围的足迹早都已经杂乱不堪,要想提取脚印也是很难的了……”

  “那就是什么线索都没有了吗?”汪旗扭过头来问我。
  “不是没有,而是我们能不能发现!”我面对汪旗站下来,纠正他的错误。
  “埃德蒙.洛卡德在20世纪初提出了物质交换原理,每一个刑事罪犯都会把某种东西带到犯罪现场,也会把某种东西带离犯罪现场,简要概括就是“每一次接触都会留下痕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必留痕。所以,只有未发现痕迹物证的现场,而没有无痕迹物证的现场。福尔摩斯有一句名言:你看到了,但你没有注意观察。这句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汪旗听得很认真,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个人继续往前走。我一边走一边讲给他听,“随着刑侦科技的进一步的提升,传统的手足工枪这四大类痕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刑事现勘的需要。现在,有些即便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也能被发现,也能成为线索和证据,这就是微量物证。但是无论科技怎么发达,我们具备这种意识都是最基本的前提。佛教的《心经》里面说,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指的是的眼耳鼻舌身意。每到一处现场,我们都要充分调动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甚至还有第六感觉。具备这种意识、充分调动这些感觉,就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日期:2015-10-06 21:52:51
  顾村好久没有一起来过这么多人了,村书记把他的家借给我们当临时指挥部,算是豁出了血本。毕竟,村子里多少年也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可这下却一次死了两个。在村书记还有很多人的眼里,这个午夜凶手就像一颗定时丨炸丨弹,说不上什么时候还会响。

  临时指挥部的房间并不算小,还有对面的一间卧室也留给了我们,说是给领导休息用的。但即便如此,一下子涌进来三十几个人,屋子里还是被挤得满满登登的。好在没人挑,炕上、木头椅子上、折叠椅子上、小马扎上,大家凑合着只要找到个能坐的地方就行。眨眼间,屋子里就变得安静下来,会议开始了。
  日期:2015-10-06 21:58:51
  会议首先由法医和现场勘查人员进行汇报,他们汇报的内容,与我之前和汪旗分析的几乎大同小异。随后,参与案件前期调查的侦查员开始介绍现场走访的情况。
  两名男性死者是亲兄弟,老大叫顾存思,42岁;老二叫顾存旺,38岁。两个人都只有小学文化,都是普通的坐地户农民。老大的媳妇,也就是现场的那个女人,叫付兰芝,今年34岁。顾家兄弟与付兰芝的父母都已过世,他们在村子里也没有其他直系亲属。

  顾存思与付兰芝是在1996年结的婚,二人没有子女。两名死者生前经济拮据,老二顾存旺至今未娶。顾家哥俩儿与他人并无恩怨,在案发前也没有与他人产生过口角和纷争。用其它村民的话讲,这家三口人,除了老大媳妇是个勤快人之外,剩下的那两个就是一对懒包加窝囊废。
  “但也有的人说,老大媳妇虽说看着既干净又利索,但整天木呆呆的总也不吱个声,怀疑她是不是这儿出了什么问题。”一名年轻侦查员指着自己的脑袋,最后补充道。
  日期:2015-10-06 22:03:48
  “各位,这个案子不太乐观呐!”老胡听完汇报后,表情严肃地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不仅没有什么像样的破案线索,就连案件的因果关系和作案动机都还没有摸出门道。所以呀......”他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于大队,“所以工作还是得从头做啊!”
  于大队点点头,用眼神示意老胡接着讲。
  “我刚才和于大队商量了一下,”老胡说,“在下一步工作中,专案组将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市局的一名同志,县局的三名同志组成。其中的三个小组是村内摸排组,从今天下午开始在村内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和摸排。重点是排查村子里所有人员在昨晚的活动情况,自己说的不算,一定要有佐证;还要排查案发前后行迹可疑的人员,包括案发前突然来到村子或是案发后突然离开村子的;再就是排查所有行为特征异常的人员,包括行为举止、体貌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的。剩下的一个小组,是村外摸排组,要到周边邻村开展调查工作......下午六点,专案组全体成员准时回到指挥部开会。”老胡低头看了看手表,最后问大家,“各位还有要补充的吗?”

  常靠海边识鱼性,久居深山知鸟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老胡职位不高,却是Z市刑警支队的元老,他从事命案侦破的工作已经足足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了,在侦破凶杀案件的过程中,现场勘查、群众走访、串并案件都是常规动作,老胡的工作安排虽然谈不上一鸣惊人,但也周密详尽,周围人自然没有话说。
  吃过午饭,法医和负责现场勘查的技术员先走了,小贾也去了村外。我和汪旗留在村里各自参加一组,大家顶着明晃晃毒辣辣的烈日开始了工作。走家串户、迎来送往,往日寂寞的村庄显得有些忙碌了起来。
  日期:2015-10-06 22:04:44
  我这一组负责的是村子东侧的二十几户人家,那个下午,我走访了其中的七户,现在翻看工作备忘,仍有记录。
  我还记得在一个老头儿家,他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老头儿从灶台拿过两个大碗,碗里的油渍日积月累,结成了厚厚的一层,他用黑乎乎、又黏又腻的抹布把碗擦了又擦,将暖瓶里哇凉的井水倒在碗里递给我们。我身旁的两名同志纷纷摇手拒绝,只有我用双手接过一饮而尽。其实我也是强忍着喝下去的,但我必须这么做。我这么做的原因是:你要别人对你倾诉,首先你要表示对他的尊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