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往事——一名刑警的真实讲述》
第33节作者:
_小哥_ 日期:2015-11-06 19:15:09
早上起来赶到单位,我别的什么事儿都没做,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接着看魏文一案的卷宗。
昨夜看了半宿的电脑,虽然那几张照片很不清晰,但那个叫“火鸡”的网友一直在网站上强调:即使国产山寨手机像素太低,即使他没有来得及追上去盘问,但这个人和张老师要找的儿子真的很像!可像归像,到底是不是呢?这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说法来表述,那就是:魏文到底是死是活?
直到汪旗喊我吃午饭,我纹丝不动的在椅子上已经坐了足足三个多小时了。在食堂里,我找到了打完饭菜正在找座位的老胡,“胡队,吃完饭要没啥事儿,我想向您汇报一下魏文的案子。”
老胡端着餐盘,吃惊的看着我,“这么快?有进展了?”
我忙说:“进展还谈不上,只是有些想法和您聊一聊。”
午饭后,我和汪旗来到老胡的办公室。
在他那儿,我们都随意惯了,汪旗进屋后自己开始动手泡茶,然后就大大咧咧的伸长了腿靠在沙发上。老胡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抽着赛过活神仙的饭后一根烟。
烟和喝茶都是老胡的爱好,如果给他的爱好排名,那么顺序应该是烟、茶、酒。但是说实在的,老胡的茶确实不赖,起码和他那十块钱一包的“长白山”比起来,档次要高很多了。
“胡队,我认为魏文的这个案子被定性为失踪案件是错误的。”我开始介入正题。
“公丨安丨机关当年在魏文的租住处的确发现了魏文的血迹,可是并没有发现他的尸体。没有尸体,刑事案件是不成立的,所以现在只能定性为失踪案件,这没错。”老胡回答。
“是啊,过去了这么多年,除了魏文的父母自己不愿相信,可能其他所有人都认为魏文已经遇害了。可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有没有可能,魏文的失踪恰恰是他自己不愿意让别人找到他。”
“哦?!”坐在桌子后面的老胡不自觉的向前探了一下身子。
“这两天来,通过反复阅卷,我对这起案子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这些想法还很不成熟,也没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但破案有时就是这样,所有的案件在侦查前期都离不开假说推理。比如说,在案件侦查的初期就要先给案件定性,先列出重点嫌疑人的范围。只有通过这些推断,才会给接下来的的侦查工作指明方向,告诉你先往哪儿走而不是在原地打转。”
“别绕圈子了,直接说吧。”老胡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走到茶几对面的椅子上又坐下。
“是呀,生哥,你到底是啥意思啊?麻溜说吧,想急死谁呢!”汪旗跟着帮腔。
我瞪了汪旗一眼,接着往下说,“在当年的现场勘查中,公丨安丨机关除了发现了魏文的血迹以外,没有发现其它任何异常。现场很整洁,没有翻动和打斗的迹象,甚至连一枚足迹和指纹都没有,是不是这样?”
老胡和汪旗一起点头。
“你们不觉得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吗?”我反问。
日期:2015-11-06 19:42:25
“你们看,”我翻开卷宗,指着拍有血迹的那几张现场勘查照片,“如果仔细研究这些血迹的形态,这几处血迹应该是从高处自由滴落的,而且移动的方向应该是由室内到门口,速度也很快!”
“另外,你们再看这一张,”老胡和汪旗都把脑袋都凑到了我用手指着的照片上。这会儿,他们都认真了起来。“你们看,这处血迹的边缘有一点儿抹痕,通过这个抹痕的特征,我怀疑有人清理“过现场,这是在慌乱之中清理现场时,用抹布蹭到的。其实,清理现场的人并不想处理掉这几处痕迹,否则如此干净得一丝不苟的房间也不会只剩下这些血迹。这么说吧,独独留下魏文的血迹,是有原因的。”
“可问题是,谁会故意留下这几处血迹呢?”汪旗好像更不明白我说的话了。
“对,汪旗问的是关键!”我抬头看了看他们两个,“谁会这么做?如果说,有一个我们至今仍不掌握的凶手,这个凶手杀了魏文,他会不会这么做呢?”我再次反问。
汪旗摇了摇头,老胡一动不动陷入了沉思。
“没有线索就是最大的线索,没有痕迹也是最大的痕迹。魏文的的确确是失踪了,他有可能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已经遇害,但也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还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或者,咱们换个角度说,魏文有可能是受害者,也有可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