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
第2节

作者: 王往ww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 往
  二0一三年九月
  日期:2015-08-17 10:58:38

  第一章 一箭峰和江神庙
  第一节
  寒江市老城区北面的老军校大院里闹鬼的传闻,源自伪满时期。而位于它西面五十公里之外的江神庙里江神显灵的这一传说,却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在正式开始叙述这个故事之前,我有必要把这个故事发生地的背景跟读者交代清楚。
  寒江市位于将军山脉向南过渡的高原地带,其主城区位于寒江的北岸,它背靠北面的将军山主峰——一箭峰,南临寒江,寒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将寒江市划分为江南和江北两个大的区域。从航拍的照片上看,寒江北岸主城区的地形就像被寒江这把刀剖开的半个葫芦,有葫芦肚和葫芦头一大一小两片区域。
  在寒江市的行政区域划分上,北岸葫芦肚部分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区,沿寒江北岸自上而下排列依次是东江区、中心区和西江区。沿寒江顺流而下,过了葫芦颈便到了葫芦头的位置。葫芦头的面积有葫芦肚的三分之一大,整个葫芦头是一个行政区——叫老城区。寒江的南岸是一片广阔的高原,它的面积比北岸四个行政区的总和还要大很多,叫江南开发区。
  八十年代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寒江大桥,是市区内连接江南、江北的主要通道。这里是寒江的中游,处于崇山峻岭之中。顺着寒江奔腾的激流,过了葫芦嘴再向西五十公里,便是寒江的下游——下江县。
  从寒江市到下江县的公路,建在寒江北岸、将军山的山脚下。驱车沿公路向下江县方向行驶,过了葫芦嘴一出市区,公路的右侧是怪石嶙峋摇摇欲坠的悬崖峭壁,左侧路基的下面是令人头晕目眩、奔腾咆哮滚滚西去的寒江水。
  到了寒江下游的下江县境内,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江面由狭窄而突然变得宽阔,愤怒的江水也变得温柔。每到夏季的周末,寒江市的很多市民都开车到下江县的寒江北岸度假。岸边聚集了很多人,有的在江边草坪上支起帐篷野餐;有的坐在江岸的栏杆上钓鱼;还有个别水性好、胆子大的年轻人,他们三五成群地结伴跃入水流舒缓的江水中游泳。尤其是北岸游船码头的两侧,因为江面风平浪静,而且岸边还有沙滩,所以到江里游泳的人都从这里下水。

  但当地的人都知道,由于上游的江水奔流而下,在中游通过葫芦嘴后,到了下游便在这平静的江面下形成一道道暗流。即使是水性好、有经验的当地人,在江面上一旦被卷入暗流,那么也会在顷刻间被江水吞噬。
  熟话说,淹死会水的,打死强嘴的。虽然沿江的岸边每隔不远就有一块写着“危险!江中有暗流,禁止野浴。”的提示牌,但是,每年夏天到秋天,这里因野浴而被淹死的人从没少于过两三人,最多的年份多达七八人。在七八十年代,经常有这样的情景,岸边躺着刚刚被打捞上来的尸体,很多人在围观,而不远处的江水中依然有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在游泳嬉闹。每遇这样的情景,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总是一边无奈地叹气,一边指着码头北面一个丘陵上的寺庙说,寒江自古以来就有江神,江神每年都要派勾死鬼来这里收人。

  下江县码头北面丘陵上的江神庙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唐代,北方有一个强悍善战的游牧民族常年侵扰唐王朝的北方疆土、掠夺人口和牲畜。而且后来在占领下江县寒江两岸的广阔平原后,又偷袭并占领了边境要塞寒江城,然后派重兵把守。
  得到消息后,唐王派一位能征惯战的大将——神威将军,率十万大军进行征讨。
  当时的寒江城还很小,仅限于寒江北岸葫芦肚到葫芦嘴之间。因其北靠高山、南临寒江,其东侧又以无路可走的高山为屏障。所以,十万大军进入寒江城就只有从寒江上游乘船进入寒江城一条水路可走。但是,寒江城境内的寒江两岸都是峭壁,又有重兵把守,庞大的军队只能乘船,冒险强行闯过重兵把守的寒江城到寒江的下游——下江县,然后从下江县的平原地带登陆,再向上仰攻寒江城。一旦攻占了寒江城,便可以控制下游一望无际广阔平原。

  游牧民族的国王从各个部落调集了几十万大军部署在寒江城内及寒江下游两岸,准备在唐军沿水路经过寒江城或闯过寒江城于下游登陆时将其一举击溃。
  没想到,唐王的神威将军派出一支千人的部队以当地采参人为向导,突然出现在寒江城北面的山峰。从军事上讲,占据了寒江城北面的山峰,便可以居高临下火攻寒江城。

  于是,寒江城内一片大乱,士兵开始驱赶城内的几十万百姓迁往下游的平原地带,又在城中架上干柴准备焚毁寒江城。这时寒江下游聚集的游牧民族的军队和百姓,总数达上百万人。如果唐军在占领寒江城后拦江迭坝再突然放水,下游的上百万军民无路可逃。
  就在两军剑拔弩张即将开战的时候,神威将军派人到下游的敌军大营面见其国王告知说,若想两国百姓免遭战火,可以一箭赌输赢。
  国王问来者,如何一箭赌输赢。
  来人回答说,寒江城北山峰上,神威将军向西的箭落之地,便是两国分界之处。
  国王及满朝文武大臣听到大唐的神威将军提出这样的条件,都从心里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草原最勇猛的武士,一箭最远也不过能射三五百尺。于是便满口应允并约定了射箭的日期。
  射箭的当日,神威将军登上寒江城北山的主峰,在手下众将及对方使臣的面前,年近五旬的他面向西方寒江的下游摘弓搭箭,一箭便射到寒江下游敌方大营的营门口——长达百里。对方国王和满朝的文武大臣被吓得大惊失色,他们惊叹神威将军的神威并敬佩将军爱惜百姓的义举,于是主动让出寒江城及寒江下游平原大片的土地。

  神威将军未损两国一兵一卒便一箭定疆土。从此,寒江城北面的山脉被命名为将军山,其主峰被命名为一箭峰。这便是将军山脉和其主峰一箭峰名字由来的传说。
  但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神威将军因此被朝廷封为神威大将军、爵封平北侯,并受命带兵就地屯垦边疆。
  战事平定两国修好后,神威将军又派唐军官兵向下游游牧民族的百姓传授汉人的炼铁、灌溉、耕作等技术,并允许两国边境的百姓通商通婚。于是处于两国交界处的寒江下游平原,呈现出一片经济繁荣的景象。
  在当时,寒江每隔几年便发生一次大的洪灾,山洪暴发时如万马奔腾。下游的游牧民族从远古时代就流传下来这样一个恶俗,每年都要从部落里选童男童女各一名,在夏秋季节易发洪水的时候,选良辰吉日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童男童女双脚绑上石头抬上羊皮筏。然后神汉打鼓、巫婆摇铃,开始装神弄鬼地抽风祷告,祈求江神保佑风调雨顺,岸上成千上万的百姓也一齐向江中跪拜磕头。随后在一片嘈杂混乱中,几名壮汉将羊皮筏推向江中并随手用手中的尖刀刺破每一个羊皮筏。伴随着筏上的孩子撕心裂肺地呼喊和岸上孩子的父母亲人呼天抢地地哀嚎,皮筏缓缓漂向江中。只须片刻,皮筏便会被卷进漩涡并掀翻,随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童男童女沉入江中,唯有江面上零落的花朵和鲜艳的彩带随着江水静静漂向远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