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10 21:00:55
朱棣对要杀的奸臣目标很明确---就是那些力主削藩的---挑起这场靖难战争的人和建议建文把这场战争打到底的。其他的一般不涉及,就算告发朱棣谋反的或被派出外募兵跟朱棣对着干的大臣一般都不杀,举两个例子:
1、靖难战争没打之前,北平按察佥事(正五品)汤宗向朝廷告发朱棣有异谋("汤宗,字正传,浙江平阳人。洪武末,由太学生擢河南按察佥事,改北平。建文时上变,言按察使陈瑛受燕邸金钱,有异谋。 ---《明史》.卷150"),应该是证据不足,建文就把陈瑛调到广西去了,但是因为汤宗看起来对朝廷挺忠诚,建文把汤宗连提4级--升为山东按察使。
朱棣靖难成功以后,没杀汤宗,但是把他的官儿贬下去了---改为禄州判官(正7品),后来慢慢官儿又升回来了。
2、南京城破之前,朝廷四处派人外出募兵,工部侍郎(正三品)张显宗就被派到江西去募兵募粮,应该是被拥燕部队打败了,张显宗和江西布政使杨琏、按察使房安被活捉,扭送南京,朱棣也没杀他们,但是把他们官儿贬了,贬到兴州(今属宁夏省)任职,后来张显宗干的不错,官儿又升回了正三品,当了地方大员--布政使。张显宗洪武24年的状元郎,文才不错,写了很多书流传于世,死后被追封为工部尚书。
出处:"谪工部右侍郎张显宗等戍(意:守边)兴州。显宗,建文中自国子监祭酒陞工部右侍郎,徃江西招集丁壮,募民出粟。上既即位,显宗及江西布政使杨琏、按察使房安、佥事吕升,并为军卒执,告其罪,上释不诛,谪戍兴州。---《明太宗实录》.卷13,《明史》有张显宗记录"
1402年6月13日南京城破,朱棣进城以后张榜搜奸臣,当天把老方抓了,那么当时老方家抓了多少人呢?-----很可能只抓了老方一个人,因为如果当时就抓老方全家的话,一个都跑不了,城内抓人,城外有燕兵围着,怎么跑?!
日期:2014-05-15 22:10:27
世界历史上有名的航海家哥伦布(西班牙人)和达.伽马(葡萄牙人)都是接受本国国王命令以后才率领舰队出海的,因为比如像当时明朝的瓷器经丝绸之路辗转卖到西亚、欧洲以后价格涨了几十倍,这种陆上商品交流方式不仅运送量小,拖的时间也长,价格还高。国王赚钱不能光靠搜刮老百姓,本国国王可能觉的钱不够花,但又不能随便给老百姓加税,派他们出海的目的也是出去赚钱的:如果能开辟一条海上通道来直接买卖这些稀缺物资,那个财源真是滚滚而来啊----1498年5月达.伽马率领舰队第一次驶抵古里(波斯湾港口,亚、非、欧三大洲交界点,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港口)后,运回来的物资买卖后的所值是他舰队来回所有花销总和的60多倍,相当于6000%多的利润,而达.伽马舰队配置是人员110人,吨位是2艘100吨的方桅船、1艘50吨的三角帆轻帆船、1艘200吨的储藏船。
而第一个这样做的君主不是外国国王,是朱棣,他派出的郑和舰队比达.伽马舰队的配置大了200多倍。
有人说那是出去耀武扬威的,我说那耀武扬威干嘛总跑到古里去呢,跑到商业港口去显摆武力?!在做买卖的地方去卖弄武力?!脑袋进水了!郑和前三次下西洋的目的地都是古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港口。有些史料也这么说,甚至《明史》也这么说,因为满清游牧民族出身,经济眼光远远不够,就死盯着农业这一地方来,那能有多少钱啊?!对比一下历史上的两个例子:
1、历史上有名的万历三大征,万历干了48年皇帝,积累了几十年的财富,而这3场战役只是7、8万人的规模,断断续续持续了10年,按照《明史》的说法:"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大致花费了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个没错,就打了这么点小仗,《明史》就认为明朝元气大伤!
可是你跟朱棣一朝的打仗动作比比:80万大军三逃安南,3、50万大军五征漠北,万历这点小仗小儿科都算不上,就别说大规模营建北京,疏通大运河了,永乐一朝怎么没元气大伤啊!
有人说这是盛世和朝代末年有区别,末世都腐败了,再举一个盛世的例子:
2、远的像汉武帝,他在位期间是西汉的鼎盛时期,战争规模不算大,跟朱棣这个也没法比,持续时间长,但是正因为长才有缓冲期啊,结果是"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汉书》.昭帝纪",因为钱主要从老百姓身上来,大家都觉的赔本,不种地了,官方登记的户口少了一半。康熙皇帝,远征葛尔丹时,国库钱也不够了,号召富人募捐,出现了一种现象:花钱可以买个官儿当当。康熙皇帝也没少救济灾民,晚年国库空虚。
可是他们的打仗规模照朱棣还是差不少,朱棣怎么那么多钱呢?!从哪儿来的?!
《明史》里面记载了郑和运回来的物资有的当一部分工资给大臣们发,比如按每斤胡椒折合现钞一百贯、每斤苏木折合现钞五十贯的标准,其实是变相的给大臣们长工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这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嘛,干这个用的!
但是大臣们谁受得了这个?!----我一堂堂的读书人,翰林院的,或者一省部级干部,你让我上大街上去卖胡椒去?!读书人爱面子,永乐一朝清官还比较多,对这个比较抵制。
这种大规模的国家商业运作,它不会伤及到底层的老百姓,但是却既丰富了明朝富人阶层的生活,又极大的增加了朝廷收入,可以把这种收入用到国家建设和军事开支上去。这种方式如果能延续下来,那崇祯也不用为了一点饷银就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了。
当然朱棣也不止用这一种方式,还有四处开银矿等等,这种行为表现出了一个帝王的气度和眼光,我即挣到了钱又没有伤及到底层百姓,还可以把这钱用到大规模国家建设上去,泽及万民啊,这多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