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4-11 20:00:56
唐三藏(八)
“银子呢?”强盗睁开迷糊双眼,念念不忘银子,浑然不觉双手已被自身腰带所缚。
“你睡着了,心不诚,自然变不出银子。”
“放开我!”强盗大喝。
“我放你,你便不肯放我。”
“你个骗子!”
“你也是骗子,小僧问你有馒头么?你说没有。”三藏解开强盗的裤腰带时从中钻出一个馒头,眼下他正啃得有滋有味。
“不问即拿是为偷,出家人不该偷东西。”
那强盗也并非傻得无可救药。
三藏提斧在脚底抹了抹,像足了杀人越货的恶僧,又在他脖子上虚劈一记,那强盗宛如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吓得脸色如纸。
三藏立时闻到一股尿骚味。
“给小僧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我上有老,中有糟糠之妻,下有小。”强盗满脸乞求。
“你胆子太小,作不来强盗。”
“是的,高僧教训得是。”
“你心不够狠,作不来强盗。”
“是的,高僧教训得是。”
“和尚身上能有什么油水?你抢谁不好,偏偏抢和尚!可见你全无作强盗的资质。”三藏给他发送了一个“没前途”的眼色。
“是的,高僧教训得是。”强盗点头如小鸡啄米。
“银子好,还是田地好?”
强盗在思考。
“银子花光就没了,田地能长出无数的稻谷,今年吃完了,明年还能再长。”
强盗动容。
三藏解开他受缚的双手,放斧在地。
“今日贫僧代佛祖饶你一命。斧,就在你面前,你是拿斧,还是弃斧?”三藏面色从容,微微泛起神圣光泽。
那唤作张福的强盗为他容光所摄,怔怔不语。
“你要么狠心杀了小僧,证明你够格当一个强盗;要么从良,作个老实本分的人儿。”
“小的不敢!”张福嗑头跪拜。
“那你去吧,我们的缘份到此已尽。”三藏语毕,踏步前行。
“小的愿随高僧游行。”张福紧跟在后。
“你不是上有老,中有糟糠之妻,下有小么?”
“小的受高僧点化,已经顿悟,就当小的从来未有过这些。小的愿舍弃小家随高僧普渡大家!”所言甚是坚决。
“你有佛心,却无佛性,小僧要走的路,你走不来。”
“要走多远?”张福问。
“很远,很远!”
“没有尽头么?”
“是的,没有尽头。”
“从今后小的朝夕一柱香,祝愿高僧一路平安!”张福心下敬服,泪光盈然,拜别三藏。
日期:2014-04-11 20:03:58
唐三藏(九)
贼人离去,伊人现芳踪。
内观自在,十方圆明;外听世音,寻声救苦。
此为观音法号之意。
她的出现,令荒野安详,蝉不噪,鸟不鸣。
三藏只看一眼,便感如梦似幻,恍如隔世,似乎他们早已熟识了千年万年,有着不可剪断的瓜葛。
在遇见的这一刻,三藏完全恍惚了。
很多年过后,三藏在女儿国遇上与观音神似的国王,不由感叹,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
天下人皆知,观音大士手持杨枝莲花将甘露洒向人间,普渡众生。可他认出她乃观音大士,非是因她玉手中的杨枝和莲花,他经常梦到观音大士,眼前的观音,似乎是从他心中钻了出来。
梦中相思最苦,因为来自灵魂深处。
观音一动不动,云鬓如雾,月白绸衫微微颤动,双眸莹然有光,神采飞扬。
她仪态万方,宛约如处子。
三藏明知无礼,眼光始终无法避开她这对剪瞳双眸。
观音手持杨枝一挥,一滴圣水溢出,点向三藏眉心。
三藏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弟子见过观音大士!”
“不必多礼。”观音檀口轻启。
“西行取经,路途艰辛,弟子恐独力难支。曾听闻,五百年前,妖王之王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上,若得他相助,群妖必然退避,不敢相难,请问观音大士,可有法子点化妖猴随行?”
是金蝉子在梦里指引三藏找孙悟空护法。
“自五百年前妖猴大闹天宫,一切已有定数。你只管前行,佛祖如来自有安排。此中有个难处,能否点化妖猴,也要看你的造化,毕竟佛祖亦看不透,妖猴是否悔悟。”
向来谨慎的他,禁不住心中一颤,佛祖如来竟然对五百年后的事,做出了安排。
原来一切是早就安排好的!
“佛祖已然挫去妖猴锐气,你能成功感化强盗,当也能点化妖猴。”
“弟子感化强盗,不过是牛刀小试。”
“佛法不是牛刀。”
“牛刀能杀人,亦能救人!”
观音幽幽一叹,三藏刚好抬头,捕捉到了她宜喜宜嗔的动人神色。
观音赐他锦澜袈裟、金环锡杖、龙马,并给了他一个紧箍,教他咒语,用以收服妖猴。
“从西天取到的经文,能在东土开出真善美之花么?”三藏双眸泛起困惑。
“既生疑,为何还要坚定西行?”
“有一个叫金蝉子的人,常常进入我的梦中,他指引我,只有走出大唐国寺西行取经,才能找回我自己,才能实现我的理想,才能救更多的人!”
“三藏,你要学会隐藏,别再轻易表露出你的理想,这很危险!”
“弟子不知为何,面对观音大士竟有不吐不快之感!”
观音幽幽一叹,她这一叹,似乎蕴有难以言明的复杂之情。
“观音大士字字妙语如珠,还请多加赐教。”观音那浑若天成的纯美声线听来如沐春风,令三藏流连,想要多听听她言语。
“说说你对佛法的感悟。”观音知道他原身就是金蝉子,想知道他经过五百年的轮回后,到底改变了多少。
“弟子认为,佛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无欲无求,而是大慈大悲!”
“无欲无求,方能大慈大悲,二者并不矛盾。”
“无欲无求亦代表着无慈无悲,失去慈悲心的任何所为,皆不显佛法真谛!”三藏摇头。
无欲无求正是佛祖如来的佛法主张,经过五百年的轮回,金蝉子再度置疑佛祖,观音不由暗暗心惊。
三藏似乎想起了什么,“听闻菩萨采摘忘川河上的忘忧草制成忘情神水,普渡世间有缘无份的痴男怨女?”
观音微讶,“你想要?”
“金蝉子说弟子将来会用到。”
观音赐了三藏一瓶忘神情水,又叮嘱了一番,“山高水长,望君珍重!”
语毕,深视一眼,仙踪消没。
三藏分明感到,她说这话的语气,显得极为稔熟。
很长一段时间,他脑中挥之不去的是观音离去时,如迷雾笼罩着的双眸秋水。
他的西行之路注定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只能勇往直前。自从迈出长安城的那一天,他已经不再是他,他必须暂时放弃自己的思想,暂时抛弃自己的情感。
但他毕竟是个人,难免在某时某地遇上某个人而动情。
三藏是以二十之龄离开大唐国寺,而真正长大成人,却是在此刻。
当一个男人心里住着一个女人,不再只想着自己,才是真正长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