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伏虎场上》
第38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2-23 12:39:21
  高瓦西里告别蔡秋芳,经人指点,爬上了大力寨,这是伏虎区最高峰。
  初冬的大力寨早已失去往日的郁郁葱葱,因为原来满山遍野的香柏树、旱青冈、桤木树、洋槐树、苦楝树、泡桐树、桉树、梧桐树、桂花树等等,已被人剃成了阴阳头,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是层层梯田。用肉眼望去,远处的西大山,“自力更生,人定胜天”几个大字赫然入目,假如眼睛也可以像望远镜那样调节焦距,你会发现每个字都有三百平方米,那真叫气势逼人!而此刻若从空中俯瞰,其实大力寨另一面陡坡上,“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也毫不逊色,每个字足有四百平方米!光是拉绳子、铲草皮、撒石灰这类工作,就足够三十个劳力干半个月的。

  搞这么大阵仗的标语口号,当然是为了制造声势,鼓舞人心。当然还有一个附带的效果,假如美帝苏修蒋匪要来轰炸伏虎场,本来迷航了找不到目标,看见这两个大标语,正好修正坐标,一炸一个准!嘿嘿,搞这标语的人就成了汉奸。所以,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话又说回来,人家美帝苏修蒋匪,自己也忙得很,从来也没有无聊地想过要来轰炸伏虎场,因为从飞机上侦查,大力寨就是梯田而已,一览无余。用高倍数放大镜观察,梯田的麦苗长的稀稀拉拉,就像营养不良的儿童头上的黄毛,看起来就有令人同情的冲动。反动派也是人类,他们有时也会有同情心。
  而这事落到蔡书记身上,那就不是同情了,纯粹就是心痛,加着急,你想嘛。开垦梯田肯定不是人类的目的,绝对只是一种手段;要让梯田多打粮食,好让人类制造更多的有机肥料,这个才是根本。而粮食生产不出来,那就是劳民伤财,从政治的角度看,这很可能是个大错误。换成你,你不急?
  不光是蔡书记已经意识到开垦梯田是个错误,其实每个人,包括文盲农民也意识到了,可是谁也不敢说这是个错误;反而大家都讴歌这种行为:改造山河,人定胜天嘛!直到二十年后,中央统一发文件,要求退耕还林,农民又去将梯田种上大片的树苗,并鼓励支持野草荆棘自由野蛮生长,这里居然几年后又出现了大量的野鸡野兔猪獾獐子。政府当初放任人民破坏生态,是免费的;后来要人民恢复生态,却花了大量的资金。中国人民历来就是这样连爬带滚前进的,此乃后话。

  蔡书记早就看出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山上缺水,还有就是缺肥。只要克服了这两个困难,粮食就丰收在望。
  日期:2014-12-23 15:12:00
  【接上文 第21节 大寨红花处处开 (2)】
  肥料的问题,本来中国已经有化肥,效力很好。你看看豆芽,本来乡下人发的绿豆芽,长的都细得像根线,在城里却给吃商品粮的高级人士用上了化肥,那豆芽都壮得像白白胖胖大姑娘的小指头了。由于肥效好,小男孩吃多了可以长胡须,小姑娘更可以提早来月事,促进人类提早发育呢!
  可是化学制造是要钱的,而集体经济,缺的正好是钱。没有钱,却想办事,就如同要逼水牯牛(公牛)下崽。所以提起化肥,就令人头痛。但这个事情还稍微好办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利用山上的草木,烧荒,草木灰本身就是一种钾肥。其二,在半山开办养牛场,利用牛的屎尿充当高能量有机肥。三是采用原始的人工方式,组织群众往山上挑粪。当然最后的这一招,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效率很低,而且劳动量很大。大概一个壮劳力起早贪黑地干,一天可以挑十担粪上山,浇灌约三十平方米的农作物。

  最致命的问题还是水的问题。有人问了:在山顶上多修一些蓄水池,不就行了?是的,你能想到的,蔡书记和他的农民们也想到了,他们确实也修建了不少的蓄水池。可是,“无源之水”这个成语你懂吗?靠老天下雨,储存的那点水还不够挥发啊!
  所以,现实的解决办法,是修建提灌站,也就是分层往上供水。按高度,大力寨得修建四级提灌站,这就是大工程了,国家没有拨款,社员没有集资,为了狗日的粮食,农民们真的是凭与老天爷搏斗的意志在干活,拼了!
  高瓦西里最后找到蔡书记的时候,他就正在提灌站工地上干活。注意,不是指挥,是在亲自干活。没人指点的话,陌生人绝对认不出他是个书记。他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打满了补疤,这个绝对比电影里穷人的服装还旧。而且一年出头,他都是打着赤脚,甚至有人怀疑过他晚上睡觉是否会洗脚,可他从来没有给过答案。再者,再热的天,他都懒得戴草帽,所以脸色相当地接近拉丁美洲人民,即棕色,估计再这样搞个三年五载,就可以与赞比亚坦桑尼亚人民称兄道弟称为同志啦。

  日期:2014-12-23 15:12:27
  因此,高瓦西里曾经多次报道过蔡书记,最常用的一句描写语言是:“他那古铜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就这样,虽然高作家找到了蔡书记,却不能和他说上话,因为他忙着战天斗地,确实没时间和他扯淡。高瓦西里是本乡本土的人,见大家都搞的灰头土脸汗流浃背,哪好意思隔岸观火?于是自己也投身到抬石头、砌堡坎的工作中去了。
  天完全黑了下来,山上风大,一点也不具备挑灯夜战的条件,蔡书记这才吩咐大家收工。而高瓦西里终于逮着了机会,陪蔡书记下山,边走边聊,要想从蔡书记嘴里采出新材料、访出新思想来。
  蔡书记沉默了许久,才告诉他,目前梯田建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要命的就是“水”字,所以修建提灌站,势在必行。但提灌站建好了,更要命的是“水源”二字,因为附近没有大河,无源之水,还是不能保障丰收。那么,在附近修建大型水库,或者开挖引流渠从八丈河引水,或者大量打机井抽取地下水,三种方案必选其一,后面的任务还重得很。当然困难再大,也难不住伏虎人民学大寨的雄心壮志,因此我们对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书记的话看似漫不经心,但听起来确实很有煽动性。高瓦西里本质上是一个文人,文人的特点是架不住政治家的演说鼓动,他很快就热血上脑,激动起来,当晚就夜不能寐,开始赶稿。
  本来他老婆以为丈夫回来,是要帮自己好好浇一下久旱的那块自留地的,哪知这个家伙像着了魔一般,在那里赶写什么长篇通讯:《寻找最美村官》系列之一、之二、之三,对于自己风情万种的暗示理都不理。没奈何,他老婆就自个儿回味着昨晚的经典动作片,脸儿红扑扑地睡着了。
  得承认高作家的写作技巧越来越成熟了,他以自己一天的循迹追踪路线为线索,以所见所闻为主要内容,添加上必要的想象和夸张等艺术手法,就接连整出系列的三篇通讯稿。当然,最后结尾的时候,他照例采用的是高氏结尾法:“夜色四合,火热了一天的大力寨山头上,渐渐安静了下来,风儿轻轻地唱着赞歌,为伏虎人民学大寨的劲头喝彩。蔡书记看着今天的劳动成果,他那饱经风霜的古铜色脸庞,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写完稿子,公鸡已经开始打鸣了,这时高瓦西里才爬上床。本来他打算像特务那样悄悄在老婆脚那一头去睡的,不料老婆猜到了他的动机,故意清了一下嗓子。这下他不好意思了,只好爬到老婆脑袋这一头来睡。谁知进了被窝,才发现老婆是打的光胴胴(裸体),心里不由得叫了声“苦也!”只好继续加班干活。
  看来学大寨,真不是个简单的事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