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活下去——南宋的百年挣扎》
第43节作者:
暮雨飞红 日期:2014-05-23 08:37:59
众将到齐后,虞允文慷慨激昂地做了思想动员,他告诉大伙,朝廷这次舍出了血本,拨出了九百万缗钱,并且安排了一大堆节度使、观察使的官职,现在只等着有功之人来拿,明天金人就要过江,李显忠不能赶到,现在就得靠我们这些人拼死一战,允文虽是一介文人,愿与诸位将军同生共死!将军们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我等生死无惧,只是王权懦夫,各军心灰意冷,现在既然有虞大人统领,明日愿与金贼决一死战(今既有主,请死战)!于是虞允文立即沿江布防。此时,采石的宋军只有一万八千人,如何抵挡数十万金军的进攻,仍然令人担忧。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敢揽瓷器活儿,虞允文所拥有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智慧。他从容地安排好江防阵地,步骑兵井然有序,水军则分成五支,其中两支在东西两边巡航,一支停驻在中流,两支藏在小港里,作为预备队。
经过一些调整,大亮终于在十一月初八发起了进攻,他亲自摇动着红旗指挥七十艘战船直冲宋军舰队。宋军有些胆怯,稍稍后退了一段距离,这也可以理解,这排山倒海的阵势比郭芙蓉那个可怕多了。虞允文立即登上统制官时俊的座船,拍着他的后背说:“我一直听说将军胆略过人,如果在这个时候却站在阵后,就和女人一样了(古人歧视女性,不代表我的观点,我哪敢啊)!时俊听了之后脸上发烧,为了维护军人的荣誉,他立即拔出双刀,率部和金舰对冲,开始打接弦战,士兵们紧随其后,和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这时,事先停在中流的部队加入了战斗,这支舰队主要由海鳅船组成,极其坚固,奋力撞击金军船只,而大亮这次带的是陆军,只是为了过江才临时打造了船只,因为缺乏木料,甚至把和州的民房门板都拆下来了,造船的工艺也非常粗糙,基本处于二百五水平(板木钉灰,皆不如法),所以在海鳅船的撞击下,很多金船进水甚至沉没。
日期:2014-05-24 08:32:22
此时的金军虽然形势不利,但在数量上仍有绝对的优势,所以还是赖着不走。就在此时,一支从光州(今河南潢川)前线败退下来的宋军颠颠儿的路过这里,虞允文二话不说,把他们拦了下来,哥们别跑了,我免费赠你们几面旗子,你们一会从山后猛劲儿冲出来,不用你们真打,大点声嚎叫就成。生活不易,全靠演技,在这支人马的全力配合下,此招果然奏效,看到宋军来了援军,金军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信心,也没心思调查他们的来历,全都调转船头,准备逃跑。虞允文可不想见好就收,他立即下令追击,宋军的强弓硬弩,全都派上了用场。此役,金军战死四千余人,包括两名万户,被俘五百余人,包括五名千户。侥幸逃回去的,也别高兴太早,大亮一看他们丢盔弃甲的熊样,火冒三丈,下令把他们全部活活打死。
宋军初战告捷之后,虞允文下令犒赏三军。但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更没有写诗咏志,而是紧张地思索金军下一步可能的动向。经过缜密的分析,他准确判断出了大亮的意图,当夜派出一支水军到上游埋伏,另一支则封锁杨林口。第二天,金军水师主力果然出现在杨林口,想要从此处突破长江。早有准备的宋军两面夹击,金军大败,战船被烧毁三百余艘。逃回大营之后,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大亮竟然给宋军送去一封写给王权的招降信,也许他真的直到此时仍然不知道和自己过招的到底是谁。虞允文看过之后,给他回了一封信,告诉他,王权已经滚蛋了,现在的主帅是李显忠(没有亮出自己的文官身份),你就等着继续挨揍吧。大亮恼羞成怒,拍案而起,把当初劝他过江的右丞相梁汉臣推出去斩了,觉得还是不解气,又砍了两个造船的官员。
日期:2014-05-25 08:40:43
大亮现在终于意识到,想从采石渡江已经绝无可能,于是他率军退回和州,接着转往扬州,准备从瓜洲渡江。王安石曾经写过,京口瓜洲一水间,所以一水之隔的京口(今镇江市京口区)防守压力顿时倍增。幸运的是,李显忠终于在此时率军赶到了采石,虞允文立即向他借了一万六千人的陆军,外加一支配备车船的水军,驰援京口。叶义问也派杨存中率禁军精锐前往增援,同时,荆襄地区的宋军也抽兵东下,这样一来,京口的宋军就达到二十万人。为了试验车船的实战能力,也顺便让金人开开眼,虞允文让水军驾驶车船在江上往来游弋,这些以人力脚踏为动力的庞然大物非常好用,杨幺曾经靠着它威风了好些年。果然,北岸的金军看得瞠目结舌,这简直就是宇宙飞船,再回头看看自己的门板级战列舰,哭的心都有了。为了稳定军心,大亮一语惊人:“纸船耳”。金军都快气趴了,纸的,那你特么的叠几只给我们看看!但大亮不但不给叠,还给全军下达了死命令:三日之内,必须渡江,否则就把你们全部干掉!
我们知道,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凝聚力,这些年整出不少成功学书籍,诸如《没有借口》之类。压力有时的确能产生动力,但压得太狠了,就可能弄出悲剧。现在,对于金军将士们来说,巨无霸的车船就在前面摆着,去了就等于自杀,咱又不是小日本傻缺的神风特攻队,所以不能去,但不去就得被大亮杀,怎么办?终于有了下面的对话:“杀郎主,与南宋通和,归乡则生矣。”众曰:“诺。”好了,大亮要到寿了。
现在,一批比较胆大的金兵金将已经对除掉大亮达成了共识,唯一顾忌的就是大亮的精锐亲军,这帮家伙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而且大亮对亲军相当够意思,如果真的动起手来,恐怕要倒霉。于是他们就忽悠亲军,说海陵(今江苏泰州)是淮东地区最富庶的地方,大家来趟江南,别白来啊。亲军们动心了,就去攻打海陵,这样一来,大亮的身边,保卫力量就很薄弱了。这段历史比较模糊,不过按理来说,亲军是不可能擅自行动的,所以应该是得到了大亮的首肯,也许大亮实在太狂妄,他认为这些平日里惟命是从的家伙肯定会在高压下发挥出全部的潜力,攻过江去,万万想不到他们竟然自谋出路了,而他完颜亮,就是因挡路而必须被清除的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