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大的巨人——隋文帝杨坚的成功之道》
第28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18 08:41:33
  NO.43
  对元胄这个名字,宇文招还是有印象的:你就是过去在齐王手下的元胄?真壮士也!
  随后,他命人给元胄斟了一杯酒,客客气气地说:我不过是和丞相叙叙旧而已,哪有什么恶意,你何必这么紧张呢。
  元胄没回答,依然按着刀站在杨坚身后。
  有元胄的护卫,宇文招觉得自己用佩刀借送瓜来刺杀杨坚是不可能的了,便假装喝多了要出去呕吐,打算借机起身去后面叫伏兵。
  然而他刚站起来想走,就被元胄拦住,并强行扶回了原位。
  宇文招再站起来,又被元胄拦住,又被扶回原位。

  如是者三。
  宇文招眼珠一转,又想了个办法——既然你不让我走,那我让你走不就得了!
  于是,他对元胄说:我口渴了,麻烦将军帮我去厨房拿点水来。
  元胄哪里肯走,只当没听见。

  一时间场面异常尴尬。
  正好此时滕王宇文逌来了,杨坚起身到门口迎接,元胄连忙凑到他耳边,压低了声音说道:丞相,情况不对,快走!
  没想到杨坚还是执迷不悟:他们没有军权,怕什么?
  元胄急了:军队本来就是他们宇文家的,一旦他们先下手,咱们就完了。我元胄不怕死,只怕死得不值!
  然而杨坚像被人灌了迷奸药一样迷糊,居然还是不听,又迷迷糊糊地重新入座。
  这时,元胄突然听到身后隐约传来披挂盔甲的声音,便马上对杨坚说道:相府还有急事,您怎么能再喝呢?

  一边说一边强行拉着杨坚往外跑。
  宇文招愣了一下,随后慌忙起身追赶。
  然而元胄站在门口,用庞大的身躯把大门堵得严严实实(这家伙如果生活在现代,一定是世界第一守门员),宇文招根本无法出去,只好呆在那里干瞪眼。
  杨坚远影碧空尽,唯见长风天际流。
  眼睁睁地看着杨坚从自己眼皮底下消失,宇文招又悔又恨,只能无奈地用手指不停地弹着墙壁,直到手上鲜血淋漓……
  几天后,杨坚以谋反的罪名将赵王宇文招和越王宇文盛以及他们的儿子全部诛杀。
  这件事在《隋书高祖纪》、《隋书元胄传》、《周书赵僭王招传》以及《资治通鉴》中均有详细记载,然而疑点却颇多,要相信它实在是有辱智商。
  首先,杨坚会这么毫无防备这么没心没肺这么糊涂愚昧吗?——宇文招要杀他,谁都看得出来,他怎么就看不出来?

  这哪里是杨坚,根本就是唐僧!
  其次,宇文招会这么愚蠢这么饭桶这么没用吗?——明明埋伏了人,还要靠自己出去叫,就不能发个指令比如摔杯为号什么的?元胄一个人堵在门口,他就老老实实地看着杨坚走?家里埋伏了这么多人是干什么的?……
  这哪里是久经沙场的宇文招,根本就是单细胞的草履虫!
  再次,为什么这件事中出现的明明是赵王和滕王,杀的却是五王中威望最高的赵王和越王?
  还有,为什么《隋书元胄传》和《周书赵僭王招传》都说是宇文招邀请杨坚赴宴的,而《隋书高祖纪》中却说是杨坚不请自到主动上门(高祖赍酒肴以造赵王第,欲观所为)?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坚诬招与越王盛谋反,皆杀之,及其诸子。
  这个“诬”字,也许说明了一切。
  宇文招死后,对于大义灭亲的李安,杨坚当然不会忘记他的功劳,想给他加官进爵。
  李安却痛哭流涕,坚决推辞:我怎么可以用叔叔一家的性命来给自己升官?
  杨坚对此深受感动,便决定只杀李璋一人,放过了他的儿子们——这才有了后来的唐初宗室名将李道宗,因为李道宗是李璋的孙子。
  顺便说一句,唐初和李道宗齐名的另一位宗室名将李孝恭是李安的儿子。
  日期:2014-06-20 08:31:41
  NO.44
  回到正题。

  赵王宇文招和越王宇文盛这两个北周最有威望的亲王被杀后,其他的亲王群龙无首,从此再也无法对杨坚形成威胁。
  现在,杨坚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叛军了。
  然而,前线的情况并不乐观。
  尉迟迥派大将檀让等人四处攻城略地,河南各地大多望风归降,只有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于仲文坚决不降。
  于仲文是于谨长子于寔的次子,于翼的侄子,他死守孤城,多次击败叛军的攻击。
  尉迟迥大怒,先后调集荥州刺史宇文胄等多路大军围剿于仲文,由于众寡悬殊,加上此时城内又出现了叛徒,东郡最终被叛军攻陷,于仲文拼死突围而出,其妻儿却没有逃出来,全都被叛军所杀。
  最后于仲文几乎是单骑回到了长安。
  杨坚把他引入内室,对他大加勉励,后来听到他全家被屠,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杨坚这次也忍不住悲从中来,说话哽咽,泪流满面。
  究竟这泪水是来自真的情意,还是源于逼真的演技?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泪水深深地打动了于仲文,也深深地感动了于仲文——仲文说完将欲行,忽闻丞相哭泣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丞相对我情!
  随后,杨坚对于仲文大加赏赐,又擢升他为大将军,河南道行军总管,让他去洛阳,发河南兵率军收复河南。
  到了前线,于仲文当然先要去拜访政府军的总指挥韦孝宽。
  此时韦孝宽的军营里军心并不稳定。
  怀州刺史李崇曾经想要支持尉迟迥,只是因叔叔李穆、哥哥李询的原因才被迫选择站在了杨坚这一边,为了拉拢他,韦孝宽对他非常亲热,经常和他谈心,甚至还和他睡在一起(不要想歪了),这才让李崇逐步改变了立场。
  心怀疑虑的不止李崇一个。
  宇文忻曾是杨坚多年的好友,但他现在对前途也感到有些迷茫,仿佛在大雾中开车一样——看不清前面的道路。

  于仲文来到军营后,直率的宇文忻毫不避讳地对他说:尉迟迥不足为虑,我只怕将来有鸟尽弓藏之忧。你刚从京城来,觉得丞相的为人怎么样?
  于仲文像痴情女夸自己的梦中QingRen一样对杨坚不吝溢美之词: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丞相的情怀。丞相宽仁大度,英明有识,勤劳赛过蚂蚁,能力堪比上帝。只要我们能为国尽忠,他一定不会亏待我们。我在京城三天,发现他有三个突出的优点。
  这句话勾起了宇文忻的好奇心:哪三个优点?
  于仲文回答说:其一,有个叫陈万敌的,刚从贼军中过来,丞相就拜其弟为将,让他率军讨贼,由此可见其大度;其二,丞相曾经派宋谦去调查一个人的经济问题,宋谦不仅查经济问题,还查到了此人的作风问题,结果被丞相狠狠地训斥了一通,这说明丞相不求人私;其三,丞相听说我妻儿被杀后忍不住流泪,说明他有仁爱之心。
  听了于仲文的话,宇文忻连连点头。
  于仲文走后,韦孝宽派杨素率军攻打荥州(今河南荥阳)的宇文胄,帮助于仲文收复河南,自己则率主力部队继续东进,到了永桥(今河南武陟西南)。
  永桥城池坚固,地当要冲,为尉迟迥部将纥豆陵惠驻守,诸将请求先攻此城。
  韦孝宽却力排众议:永桥城虽小却易守难攻,若攻而不拔,岂不是损我兵威。若破其大军,此城又能有何作为!
  于是他率军绕过永桥,到了武陟(今河南武陟)。
  武陟地处沁水(今沁河,黄河的支流)西岸,由于时值汛季,阴雨连绵,河水暴涨,北周军一时无法渡河,只得在此扎营。

  尉迟迥之子尉迟惇率军十万在沁水东岸的武德(今河南武陟东)固守。
  两军就这样在沁水两岸隔河对峙,战事陷入了僵局。
  日期:2014-06-20 19:06:01
  关于于仲文,还有个著名的“断丢牛案”的故事,贴中限于篇幅没写。
  在这里介绍一下。

  益州出了一件奇案,有任、杜两家各自丢失一头牛,后来找回一头,两家都来认领,互不相让,官司打到郡里州里,由于证据缺乏,都不能决断。益州长史韩伯俊建议:于仲文少年多智,明察秋毫,如果他出面一定可以解决。
  韩伯俊把于仲文叫到州衙,讲了案情,问他能不能解决。
  于仲文并不推辞:没问题,以在下看来,这件案子很容易处理。
  很多人以为少年人说大话,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如此甚好,请升堂文案。
  这件案子不是在大堂上能审清的,要想弄明白案情,关键要听那头牛的。
  众人不解。
  在于仲文的安排下,审案现场安排在一片野地里。等一干诉讼之人到齐后,于仲文命两家把自己的牛群赶过来,东边一群,西边一群。
  来啊,带人证!
  人证就是那头牛!公差们将牛牵过来。

  把人证放了。
  牛一获自由即跑向任家的牛群。
  人证不肯作证,当真可恶,来啊,把人证给我带过来。
  等差人们费劲地把那头牛从任家的牛群中拉过来,于仲文突然翻了脸,高声怒骂道:这野牛野性不改,某要教训教训他。
  说罢,突然抽刀在手猛然砍向牛尾。
  任家人惊呼:不要!

  钢刀在空中划了条弧线,轻轻从牛身上略过,削掉了一小块牛皮。任家人几步跑过来,看着受伤的老牛,唏嘘不已,心疼地不得了。
  杜家人面无表情,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原来那牛跑向任家的时候,杜家人已经知道牛不是自己的了,眼见太守要砍,既然不是我家的,砍死才好呢。
  正在想得出神,猛然听到于仲文大声喝道:姓杜的,为什么要冒领别人的牛,还不与我从实招来。
  到了此时,杜家人无话可说,只好低头认罪。
  争牛案让于仲文名声大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