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
第36节

作者: 李不白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有关系了!”刘青山拍了拍周海的肩膀,“你看报导了没有?消防车拖了二十米的管子才把火浇灭,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栋楼的消防设施有问题!试想,如果消防设施到位的话,消防队就不用开着几十吨重的消防车进小区,小区道又窄,进出很费时间,又要拖水管,就这样,黄金救援时间就错过了,本来一条可以挽救的生命就这样没了,责任在谁?在盖房子的,偷工减料,看起来家家门口都有消防栓,其实不过是做样子应付检查,里面根本放不出水来,关键时刻就要了人命。”

  周海恍然大悟,道:“你是想借此机会抹黑兰禾公司?”
  刘青山道:“这不叫抹黑,叫借题发挥,最主要的是洗清我们,也是为了堵住赵旺德的嘴。”
  日期:2014-04-11 13:02:02
  周海点点头,又道:“可我们不是报社,没有话语权,题倒是有了,怎么发挥?”
  刘青山道:“你还记得李哲吗?上次你没去,他是出版社的,没准认识报社的人。事不宜迟,我现在就找他去。”将那张报纸小心折好,放在包里就走了。
  李哲正在看稿子,一边用笔划拉着一边皱眉头。刘青山进门道:“大作家在愁什么呢?”李哲起身招呼他坐,道:“还不是天天跟稿子较劲!你说现在这些小说吧,要么穿越,要么艳情,甚至一些文笔不通的人也来写小说了,看这种稿子就是活受罪,真正的好书都哪儿去了?”刘青山笑道:“真有好书啊,可能也会被你们这些大编辑给枪毙了,面不了世的!”李哲惊道:“你对出版还挺了解?”刘青山摆了摆手:“不敢,我只知道你们的条条框框多,这个不让说,那个不让写,写书的人也难啊,就这些什么言情啊穿越啊最安全。”李哲笑道:“这话倒不假,我们也要安全,同时也要生存。不说这个了,你今天来找我有事?”

  刘青山从兜里掏出那份报纸,将来意大致说了一下。李哲道:“你算找对人了,我有一个朋友就在这家报社当记者,是报社的一支笔,这事找他错不了。”说完掏出手机就给那位记者打了个电话:“王浩,中午有空没有?出来吃个饭,有事找你。哪儿吃?孔乙己吧,请你喝黄酒!”
  挂了电话,李哲看了看表,道:“也快到饭点了,我们先去!”拉了刘青山下楼。
  到了孔乙己酒店,要了个包间,李哲像背课文一样,根本没看菜单,就点了一份醉虾、一份茴香豆、一份干菜焖肉、一份火煺青笋另外一壶绍兴老酒,看来是这里的常客。刘青山指着茴香豆问:“这就是鲁迅小说里有那个茴香豆?这不就是蚕豆吗?”李哲点头道:“也叫罗汉豆!”又看了看表,说:“我们先吃吧!”刘青山道:“这王记者不会不来吧?”李哲道:“放心吧,这小子就馋黄酒,只要有黄酒勾着,他准来!”

  日期:2014-04-11 13:04:16
  两人边聊边吃,不一会儿,王浩就来了,李哲给两介介绍。王浩坐下就说:“我来晚了,先自罚三杯。”自倒了三杯酒喝下。刘青山道:“王记者好酒量!”李哲道:“想喝酒就直说嘛,这套把戏你玩了多少遍了,也不腻?来,我敬你一杯!”
  王浩四杯酒下肚,馋虫暂时退去,道:“你找我有事?”李哲道:“不是我有事,是这位刘主任有事。”刘青山忙道:“大家都是兄弟,叫名字就行了。”便将自己的来意大致说了一下,就是想借王大记者的这支笔和贵报社这块地,把消防的重要性宣传一下。
  王浩听明白了意思,指着李哲说:“好你个李哲,回回都把我当枪使,好歹我也是报社的一支笔。”
  李哲笑道:“你以为你们报社是什么,不就是专门给人当枪使的吗?什么时候有过你们自己的声音?”
  王浩忙道:“打住,这话可别乱说!”
  李哲举起双手:“好,我不乱说,你就说这事行不行吧。”
  “行倒是行,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报社是要收费的。”
  刘青山接过话道:“这没问题,收多少?”
  王浩眨了眨眼,道:“这个按软文——就是软广告算的话,大概要两万。”

  刘青山说没问题,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塞给王浩,说:“这是五千元的稿费,那两万元我回去就让财务打到你们报社账户上去。”
  王浩极力推辞,道:“你搞反了,稿费是由报社付给我,不用你再单出。再说,你这稿费也太多了。”
  刘青山问他们的稿费标准,王浩说:“千字百元,这篇报导三千字就可以了。”李哲在一旁开玩笑道:“青山,你这是在破坏我们出版界的规则,以后我们还怎么跟作者谈稿酬?”刘青山道:“我这是求王浩帮我办事呢,别说五千,如果没有你的面子,别人多少钱也不能劳驾王浩这如花妙笔。所以,王浩,这钱你务必收下,不然我就以为你是嫌少不愿帮忙,心里不踏实。”
  日期:2014-04-11 13:07:15
  王浩就不再推辞,将钱收下,道:“这事儿你就放心吧,真有个什么差错,还不被李哲骂死!”
  李哲呵呵一笑。刘青山问王浩:“什么时候能发出来?”
  王浩道:“大概八点二十发!”
  刘青山笑了笑,道:“我是说什么时候能见报?”
  王浩哦了一声,说:“我以为你问发排的时间呢!后天吧,明天的版面已经排满了。我今天晚上构思一下,明天写出来,后天就见报了。”
  刘青山总算松口气,举杯对二人表示感谢,又趁两人不注意,偷偷到柜台结了账。
  李哲问:“能上头版吗?”
  王浩说:“想得美,那是领导人的位置。”

  第三天,《京城时报》第二版果然又有一篇跟踪报导,标题为《专家解疑男子死因,消防设施缺乏是关键》。文中那位子虚乌有的专家分析,男子是在大白天死的,邻居发现隔壁冒烟报了火警,那么在这个时候人应该是没死的,至少没有死透,如果楼道里的消防栓没有问题,消防人员火速赶来,拉出水管就能灭火,或许能救人一命。最关键的是,报导里面提到了房屋的建造者——兰禾公司。
  刘青山命风信子去买了几十份报纸回来,给公司里的相关人员人手送一份,特别是赵旺德等人。这还不够,又特意在公司大堂的公告栏里张贴了一份,让所有过往的人都能看见。
  果然,几天之后,那个叫兰禾的承包商在公司里的名声就臭开了,赵旺德对招标一事再也不提了,虽然外界可能根本不会关注这么一篇报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