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往事——一名刑警的真实讲述》
第38节作者:
_小哥_ 日期:2015-11-12 21:23:00
据老爷子所讲,沈玲实在是个苦命的人。
很多年以前,沈玲还有沈玲的父母、爷爷奶奶,祖孙三代一共五口,的的确确就生活在这里。在镇子上,沈姓族群并不是大户,但恰恰我们面前的这个老爷子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算是找对人了。
老人说,沈玲这孩子小的时候不仅懂事儿、聪明,而且学习成绩还很好,大家扯家常时,人前人后都对这个小女孩赞不绝口。就在沈玲十一、二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像那个时候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为了谋求生路外出打工。而这,却给沈玲的命运带来了悲惨的逆转。
沈玲十四岁那年,她外出打工的父亲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还没被送到医院就断了气,唯利是图的包工头仅象征性的给了一点点可怜的补偿款,便像个没事儿人似的置身事外。沈玲的母亲虽说回到家里,可是得了一场大病,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才能下地。正值花季的沈玲没有了父亲,她的爷爷奶奶也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全家人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事情还没完,沈玲的母亲就在身体复原之后不久,突然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
沈玲的母亲不告而别,留给了沈玲一封信,大概的意思是说: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也舍不得离开你。但是这个家太穷了,穷得让人喘不上来气儿,再这样下去,我早晚有一天会疯的。不要再找我了,我也不会回来了,就当我和你爸爸一样都死了吧!事后有人传言,沈玲的母亲在城里打工时就有了相好的,她肯定是和别人私奔了。
面对无常多厄并且艰难困苦的生活,沈玲虽然还是一个女孩子,但却有异于常人的坚强,她一边上学,一边开始照顾这个残缺不全的家,种田做饭、洗洗涮涮,几乎什么活都抢着帮爷爷奶奶干。就这样又过去了两年,沈玲爷爷的身体状况也不好了,到县医院去做了检查,大夫说是得了一种肾病。这之后,沈玲的爷爷每况愈下,最后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于是沈玲不得不含着眼泪主动离开了学校,开始在家务农。
1994年的冬天,有一对在北方工作的夫妇回到镇里省亲,和沈玲后聊天时说是能帮她在城里找到工作。沈玲想了好久,最终为了赚钱给爷爷治病,决定离开这个闭塞贫穷的小镇。“也是这么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啊!”老爷子感慨着,“19岁的沈玲走了。那天,和沈玲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一起去送她,沈玲哭得像个泪人,爷爷奶奶也是抹着眼泪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沈玲上了长途汽车,汽车早没影子了,他们还站在那儿眼巴巴的看了快一个下午,直到日头落山才回的家呀!人哪,是有预感的,这是沈玲第一次离开家,可这次走了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在沈玲外出打工的头一年,爷爷奶奶还常常拿着沈玲寄来的信找人去念,还和别人说孙女刚刚又给他们汇了一些钱,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外面的沈玲就再没有了任何动静。沈玲的爷爷奶奶想联系也联系不上,再说她爷爷的病越来越重,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找她。
1998年刚一入冬,沈玲的爷爷去世了。两个月后,就在那一年大年初一的早上,有好心的邻居想给孤苦伶仃的沈玲奶奶送点儿吃的,推开门之后,发现整个人已经凉了,老太太也走了。
短短几年的时间,一家五口人不是阴阳相隔就是生死未卜,镇上的人或是感叹或是议论,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也都渐渐淡忘了。
日期:2015-11-12 21:27:26
老爷子的叙述远远没有我介绍的简练,他断断续续的讲了将近一个小时。我和汪旗都放下碗筷默默倾听,当讲到唏嘘之处,无不为之动容,心中都有一种凄凉之感。这无异于一部现实版的《活着》,现在想想,当里面的人物直面这样悲惨的人生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啊!
“你们说,是不是人的命天注定呢?”老爷子仰望着满天星斗,淡淡的说。
“哦?您指的是?”我听出话里有话,问道。
“沈玲的奶奶有一次找我给她念信时,在我这儿哭了好长时间。她说沈玲的命太苦了,还告诉我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什么秘密?!”汪旗问。
“沈玲,其实并不是老沈家亲生的孩子!”
我和汪旗不约而同的“啊”了一声。
“沈玲的父母结婚以后好几年都没要上孩子,总往县里的医院跑。有一年开春时,他们在县医院的公共厕所里捡到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女婴光着身子被小被儿包着,其余的什么物件都没有。两口子合计,一来看这孩子长得端端正正没什么毛病,另外就是这么多年都没有孩子,人言可畏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想来想去,他们决定抱走这个孩子。为避人耳目,他们找了一个远方亲戚的家住下,大半年以后才抱着孩子回到镇子。沈玲的奶奶之所以提起这段隐藏了多年的历史,就是说这么好个孩子刚生下来就被人抛弃,到了沈家也从来没享过什么福,现在反过来还要照顾他们,真是老天不公啊!”
“沈玲自己知道这件事儿吗?”汪旗关切地问。
“应该不知道。”老爷子摇头。
“那老沈家后来找过沈玲的亲生父母吗?”
“嗨,扔孩子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留下,上哪儿去找啊?简直是造孽呀!”
“大爷,您刚才说您看过沈玲来的信,那这些信现在还有吗?”我问道。
“我这儿没有。”老爷子回答,“当年沈玲家里一个人都没剩下,是大家伙帮着老太太送的葬,家里的东西能烧的都烧了。说实在的,太穷了,已经连件儿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了。现在又过去了这么多年,估计你们是啥也找不到了。”
我又问:“那您能不能帮我们回忆回忆,当时信里面说的都是些什么内容?”
“噢,只是说她在外面生活的很好,让爷爷奶奶放心,让爷爷奶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她一定会回来看他们的。可至于她到底在哪儿,在做什么,信里面都没有提到。”
我低头想了一会儿,“大爷,您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还有什么其它的关于沈玲的线索能提供给我们的?”
“你们下这么大的功夫要找沈玲,能不能告诉我,她到底怎么了?”
“我们遇到的一件事情,可能和她有关系。但沈玲现在到底怎么样,”我摇了摇头,“我们也不知道。”
“哎呦!”正说着话,老爷子突然站了起来。“你们等等!”他说完就扔下我们两个,一溜烟似的跑回屋子里,屋子里的灯也亮了起来。
我和汪旗相互对视,都傻了眼。我们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老爷子骨子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他要我们等的是什么呢?
三分钟......五分钟......我们坐在院子里足足等了十几分钟也没见什么动静。汪旗实在是等不下去了,以他的性格,被蒙在鼓里就是把他架在了火堆上烤,他一跺脚从凳子上站起来就要进去,我一把拉住他,摇了摇脑袋。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东西我都忘了放在哪儿了,找起来很麻烦,你看我这笨手笨脚的让你们久等了。”老爷子终于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手里还捧着一个蓝布包裹,看形状,里面像是一个盒子。
回到我和汪旗面前,老爷子把包裹轻轻放在桌子上。他神情庄重,动作缓慢,一点儿一点儿解开蓝布,露出了里面的纸盒。
“这是前年秋天的时候,邮局给沈家送来的。可那个时候他们家已经啥人都没有了,送给谁啊?邮局想办法往回退,但是寄这件东西的人,没留电话和详细地址,想退都退不了。我年纪大,退伍后还在镇子上管过几天事儿,大伙儿都挺信任我,就把这个包裹交给我保管了下来。我想,要是沈家人真的还有回来的那一天,就交给他们。今天你们来了,这也是天意,现在我把这物件儿交给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价值吧!”
汪旗拧着眉、噘着嘴,盯着眼前的盒子,表情就像一只好奇的小猫在洞口发现了耗子,他本能的伸手去摸,我小声喊了一句,“别乱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