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生活情感纪实--情断德意志》
第37节

作者: 情断德意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4-09 02:38:29
  (31)国女足自助餐
  下午一上班,孙经理就交待大家:今晚有大任务,请务必多用心。特别安排林楠在餐厅招待,从富贵临时调了一位伙计在厨房刷碗。
  中午在餐厅通往后院的玻璃暖房中已经摆好自助餐台。自1999年破天荒打入决赛,目前已经去得取得2004雅典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中国女子足球队,此刻正在德国短期训练,今日1:1战平德国女足,慕尼黑领事馆给她们庆祝一番。
  天色微黑,挂着国旗的两辆使馆小车已经达到门口,几位汉子鱼贯而入,孙经理连忙与领事馆熟人打招呼,在一旁叙旧,领事馆人员告诉孙经理,上次的游行声势浩大,国内很满意,已经内部表彰。
  林楠招呼其余几人坐下,其中一位大背头、壮身板,坐在椅子上腰板很直,很有气势的样子,林楠好奇问他:“您是教练么?”他呵呵一笑说:“这次来德国都被问了一路,这位才是”他手一指身边一位瘦些较内向的男子。
  林楠说:“喝什么茶?队员们啥时到?自助餐要不要上?”教练说:“给她们半小时时间洗澡,应该也快来了。”大背头插话说:“先给我们来两瓶啤酒吧!”
  “请问,给我来一个Bayerischer Weissbier可以么?”一同前来的一位光头德国人,忽然用流利的中文夹德语问林楠。他随后递给林楠的名片上的抬头为;德国足协中方联络官;马克
  林楠马上招呼酒吧越南大姐给他们上了三杯鲜啤,孙经理事先有交待:官方招待饭,有求必应,要啥给啥。
  一辆深蓝色MAN大巴车驶到门口,女足队员们三三两两下来,统一的红黄色队服,多数显得略大,在餐厅通往后院的玻璃暖房辟出的就餐区一一作了下来。
  今晚的自助餐比平日里丰盛很多,张师傅也跟杰叔、阿宾交待:好东西别不舍得上,都是自己人吃了。

  除了常见的热菜:土豆炖牛肉、糖醋排骨、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红烧肉、麻婆豆腐;凉菜:金针拌芹菜、青椒拌干丝、黄瓜紫甘蓝、番茄沙拉之外;额外还多了几道海鲜:油焖大虾、蒜茸粉丝蒸扇贝、蛤蜊海鲜粥;
  张师傅给林楠看菜单时说:“菜单事先经使馆和足球队队医的审核才确认的,都是我拿手的呢!”说着他当当地用左手中的大铁勺敲着右手中的炒勺。
  看得出这次女足大集训,队员年龄参差不齐,老队员沉稳,见多识广,拿起餐台旁边的盘子就直奔自己喜爱的菜肴而去,小队员在长条餐桌上坐下,环顾四周,熟悉环境,然后效仿老队员。
  林楠的阿龙在二三十位女足姑娘们身边忙碌穿梭,每人的面前一付刀叉、一双筷子、一瓶水。
  林楠忽然听到有人在背后小声议论:这几天太累了,要是喝杯啤酒就爽了。虽然声音很小,但是略带家乡口音的普通话还是让林楠不加思索的转身回答:你可以点的。
  发问的老队员说,太好了,给我来杯口味不苦的。林楠说:那就黑啤吧,很多中国女孩喜欢,淡咖啡一样,还有点甜呢!
  一杯端上桌,邻座的看到,也想喝,看着面前1升的玻璃啤酒杯太大,就商量两人喝一杯。一位新队员也想尝尝德国啤酒的味道,但是自言自语说,可是我怕脸红喝醉,林楠给她推荐了不含酒精的啤酒。
  有了啤酒的助兴,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孙经理在另一桌与使馆官员、教练组频频举杯,阿龙不断补充自助餐的菜肴,林楠忙碌穿梭给2个长条桌的二十多位姑娘们端啤酒。
  日期:2014-04-10 11:26:09

  忽然,帆帆和崔晓红出现在餐厅,她俩拿着2个足球,先请教练们签字,然后,又让女足队员们依次签。
  林楠悄悄问帆帆:“你怎么来了?”帆帆说:“晓红喊我来的。”
  “她怎么知道的呢?我都是上班后才知道。”林楠更是迷惑。
  “她说是阿龙告诉她的,知道么,晓红说,一个国家队签满所有队员的足球在国内网上售价两千人民币呢。”说着,她又忙着找人签字去了。
  晚饭结束后,大家在门口鼓掌欢送队员离去,就餐的德国客人们也对她们报以礼送的目光。
  孙经理特别的满意,在短暂休息的时间他给林楠说:“你们现在出来幸福很多啦,我们那时,拿着毕业证找工作都很难,我岳父那一辈更是指靠“三把刀,闯天下”。
  林楠明白他所说“三把刀”为早期华人在海外谋生所依靠的|:剪刀、菜刀、剃头刀。

  “现在几乎所有德国企业都想开拓中国市场,去年在我们饭店当服务生的一个女孩子,现在听说在北京担任奔驰北京制造基地的德方总代表助理,真是时势造英雄。”孙经理赞叹的说。
  “任何时候都少不了饭馆,中餐馆也不错”林楠内心还是蛮佩服孙经理,至少给了自己打工的机会。
  “怎么说吧,总要生活。上次有一位国内来的商务考察团在这里吃自助餐,说我们口味不地道,他哪里知道,我们不中不西的口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要照顾我们长期的客户--德国人的饮食嗜好。”
  晚上到家,林楠还陷入在不解中,他问帆帆:“你说阿龙怎么会给崔晓红打电话呢?”帆帆回答:“有什么奇怪,两人都单身,交往犯法阿。”林楠说:“那不对了,阿龙能有多少钱,崔晓红能看上他?”帆帆嘴一撇说;“虽说没钱,可人家是德国人,一本德国护照可是无价之宝阿。”一句话把林楠噎得无话可说。
  人们在期望得到某物时,往往会看得过重,时过境迁会发现,以前那么梦寐以求的东西,实际价值并非所想。
  当前班尼迪克学院的这些来自中国的学生,忘着逐渐到期的签证,想着数字慢慢减少的银行账户,也许能够拥有无忧的身份,从事简单的工作就是理想的天堂。
  不过帆帆对林楠今天的工作表现还算满意,俩人少不得温存一番,QianXi过程中,帆帆还故意问:“你很关心崔晓红,好像对她很感兴趣嘛。”林楠说:“怎么会呢?我一不是企业家,二不是德国人,”帆帆接话说:“是欧,我怎么会喜欢你这个人?”林楠不再答话,一番折腾……

  许久,室内安静下来,林楠听着枕边帆帆均匀的呼吸声,脑中呼之不去,并且在眼前不断闪现的是几个大字:怎么会喜欢我呢?
  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么?是喜欢一个人的外形还是内在,能力还是性格,身份还是背景,成就还是潜力,一万个人只怕有一万个答案。在特定的时间遇见一个特定的人,这大概就是喜欢的唯一理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