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12-24 21:22:42
22、“开门办学”
别说学大寨这样的全国性政治运动不简单,那年月,就是读个小学也很不简单,或者说相当不容易。
我爹何二刀过完1975年的春节后,就正式读四年级了,发了四本书:一本语文,一本算术,一本思想道德,一本美术。另外,还发了五本练习册,一本图画册,一个作文本。那时国内的物价指数,就像孙悟空给插上了定海神针,超乎寻常地稳定,因而学费连同书本费,就同刚上一年级那样,每学年始终都是一块五,就这样还可以申请减免学杂费。
由于历史一泻千里挡不住的原因,何二刀常对何三刀说:
“你爹读了五年小学,缴了七块五毛钱的学杂费。读了二年初中,缴了十元钱。读了三年高中,缴了二十四元。读了四年本科,缴了六十元。以上共计缴过一百零一点五元的学杂费。老子是低成本高产出的典型!
“你个哈儿(傻子)呢,读幼儿园,每学期380元,每年还涨价。读小学,每年800元,一年一个价。读初中每年2400元,三年又搞了个驴打滚。读高中,每年学杂费7800元,生活费每月1000元,后来又涨到1200元。读大学,每年光学杂费至少12000元,每月生活费1500元,贡献给飞机轮胎的安胎费至少每年7000元。
“算了,你的账老子算球不清楚了,况且龟儿一毕业,就一点着落都没有!无业游民!你说说,俩父子,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我说:“我不是学经济的,也不是啥‘砖家’、‘叫兽’,但我知道上海现在要读个像样的幼儿园,先要交8万的赞助费,买个三万元的QQ车,搞个车牌也要8万的竞价费。老爹您知足吧,三刀同志已经等于为您赚了许多的钱了!”
我爹何二刀翻了翻死鱼眼睛,不说话了。也许他在四则运算到底有没有省钱。
日期:2014-12-24 21:23:19
我爹和所有同学一样,把老师发的这些东西装进书包里,看着书包胀鼓鼓的,非常有读书人的自豪感,生怕那些文盲农民以为他们读的书少。
话说他们那时最时髦的事情,是把书包搞鼓起来,这样才显得有料,就像怀头胎的女人,很怕别人不晓得她会怀孕一样。为此,不少同学把家里的《毛选》,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地塞进书包。而我爹何二刀的搞法是把一本苏联小说《青年近卫军》放进书包滥竽充数,那是一本繁体字的竖排版本,以他当时的文化程度,读起来比啃生红苕吃炒胡豆还难过,但是也必须要装一下门面嘛!
我爹其时已经会看报纸和课外书了,准确的说,经常要看《人民日报》,因为王老师家里订了这份报纸;课外书主要是《水浒传》和《西游记》,因为中央号召“评水浒”,并提倡学习“三打白骨精”,他觉得不读原著不行。
读了两本课外书,他看出了一些问题:毛主席说,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他读完后,觉得水浒并没有宣传投降,而是把轻率投降的后果,写得很严重。至于三打白骨精,故事固然精彩,但整部书读完,本来受“无神论”教育的他,开始怀疑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鬼神?他迷惑了。可见,书不能乱读。
基于同龄人差不多还处于热爱连环画的阶段,我爹何二刀读过两部大块头,那就显得出类拔萃了。他造句的功底本来就好,所以作文经常被王老师拿来用作范文,在全班朗读,王老师号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比如,那时学生写作文多是八股调:“东风万里红旗飘,七亿神州尽舜尧。在伟大的中国***领导下,在***思想的哺育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路线指引下,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今天开学了。”
这样的写法固然不算错误,但王老师看全班同学都这样写,就很烦躁了。我爹何二刀的写法则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盼望着,盼望着,春风像一把剪刀,剪开了杨柳妖娆的枝条。我们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上学去。新学期终于到来了,我们开学了。”
这篇作文,不仅王老师在全班宣读了,还特意送给马校长和曹主任过目。马校长说:“没想到何一刀是个杀猪匠,还养出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曹主任说:“这娃儿看来有些天赋,将来恐怕比高作家还有文才。”不料同学们说:“作文写的好,那主要是会编,只要学会日白扯谎,就能把作文写的更好。”
我爹何二刀听了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议论,心情变得很复杂。内心话说,他明白写作文跟学会“日白扯谎”,没得任何关联。因此他决心在新的一个学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作文写的更好。他甚至觉得,自己今后应该像施耐庵那样,当一个作家。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那时的报纸上,经常出现这句话,一般都是说,在表面的平静形势下,阶级敌人蠢蠢欲动,要搞出新的事态。用在这里的意思是,我爹想读书,但他未必就能真的读书。因为那时社会上,流行起“开门办学”的理念来。简单说,就是不要把学生关在课堂里,要让学生们到社会上去锻炼,参加所谓“社会实践”。
这个“开门办学”,源于毛主席的一番话。他老人家说:“------学生也是这样,既要学军,也要学农,学工------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人民日报》头版的报眼,天天都要印《最新指示》,这个指示,就是中国社会的风向标。
伏虎小学落实毛主席指示的办法,就是把所有小学生都当成全劳力来使用,而且都是义务劳动。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读一天书,在老师带领下去做一天义工;或者读三天书,集体出去干两天义工。甚至还有一周只上两天课,却要搞三天劳动的现象。
根据国际惯例,本来一个星期就只能上五天学,这样一搞,按农民们的说法,学生们真的变成“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了!别看农民文化低,他们却常常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说出事情的真谛,并且相当符合哲学理论。
于是我爹他们的四年级新学期,就搭上了“开门办学”的快车,搞起“半工半读”来,或者说是变相在“劳教”,成了自由的“少年犯”。
还别说,这个“开门办学”真不是搞“假打”,那是来硬的。首先体现在出工时间上。由于每天都要到校集合后再上工,为了不耽误干活,学生们都要起大早,天还没亮就要吃饭,然后带上干粮摸黑出发去“上学”。条件好点的,拿着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高兴地四处乱射,以炫耀现代化照明工具;家境差的,只好举着古老的火把、带着工具去“上学”。然后呢,一群人在操场集中,由李疯儿老师领队,前往不知是从哪里分配来的任务所在地,近的二三里,远的居然有十里八里地。就这一番折腾,往往人已经饿了,像华生那样的同学,早已偷偷将带来的午饭吃光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