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16 20:37:00
原来,马云龙白天回来的路上路过娘娘宫外的戏楼,看见有戏班子唱大戏,跟着凑了凑热闹。戏台上演的是《魁星踢斗》,一个大花脸穿着行头,有板有眼的表演着,马云龙怎么看台上这个戏子怎么眼熟,看了多时,一拍脑门儿记起来了。这不是儿时的玩伴小德子么?小德子是马云龙的“发小儿”。天津卫管小时候撒尿和泥一块长起来的小兄弟叫“发小儿”。小德子大马云龙四岁,如今已经出落成十八的大小伙子了。
等小德子下了场,马云龙找到后台,两个小弟兄见面又搂又抱亲热无比。得知马家败了家,小德子也是干着急使不上劲,他一个戏子就是想帮忙也没这个能力。可马云龙看到小德子的扮相威风凛凛犹如魁星爷真的降世临凡一般,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计来,本来想过几天跟小德子商量一下,可今天老尼姑一下“逐客令”,娘又动了寻死的心,马云龙哪敢迟疑立刻来到娘娘宫附近的鸡毛小店,找小德子准备实施他的精囊妙计。
云龙把老尼姑赶他们母子俩出净水庵的事说了,小德子面露难色惭愧地说:“可惜我是个臭唱戏的帮不了你,若是能帮你,我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马云龙笑了笑说:“德子哥,现在只有你能帮得了我。”小德子的眼睛“唰啦”亮起来:“兄弟你快说,我怎么帮你?”
云龙没有说怎么帮忙而是问他什么时候没有演出,小德子虽然不解其意但是也顺口回答了:“今晚就没有。”马云龙大喜:“太好了!德子哥,你今晚就帮我一下吧。”
小德子此时真的是一头的雾水,马云龙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锦囊妙计:“你今天晚上穿上行头扮成魁星爷的模样,等天黑了后我把后窗打开,你悄悄从窗户进来。我在屋里读书,你只管在我身后站着,发生什么情况,看到谁来也不要说话就站着就行。”
小德子看着云龙,满腹狐疑:这就行了?马云龙告诉他,等看到偷窥他看书的人走后,他再悄悄从后窗出去就是了。小德子把胸脯拍得山响,满口应承。
云龙随手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交给他说:“我现在只有这一百文钱,你拿去交给戏班的班主,就当是我租用行头了。”小德子推脱不过,也就收下了。
日期:2014-05-17 17:36:00
当夜晚间,马云龙安顿母亲睡下,来到了跨院的的东厢房,悄悄把后窗户打开,然后转身坐在椅子上,翻开自带的一本《论语》,心中默默祷告:“魁星老爷在上,弟子马云龙家中遭难,被逼无奈今日借您老人家大名,只为消灾免难。失礼之处还望魁星爷不要责怪。”祷告完毕,就感觉身后有动静,马云龙知道这是小德子从后窗户爬进来了。他也不回头,平心静气翻开手中书,借着微弱的烛光朗朗有声的读起书来。
东倒西歪癞在院子里的那些债主子们,听见屋内传来读书之声,一时都怔住了。这声音听上去,虽然嗓音有点稚嫩,但是字正腔圆有辙有韵,大家虽然以前都有耳闻,马员外的儿子是个读书的胚子,可没想到“百闻不如一见”,马云龙这书读得如此美妙宛如天籁之音一般。
马员外欠债最多的债主是钱大户,此人不到四十岁,家财万贯,膝下无儿只有一女。马员外足足欠了他八百两银子,原本钱大户并不缺这钱急用,此次前来催债是因为他觉得马员外并不是还不起,而是想赖账不还,为争一口气这才跟随着大伙一起来净水庵闹事。现在听见楼上读书的声音,心里不禁一动,本以为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想到马云龙还会如此酷爱读书?
院子里的众人议论纷纷各说纷纭。这位钱大户想了想对大伙说:“各位老少爷们,待我上去看看,到底这母子俩又玩什么鬼花活!”话音刚落,他就迈着步子蹑手蹑脚的走到窗外,用手指沾了沾唾沫把窗户纸杵了个窟窿,睁一目瞄一目往屋中观瞧,这一看钱大户立刻惊了个目瞪口呆。只见一个十多岁的清秀少年,正端坐在书桌后,手捧一本圣贤书,旁若无人地诵读着,更让钱大户惊讶的是,这少年的身后竟然还隐隐有着一个身影。
在昏暗的烛光下,虽然看不真切,但朦朦胧胧地还能辨出大致模样,俨然就是魁星老爷,钱大户唯恐亵渎神灵再也不敢多看。钱大户虽然读书不是很多,但他儿子正在学堂读书,准备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所以他对魁星老爷更是敬爱无比。坊间素有传闻,只有将来能够金榜题名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得到魁星老爷的青睐和护佑。如此说来,眼前这位读书少年莫非就是将来的状元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