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4-09 19:51:24
唐三藏(五)
三藏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离寺的机会。
到了十八岁那年,终于迎来了一个大有来头的人物,大唐国君李世民。
主持传下法旨,众僧谨言慎行。
他们噤若寒蝉,而他却把握到此为绝无仅有的良机,若然错过,必会在寺中终老一生。
那一天,众僧看到三藏脸上露出静谧而恬淡的光芒。
那一天,大雪纷降,一片一片,落满了大唐国寺。
“昨日之我,可有别于今日之我?”
“今日容颜,老于昨日!”
当雍容华贵的李世民从小径迈来,正低头扫雪的三藏,自问自答。
其实,他完全可以自答,“昨日死,今日生”或“今日所悟,别于昨日”。如果他这么说,将会与李世民失之交臂。
佛法广大,也会因人而异。你不可能去点化一个穷人,说富贵如浮云,转瞬即过,因为穷人未经历过富贵,如何放得下?
今日容颜,老于昨日!正击中了已年入古稀的李世民心声。
天下间没有一个皇帝不渴望长生不老,享尽荣华富贵。
李世民震惊,当即向他请教佛法。
“今世作恶,来世作牛作马!”他又再次捕捉到了李世民更深一层顾虑,灌输六道轮回业报。
毕竟,李世民长年征战,所造杀孽无数,为了争夺皇位,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退位。
“这个国家有点病!”当李世民问他如何看待现今盛世,三藏答。
“病在何处?”李世民问。
“天下纷纷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人心不向善,如何不病?”
次日,李世民离开国寺,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
他微微一笑,知道命运转变之机将要来临。果然,再过不久,李世民钦点他主持水陆法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终于由默默无闻,转向万众瞩目。
众僧才意识到,有的鸟儿是不会被关住的,它的羽毛实在太光鲜美丽了。
往后,李世民再度委以重任,赐他国姓唐,要他西行取来大乘佛法,三藏欣然领命。
日期:2014-04-09 19:52:02
唐三藏(六)
三藏离开的那天,长安下雨了。
烟雨迷朦,斜斜的千丝万缕,挟着丝丝水汽的凉风轻轻吹在三藏脸上。
冰冷的雨丝慢慢浸染着长安古城,城中的一切都在无边雨意中显得朦胧和不真实。
三藏走了一天还未走出空前繁荣的长安城。
斜风细雨渐渐转为淅淅沥沥的雨珠。
雨夜的长安冷冷清清,宛如一座空城,他孤独的脚步声和着滴答的雨声,他清瘦的背影,显得有些凄凉。
他回头一望,诺大的街道只他一人在行走。他停步半晌,望了望明暗不定的灯火,再度迈出,走得更加沉稳有力。
一灯之明,亮仅方寸,以一灯燃万灯,定能普照四方。
他坚信,一定能让天下灯火闪亮得更加温暖。
送他出城的是万户捣衣声。
他终于离开了长安,从此后天大地大……
当他踏出城门,意味着结束了长安的生活,而西行,却刚刚开始。
有人羡慕他,可以走得这么远;有人觉得他可悲,会死在远行的路上。三藏报之一笑,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他离开长安后,跋山涉水,原来山是这么高,水是这么的深,天地是这么的广阔高远。
他回身一望,不见长安城,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
一个人还要走多久,才能结束孤独的脚步?一个人还要走多远,才能有一个人结伴而行?有些山实在太高,令他难以逾越;有些水实在太深,令他难以渡过。
简而言之,他需要帮助。
日期:2014-04-09 19:52:42
唐三藏(七)
这一日,在太阳最火红的时候,三藏遇到了一个人。
那人满脸的大胡子,两眼凶巴巴的,穿着粗麻褂子,袒出毛茸茸的胸腹,手里还握着挺大的一面板斧。
他旁边生有一堆火,火上架着一条狗,肉香四溢。
地处荒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兼之饥火难耐,正好有一条将熟的烤狗在眼前,偏偏三藏又是佛门弟子,你说要不要命?
没有人生来就四大皆空,是人都会有欲望,看你压不压得住而已。三藏第一感觉是:跟着他混,有肉吃!
那人见三藏双眼盯着火架上的烤狗,恨不得插上一手相助似的,果然三藏以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表情自然而然凑近,随手拣了根小棍把火撩开,免得狗肉烧焦。
那人一呆,不禁心想:这年头什么都靠不住,连和尚都有假的!
“这狗那来的?”三藏伸舌舔唇。
“野的,没主!”那人声音和他模样一般的粗糙。
“还以为是你偷来的,偷来的小僧可不吃!”
“你是和尚?”那人疑惑。
“难道你看不出来我是一个得道高僧么?”
“还真看不出来!”那人横了三藏一眼,“一个人?”
“嗯。”
“有银子么?”
“一点点。”
“有银子好!”那人双目一亮,如同三藏眼中的饥火。
待得狗皮焦黄,那人扯了一条狗腿递给三藏。
三藏两眼放光,却是不接,“你吃吧,小僧看着你吃!”
“不吃?那你凑那么近干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